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智贤在东海中学实验小学

民国十六年(1927)12月,北伐军李明扬、曹万顺部北伐海州,直鲁军退守山东半岛,饱经战争动乱的海州逐步恢复了社会秩序,因遭受战争中断的教育事业也百废待举。

民国十七年(1928)4月,海属地区的最高学府第四中山大学区立东海中学(省立第十一中学与省立第八师范合并而成,校址在今连云港市艺术学校)在古城海州正式开学,著名教育家董淮出任东海中学首任校长,教员有屈凌汉、卢郁文、孔文振、杨光銮等,师资力量十分雄厚。原在板浦的江苏省立第八师范的学生被改为东海中学师范科,而赣榆的朱智贤先生与南城的杨汝熊是应届师范生中的佼佼者,因品学兼优受到了董淮校长的器重。在校长董淮先生的支持下,朱智贤与几位师范科的同学一边上学,一边在海州城内开办了东海中学西街中心小学,尝试教学实践,并在学校开展儿童自治教育,可惜好景不长,学校于半年后因故解散。这年夏天,朱智贤以全校第二名(第一名为杨汝熊)的成绩在东海中学毕业。董淮校长非常器重这两位优秀学生,当时东海中学实验小学(校址在今海州实验中学)的校长是朱智贤在板浦第八师范时的学长刘百川先生,教导主任是原省立第八师范教师、朱智贤的恩师宋茀庵先生。董校长便与他们商议,让朱智贤、杨汝熊、徐阶平等优秀学生毕业后留在海中实验小学任教,这也是当时师范生毕业分配最好的去处与最高的奖励。

朱智贤任教实验小学后,任四年级老师兼儿童自治指导老师,除日常教务外,还与刘百川、徐阶平、宋濯东、姚石安、宋幼东等教员负责学校儿童自治会的指导工作。所谓儿童自治就是让孩子们尝试自己管理,以培养孩子的自信、自立、自强、自制能力。儿童自治会以练习自治能力,养成服务社会、服从纪律之习惯为宗旨,成员为三年级以上各班学生组织,以全校代表大会为最高权力机关,设有自治会主席、常委、监委、执委,下设总务、学艺、公安、卫生、体育、宣传六个部门。在朱智贤等老师的指导下,李鸣銮、冯尚川、王宗珣等优秀的学生陆续被选拔到自治会来主持工作。民国十九年(1930)七月,东海中学实验小学第一届小学毕业生即将毕业离校,学生们与朱智贤的师生情意深重、依依不舍,留下这张朱智贤老师与学生亲切合影留别的珍贵影像。


朱智贤在东海中学实验小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