東北大姐剪紙被誤認為油畫,遭人質疑二十多年,只因太過逼真

“這是剪紙?太惟妙惟肖了,

我還以為是水彩畫呢!”

這是一位網友的留言。

東北大姐剪紙被誤認為油畫,遭人質疑二十多年,只因太過逼真


東北大姐剪紙被誤認為油畫,遭人質疑二十多年,只因太過逼真


東北大姐剪紙被誤認為油畫,遭人質疑二十多年,只因太過逼真

茂盛的樹木、潺潺的流水……

這些栩栩如生的場景,

真難想象竟是出自,

一雙巧手和一把剪刀。

東北大姐剪紙被誤認為油畫,遭人質疑二十多年,只因太過逼真

東北大姐剪紙被誤認為油畫,遭人質疑二十多年,只因太過逼真

這些作品,

全部來自於東北大姐李寶鳳。

因為太生動,

這已經不是李寶鳳第一次被誤解了。

東北大姐剪紙被誤認為油畫,遭人質疑二十多年,只因太過逼真

被誤解的根源,

其實是李寶鳳對剪紙進行了創新:

採用了多層套色剪紙方法。

這種方法,說起來很簡單,

就是每一種顏色剪出一種模樣,

最後多種顏色套在一起。

但是做起來很難。

多層套色中的每一層,

都是一幅完整的單層剪紙作品。

單層剪紙必須“千剪不斷”,

每一部分都應當連在一起,

否則就成了剪貼畫。

東北大姐剪紙被誤認為油畫,遭人質疑二十多年,只因太過逼真


東北大姐剪紙被誤認為油畫,遭人質疑二十多年,只因太過逼真

單層剪紙做出來後,

再一層層地貼上去,

有多少種顏色就有多少層,

為了保證效果,

大部分畫都有五六十層,

這樣才有了我們現在看到的水彩畫的效果。

東北大姐剪紙被誤認為油畫,遭人質疑二十多年,只因太過逼真

“水彩畫”,

只是李寶鳳剪紙作品中的一種,

最絕的是“油畫”!

看這一系列作品,

如果我不說,

你能看出來這是剪紙嗎?

東北大姐剪紙被誤認為油畫,遭人質疑二十多年,只因太過逼真

質感看上去是不是跟油畫一模一樣,

完全可以以假亂真。

東北大姐剪紙被誤認為油畫,遭人質疑二十多年,只因太過逼真

因為太逼真,

還鬧過一個笑話,

那就是在李寶鳳開個人剪紙展覽的時候,

還曾被觀眾誤認為這是拿“油畫”來充數。

無數人在展覽上小聲討論:

“這真的不是油畫?太難以想象了!”

甚至有人在網上質疑李寶鳳二十多年,

直到親自去看了展覽,

才發微博承認李寶鳳技藝的精湛。

東北大姐剪紙被誤認為油畫,遭人質疑二十多年,只因太過逼真

或許因為李寶鳳農村出身卻技藝高超,

很多人說李寶鳳是傳奇。

但如果你瞭解李寶鳳,你就會知道,

她的人生經歷真的很普通。

東北大姐剪紙被誤認為油畫,遭人質疑二十多年,只因太過逼真

“沒機會上大學,爸媽都是農民”

唯一讓李寶鳳印象深刻的是,

爸媽特別開明,

當看到自己喜歡畫畫之後,

不僅不責怪,還給她買了很多鉛筆,

讓她拿鉛筆到村子裡,

家家戶戶的玻璃櫃、窗戶上去畫。

東北大姐剪紙被誤認為油畫,遭人質疑二十多年,只因太過逼真

“很感謝我的父母,

讓我找到了自己的熱愛”

受到父母鼓舞的李寶鳳,

年僅十歲就把繪畫當做了人生方向,

後來,考學失敗,

她卻因繪畫特長被破例錄取成為了一名,

普通的小學美術老師。

“在任教生涯的第二節美術課上,

我發現孩子們連幾角錢的蠟筆,

也都買不起時,

作為老師那種心酸我到現在還記得,

也就是從那時起,

我萌發了教孩子們剪紙的念頭。”

就這樣,

李寶鳳拿起了剪刀,

或許是厚積薄發,或許是天賦異稟,

李寶鳳剛走上剪紙創作的道路,

就憑藉一系列作品引發了網友巨大的關注。

東北大姐剪紙被誤認為油畫,遭人質疑二十多年,只因太過逼真

這一系列東北的剪紙圖,

讓無數東北人思念起了家鄉。

東北大姐剪紙被誤認為油畫,遭人質疑二十多年,只因太過逼真


東北大姐剪紙被誤認為油畫,遭人質疑二十多年,只因太過逼真

東北大姐剪紙被誤認為油畫,遭人質疑二十多年,只因太過逼真

在李寶鳳的剪刀下,

一張張極普通的紙,

變成關東冬季的雪景:

