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该去哪类城市?


到底该去哪类城市?

先了解我国的城市人口分级结构。一座城市的人口规模大小,往往体现的是这座城市集聚资源要素的能力,因此人口规模十分重要。

到底该去哪类城市?


现阶段,在我国,比较一座城市规模的大小,往往有三个维度:全域人口、市辖区人口、城区人口。

到底该去哪类城市?


1、全域人口。

这是因为在中国市管县的体制下,全域人口多的城市,并不一定就是大城市。

例如,山东的临沂和河南南阳、周口,在全域人口上都算是大城市。但这几个地方的人口之所以多,主要是因为在市管县体制之下,这些地级市下辖了大量的县和县级市,而且这些县市以人口大县为主。

比如,临沂除了3个市辖区外,还有9个县;周口有1区8县1县级市;南阳有2区10县1县级市。也就是说,这些地方的人口大部分都是分布在下面的县域,是典型的头小身子大的城市。

到底该去哪类城市?


2、市辖区人口。

市辖区人口并不能等同于城区人口,对大部分城市来说,市辖区内仍然有大量的农村地区,仍有大量的农业人口。

以武汉为例,2016年其市辖区人口为1076.62万人,但由于武汉有13个区,不少偏远辖区包含大片农村,在剔除农村人口数量后,武汉的城区人口离千万大关还有一定距离。

3、城区人口。

这才是衡量城市人口规模大小的最准确依据,最能体现城市的能级和影响力。

根据2014年11月国务院发布的《关于调整城市规模划分标准的通知》。

城区常住人口 100万以上500万以下的为大城市。

其中300万以上500万以下的城市为Ⅰ型大城市。

100万以上300万以下的城市为Ⅱ型大城市;

城区常住人口500万以上1000万以下的为特大城市;

城区常住人口1000万以上的为超大城市

必须指出的是,市辖区内的农村人口,并不计入城区范畴。

第一方框:是符合这一标准的超大城市,我们通常称之为一线城市(除了重庆)。

第二方框:是符合这一标准的特大城市,通常称之为新一线或强二线。

第三方框:是符合这一标准的Ⅰ型大城市,通常称之为二线。

第四方框:是符合这一标准的Ⅱ型大城市,全国不止方框中22多个,一共大概60多个,一般我们把它们称之为弱二线或者三线城市。

到底该去哪类城市?


到底该去哪类城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