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芙蓉姐姐、李子柒到薇婭,看“網絡紅人“挑戰、超越、走進現實

剛進入21世紀的時候,網絡還是一件非常奢侈的事情。今天在網絡上活躍的網民們,恐怕有很大一部分2001年時大約還沒有在網上衝過浪。而2001年就已經開始上網的人,想必知道初代網絡紅人芙蓉姐姐。

當芙蓉姐姐在BBS走紅的時候,很多人還沒有意識到,"走紅"本身就是一種經濟

(一)芙蓉姐姐:網絡挑戰現實

"網上衝浪"這個如今常常用來調侃的詞語,在2000年左右確實是個習慣用語——沒有人覺得這個詞土裡土氣,恰恰相反,這個詞語在當時很"高大上"。

芙蓉姐姐之前,已經有很多人興致勃勃地行走網絡。"春江水暖鴨先知",最先在網絡上感到快樂、玩得不亦樂乎的是那些"敢於接受新事物"的"潮人一派",西祠衚衕、榕樹下都是他們的樂園,他們把網絡當z作迅速交換信息、發表文學作品的寶地。不過芙蓉姐姐之前,很少有人想到網絡可以這樣"玩"。

從芙蓉姐姐、李子柒到薇婭,看“網絡紅人“挑戰、超越、走進現實

當年芙蓉姐姐的語錄曾經在網絡上掀起軒然大波,但是如今看來,這些話甚至稱得上平平無奇,但在當年,網民們的承受能力明顯沒有現在這麼強大:

1.我那妖媚性感的外形和冰清玉潔的氣質(以前同學評價我的原話)讓我無論走到哪裡都會被眾人的目光無情地揪出來。我總是很焦點……

2.我身體和皮膚都很光潔,我皮膚很嫩,有朋友還說過我的皮膚嫩得可以滴水。進大學時才八十多斤,我腰很細很軟的。胸比現在還要大多了,腰是一尺六,從後面看就一點點。

3.這是一所工科院校,自然是女生少得可憐。我剛來報到的第一天,就以我出眾的外表和氣質,轟動了這所只有兩三千學生的小學校。整日被校內外大堆的男生進行情感上的攻擊,我實在是受不了了。我都快要被這些狂蜂浪蝶們逼死了。我不能再這樣下去,我要逃跑!

4.高中以前藕一直奇瘦無比,似乎一陣風就能颳倒,加上長的比較清秀,藕的老師和同學一直叫藕"林黛玉".後來,升高中後,發育了一下,似乎變漂亮了,大家於是就喊藕"美黛玉 "。

芙蓉姐姐像一陣旋風一樣席捲了當時的網絡世界,一時間,處處都在討論芙蓉姐姐。她的知名度直追"偶像",以一種不大美妙的方式。

直到今天我們都不知道芙蓉姐姐的一舉成名是出於怎樣的心態:她的這些明顯"貨不對板"的話語是出自真心,還是隻是隱藏在BBS的ID下,說一些幻想的話自娛自樂、發洩情緒,她在突然成為紅人之後有沒有為網絡上的嘲笑甚至謾罵感到痛苦,這些只有姐姐一個人知道。

芙蓉姐姐紅得出其不意,消失在視野中的速度也很快。暫時性的新鮮感很容易褪去。她畢竟只是一個沒有什麼作品的"紅人"。但芙蓉姐姐的"紅"給了許多人啟發,一時間出現了不少挑戰網民閱歷的新網紅,比如羅玉鳳。但這種路線的弊端也是顯而易見的:長江後浪推前浪,前浪拍在沙灘上。

芙蓉姐姐在淡出網民視線之後,不但因捐款救災獲得好評,更重要的是,她還減肥成功了。作為"挑戰派"奠基人的芙蓉姐姐似乎也在預示著下一代紅人的改弦更張:網絡紅人難道不該美美的?