絨絨的雪坡,小小的院子。

暮冬樹梢雪初醒,炊煙就爬上了雲端,

這就是關東人民的冬季生活的寫實。

東北大姐剪紙被誤認為油畫,遭人質疑二十多年,只因太過逼真

李寶鳳擅長單色剪紙,

但多層套色剪紙也是一絕。

在市面上,單色的剪紙是主流,

但越是這樣,

套色才顯得越珍貴。

層層疊疊的套色技術,

讓黑白的剪紙立馬煥發了生機。

東北大姐剪紙被誤認為油畫,遭人質疑二十多年,只因太過逼真

看這牽著駱駝的隊伍,

以及背後沙漠、湖水、樹林,

你是不是已經猜出來了,

這個系列剪紙的主題就是《絲綢之路》。

東北大姐剪紙被誤認為油畫,遭人質疑二十多年,只因太過逼真

現在的李寶鳳,

因其精湛的技術被稱為“天下第一剪”,

奠定這個地位的,
則是關於四大名著的系列剪紙作品。

下面就是《西遊記》之大鬧天宮,

裡邊的每一個人物,

都可以和西遊記一一對應起來。

東北大姐剪紙被誤認為油畫,遭人質疑二十多年,只因太過逼真

下圖是《三國演義》之三英戰呂布,

這麼大幅畫的創作,

光是構思也需要至少一個月時間。

東北大姐剪紙被誤認為油畫,遭人質疑二十多年,只因太過逼真

《紅樓夢》更不必多說,

人物繁多,

李寶鳳專門為其創作了一個系列剪紙。

她還在1997年創作了

長3米、高1.8米、

立體展示55位人物形象的

大型剪紙作品《大觀園》。

引得中國“紅學”泰斗周汝昌老先生連聲讚歎,

還為李寶鳳贈詩一首:

“紅盞一丈現紅樓,滿眼群芳百態收。

也似娥皇鋪彩石,神工巧剪世無儔”。

東北大姐剪紙被誤認為油畫,遭人質疑二十多年,只因太過逼真

3D的剪紙設計,

也讓李寶鳳名聲大噪。

看這一系列作品,少女頭上的銀飾,

是不是還在太陽底下熠熠閃光。

東北大姐剪紙被誤認為油畫,遭人質疑二十多年,只因太過逼真

東北大姐剪紙被誤認為油畫,遭人質疑二十多年,只因太過逼真

東北大姐剪紙被誤認為油畫,遭人質疑二十多年,只因太過逼真

東北大姐剪紙被誤認為油畫,遭人質疑二十多年,只因太過逼真

傳統的剪紙技術,加上現代藝術,

讓李寶鳳的剪紙散發出不一樣的味道。

因為技藝超群,

她的作品多次在國際上獲獎,

在吉林圖書館展覽上每幅畫估值超10萬,

還在世界各地舉辦個人剪紙環球展。

東北大姐剪紙被誤認為油畫,遭人質疑二十多年,只因太過逼真

但是在這無數榮譽和讚譽的背後,

李寶鳳自己卻很清醒,

不被盛名所累的她,

仍舊在盡力當好一名人民教師。

她不忍心讓剪紙技術後繼無人,

還專門開辦了學校來教授剪紙。

東北大姐剪紙被誤認為油畫,遭人質疑二十多年,只因太過逼真

“一張紙,一把剪刀,

就可以造就一個紙上乾坤,

這就是剪紙的魅力。”

如今的李寶鳳,

早已經跳出了農婦的身份,

憑藉剪紙成為了東北一個文化符號。

剪紙,

是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

同時也是李寶鳳的一生所愛。


在所熱愛的領域,

創造屬於自己的奇蹟。

這是李寶鳳的人生,

也是剪紙作為一門工藝,

能夠生生不息的原因。

遇到剪紙,

李寶鳳是幸運的。

但遇到李寶鳳,

才讓我們相信剪紙作為最古老的工藝,

也可以未來可期。

新浪網《李寶鳳剪紙藝術展省圖開展 每件剪紙作品價格超10萬》

附錄:

以下作品尺幅較長,為了您的觀感體驗,請橫屏觀看

《紅樓夢群芳》 660×55cm

東北大姐剪紙被誤認為油畫,遭人質疑二十多年,只因太過逼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