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歷史:掌握答題思路與答題步驟,大題就沒有那麼難

今天有同學私信小編說,自己對於歷史主觀題一竅不通,根本不知道應該寫什麼,也不知道應該怎麼寫。

其實歷史的主觀題並沒有那麼難,根據近高考題的分析,一般由材料和問題組成:

1、材料:涉及歷史知識或熱點知識的文字材料或圖表材料

高中歷史:掌握答題思路與答題步驟,大題就沒有那麼難

2、問題:主要有八大類

(1)概括歸納、說明類的試題

(2)背景、條件、原因類的試題

(3)影響、意義類的試題

(4)啟示、認識類的試題

(5)特點、特徵類的試題

(6)分析、比較類的試題

(7)開放性設問、小論文類的試題

(8)評析、評價類的試題

我們以一道材料題為例:

高中歷史:掌握答題思路與答題步驟,大題就沒有那麼難

這道題就可以按照以下的答題步驟進行:

第1步、判斷題型及特點

本題為主題比較類非選擇題,且為縱向主題式比較分析型材料解析題。其主題是古代、近代儒學思想演變的歷程及認識。

第2步、審設問,確定解答項

第(1)問:

第一小問,求答項為“不同之處”(漢代儒學與孔孟儒學);

第二小問,求答項“發展”(宋代理學);第(2)問,求答項“共通之處”(韓愈與康有為);第(2)問,應從認識角度談對孔子與儒學的態度。注意確定比較點,如第(1)問比較點為“儒學主張”;第(2)問為“儒學認識”等。

第3步、根據設問,組織答案

高中歷史:掌握答題思路與答題步驟,大題就沒有那麼難

所以這道題的標準答案如下:

(1)不同之處:孔孟思想是仁政、民本、教化,而漢儒強調天人感應、君權神授、三綱五常。(5分)

發展:更加重視《論語》《孟子》,重視思辨,強調個人的修養與完善。(5分)

(2)迴歸原典、迴歸孔孟,否定後人的附會、杜撰之說,主張探尋儒學的精神實質,藉助儒學為現實服務。(8分)

(3)應歷史地看待孔子與儒學,不應盲目地肯定或否定;將真實的孔子與神聖化的孔子區別開來;借鑑其精華,摒棄其糟粕。(7分)

高中歷史:掌握答題思路與答題步驟,大題就沒有那麼難

如果大家想了解更多學習方面的解題技巧,小編給大家推薦《逆向思維學習法》,同學們可以通過私信關鍵字:方法,免費領取一份。裡面根據高考大綱,幫助同學們梳理了歷年常考重難點,總結高中學生容易忽視的問題,給出針對性解決策略,找到突破方法,還有高中各科的答題策略與解題技巧,例如

“十分鐘搞定數學選擇題”、“英語閱讀理解高分答題步驟”、“生物遺傳概率有妙方”等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