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規則你真的瞭解了嗎。

當你身處在地面,你需遵守萬有引力;當你立身於社會,你需恪守禮義廉恥。當你運籌商戰,你要懂得進退有度;當你安居家庭,你要明白綱常倫理。

人生於世,便身處規則之中,然則天地之間規則雖無形,卻以他物化形。維繫社會關係時規則化作"禮",孔子說"克己復禮"便要求遵守規則;建設社會制度時規則化作"法",依法治國便是對規則得肯定。"禮"是對人性的發展,孟子說人性本善,禮"便是通過感性的規則將人性的善加持並得以發揚光大。"法"是對人性的約束,荀子說人性本惡,"法"便是通過理性的規則將人的惡抑制並得以摒棄去除。於世獨立規則於人便是我們需恪守的禮,遵守的法。

這個規則你真的瞭解了嗎。


人和動物一樣習慣於群居生活,但群居定然會導致矛盾的出現。然而人類在歷史的長河中繁衍生息綿延不斷,不少的動物卻逐漸消失。很大一部分的原因是人類懂得規則。遠在幾千年前刀耕火種的時代,那裡只有弱肉強食的規則,硝煙四起,戰亂不休。然周公之禮定天下,禮的出現壓制了社會的動亂,讓曾經的混亂逐漸平定下來,社會意義的禮就此誕生。"禮"在後世不斷被加強逐漸根深蒂固於華夏民族的心中。然"禮"能加持人心中的善,卻很難壓制人心中的惡。因此在"禮崩樂壞"之後,時代需要一種更強大的規則去控制局面。"法"就應應運而生逐漸走向舞臺的中央,社會需要這一股強大的力量去壓制人心中的惡,這樣時代才能更好的推進。因此昔時有韓非主張"依法治國""以法為教",商鞅主持變法之道,使得秦國國力日益強盛,今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制體系"逐漸規範社會運行使得中國國力日益強盛。

"禮"和"法"都屬社會性的關係,都是社會發展的必然產物。但是隻用"禮"加持人性就失去人性應有的理性思考,只用"法"壓制人性就去喪失人性基本的情感。僅僅單純的用某一方面的特性去塑造社會,這是理想化的思考,因為歷史已經告訴我們"禮""法"結合才能夠更好的塑造人和社會的特性。以"禮"提升個人的修養以提升社會的和諧,以"法"增強個人的理性以提升社會的公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便是"禮"的層面,逐漸增強思想教育提高個人修養使得社會更加和諧,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便是"法"的層面,逐漸完善法治體系使得社會更加公正。

這個規則你真的瞭解了嗎。


遵禮,守法,這便是規則於人的要求,和諧,公正,這便是規則於人的影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