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媳,把新房鑰匙給我”我這沒你的鑰匙,買房你沒借一分錢


“兒媳,把新房鑰匙給我”我這沒你的鑰匙,買房你沒借一分錢

陳女士情感自述:

我和老公結婚的時候,公婆沒給我們買房子,我們是租房結婚的。我生了孩子以後,也是我媽過來照顧的。

我不想我的孩子生活在出租房裡,於是和老公商量要買一套房子,哪怕小點也沒關係,關鍵是要讓孩子住自己的房子。

老公也表示同意,我們手頭只有6萬元,離我們看中的房子的首付還差10多萬,於是老公回老家找他父母借錢。

第二天,老公一聲不吭、垂頭喪氣地回家。我心裡一沉,覺得老公這次可能沒借到錢,兩手空空地回來了。

我試探著問老公這次回婆家借錢的結果,果然不出我所料,這次老公回婆家沒借到一分錢,公婆說大姑姐還沒出嫁,家裡沒錢給我們買房,老公去找他老家親戚借錢也沒借到。

大姑姐的情況我是瞭解的,她已經三十多歲了還沒正經工作。以前在外面上班的時候,經常幹不了多久就跳槽,後來乾脆不打工了,整天在家裡折騰直播、網店,但都沒掙到錢,倒是交了不少學費。

大姑姐找的男朋友比她還小六七歲,也沒正經工作,整天就靠她花錢養著。公婆不是沒錢,而是把錢全給了小姑子。


“兒媳,把新房鑰匙給我”我這沒你的鑰匙,買房你沒借一分錢

大姑姐從小就被公婆特別溺愛,公婆對她幾乎是有求必應。她沒錢就找公婆要,每次至少都是幾千,有時候甚至上萬地給她。公婆從來不問她把錢花到哪裡了,只要小姑子開口就給錢,沒錢就找親戚朋友和我們借錢。

後來我們找我孃家借了10萬,又找孃家親戚借了幾萬,加上我們自己的6萬,總算湊夠了房子的首付款。

新房子剛交房,還沒開始裝修,公婆馬上就來我們家了,還帶了一家老家的蔬菜、花生和雞蛋。

雖然我們買房子的時候,公婆沒有借錢給我們,但是他們來我家,我還是要接待他們的。婆婆裝作親熱地抱著孩子哄了一會,轉頭就裝作若無其事地問我:“兒媳,新房鑰匙拿到了吧?把新房鑰匙給我,以後我們去新家住就不用你們來接了,我們直接過去。”

我淡淡地說:“不好意思,我這沒你的鑰匙,買房你沒借一分錢

,所以我們只買了兩室一廳的小房子,一個房間是我的,一個是給我媽帶孩子的,沒有你們的房間。


“兒媳,把新房鑰匙給我”我這沒你的鑰匙,買房你沒借一分錢

情感結語:

公公婆婆不能因為偏心,把錢全給自己的女兒花,對自己的兒子和兒媳買房這樣的大事不給予一點支持。等到兒子和兒媳買了新房子,又想去直接分享他們的勞動成果,這樣做肯定是不對的。

大姑姐已經三十多歲了,可是還一直在家裡啃老,不肯出去好好工作。這不僅是她個人的失敗,更是父母的教育子女的失敗和過度溺愛的結果,父母為此也要承擔一定的責任。

如果公婆對子女不能一碗水端平,而是對某個子女偏心偏寵,對其他子女冷漠不關心,晚年又想找這個被冷落的子女養老,恐怕子女的配偶是很難接受的,也會影響家庭的和諧和團結。

兒媳也不能因為公公婆婆沒有借錢支持自己買房,就當面指責公婆。買房主要還是要依靠夫妻自己努力,不能老指望雙方父母。雙方父母可能也各自有自己的難處,即使公婆沒有借錢支持你們買房,也不能因此就拒絕贍養老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