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智賢在東海中學實驗小學

民國十六年(1927)12月,北伐軍李明揚、曹萬順部北伐海州,直魯軍退守山東半島,飽經戰爭動亂的海州逐步恢復了社會秩序,因遭受戰爭中斷的教育事業也百廢待舉。

民國十七年(1928)4月,海屬地區的最高學府第四中山大學區立東海中學(省立第十一中學與省立第八師範合併而成,校址在今連雲港市藝術學校)在古城海州正式開學,著名教育家董淮出任東海中學首任校長,教員有屈凌漢、盧鬱文、孔文振、楊光鑾等,師資力量十分雄厚。原在板浦的江蘇省立第八師範的學生被改為東海中學師範科,而贛榆的朱智賢先生與南城的楊汝熊是應屆師範生中的佼佼者,因品學兼優受到了董淮校長的器重。在校長董淮先生的支持下,朱智賢與幾位師範科的同學一邊上學,一邊在海州城內開辦了東海中學西街中心小學,嘗試教學實踐,並在學校開展兒童自治教育,可惜好景不長,學校於半年後因故解散。這年夏天,朱智賢以全校第二名(第一名為楊汝熊)的成績在東海中學畢業。董淮校長非常器重這兩位優秀學生,當時東海中學實驗小學(校址在今海州實驗中學)的校長是朱智賢在板浦第八師範時的學長劉百川先生,教導主任是原省立第八師範教師、朱智賢的恩師宋茀庵先生。董校長便與他們商議,讓朱智賢、楊汝熊、徐階平等優秀學生畢業後留在海中實驗小學任教,這也是當時師範生畢業分配最好的去處與最高的獎勵。

朱智賢任教實驗小學後,任四年級老師兼兒童自治指導老師,除日常教務外,還與劉百川、徐階平、宋濯東、姚石安、宋幼東等教員負責學校兒童自治會的指導工作。所謂兒童自治就是讓孩子們嘗試自己管理,以培養孩子的自信、自立、自強、自制能力。兒童自治會以練習自治能力,養成服務社會、服從紀律之習慣為宗旨,成員為三年級以上各班學生組織,以全校代表大會為最高權力機關,設有自治會主席、常委、監委、執委,下設總務、學藝、公安、衛生、體育、宣傳六個部門。在朱智賢等老師的指導下,李鳴鑾、馮尚川、王宗珣等優秀的學生陸續被選拔到自治會來主持工作。民國十九年(1930)七月,東海中學實驗小學第一屆小學畢業生即將畢業離校,學生們與朱智賢的師生情意深重、依依不捨,留下這張朱智賢老師與學生親切合影留別的珍貴影像。


朱智賢在東海中學實驗小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