從芙蓉姐姐、李子柒到薇婭,看“網絡紅人“挑戰、超越、走進現實

(二)李子柒:網絡超越現實

和芙蓉姐姐一樣,李子柒的走紅也是一次意外——李子柒最開始拍視頻的時候,大約心態也是很平和的——誰能想到,短短几年之後,"李子柒"會成為一個有數千萬粉絲的"品牌"。

中國古代士大夫向來推崇田園生活的質樸純真,李子柒很好地在視頻中展現出了這種古老的中國風範。她釀荷花酒,做螺螄粉,她畫漢妝,做芍藥飯糰……視頻中的李子柒溫婉秀麗,一舉一動都令人感到春風拂面。

從芙蓉姐姐、李子柒到薇婭,看“網絡紅人“挑戰、超越、走進現實

李子柒的走紅也帶來了一些質疑:她背後是否有團隊,所做的事是否由本人親自完成,她這些視頻是不是在"作秀"。其實這些質疑忽視了一個非常關鍵的地方:李子柒的視頻是一次藝術創作,她當然有展示製作工序的意思,但她更願意呈現的是田園之美,那種被認為是"中國風"的散發著寧靜、幸福氣息的鄉野故事。如果沒有這種詩意的氣質,李子柒只是個"老饕",有了這種氣質之後,她的格調就上升了。

從芙蓉姐姐、李子柒到薇婭,看“網絡紅人“挑戰、超越、走進現實

我們應該感謝李子柒——她為我們提供了一種當代的"中國式田園風"。在如今濃郁的商業氣氛裡,她的視頻特意營造出不疾不徐的閒適之感。這種感覺恰恰是在城市節奏中的我們早已遺忘了的,她的視頻是超越現實的,有如夢境。

有很多"網紅"和李子柒走上了同一方向的道路,在茫茫的網絡空間,她們以漢服、古箏、中國舞蹈等等表現現實中久已不見的美妙。每當我們看到"真的菜菜"的敦煌壁紙,看到在國外街頭婆娑起舞的斑斕長裙,我們總會讚歎她們或精緻或華麗的模樣,我們會想起流光溢彩的古華夏,想起被埋藏在歷史長河裡的清揚歌聲。

從芙蓉姐姐、李子柒到薇婭,看“網絡紅人“挑戰、超越、走進現實

(三)薇婭:網絡走進現實

時間過得很快,突然就到了二十一世紀二十年代的最後兩三年。

得益於迅速發展的網絡技術,直播興起了。我們如果用"燎原之勢"來形容這個新興產業的蓬勃發展,應該不算過分。

前有張大奕,後有薇婭。淘寶把網購貫徹到所有年輕人的生活中,外賣讓年輕人宅出新境界,而網絡直播帶貨則成為一種新的網絡生態。

從芙蓉姐姐、李子柒到薇婭,看“網絡紅人“挑戰、超越、走進現實

對,網絡直播本身已經是一個嶄新的商業空間了,但比它更商業的是直播帶貨。

如果說芙蓉姐姐的作品是令人匪夷所思的言論,博一時之謔笑,那麼李子柒所提供的作品就是美得純粹的視頻。當"網絡紅人"發展到"新一代"的時候,她們所提供的作品就不再是某種言論,某種藝術作品,而成了商品。其實,這也是商業社會的自然——網絡紅人最終總是要走向變現的,芙蓉姐姐不也參加各種商業活動麼,李子柒不也從線上視頻走到線下賣貨了麼,這樣看來,薇婭作為"帶貨達人",非常理所當然,簡直是天經地義。

作為網絡紅人的薇婭,更貼近這個商業時代。與其他先成為網紅再進行直播帶貨的人不同,薇婭就是這麼直接,她的粉絲愛的也就是她這種直接。

這三類紅人擁有各自的粉絲群體,在如今的網絡上鼎足三分。芙蓉姐姐這樣的"泥石流"紅人(這裡沒有任何不尊重的意思)往往站在舞臺中央的時間比較短暫,李子柒這樣的網絡清流顯然紅得更加持久。走到薇婭這個層次時,很多網絡紅人才發現了自己這個身份真正的存在意義——把住商業的脈搏,不斷變現,為僱主和自己帶來"現金流"。這是網絡技術與商業的合謀,也正好滿足了網絡大眾的希望。

江山代有紅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天。網絡紅人的生命力是有限的,但在有限的時間裡,他們努力發出自己的光亮。"5G"時代新一代的網絡紅人會是什麼模樣,誰又能在新的網絡形態中書寫"草根翻身"的神話,我們拭目以待。也許,就是正在讀本文的你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