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歲金融女畢業5年存60萬,資產千萬,她是怎樣做到的...


27歲金融女畢業5年存60萬,資產千萬,她是怎樣做到的...


27歲金融圈姑娘,畢業5年存款60萬,房產兩套,資產千萬,從一堆奇葩婆婆小三中脫穎而出,聽起來是否就有些不可思議?來看看她給的一些工作建議心得,還有財務上和一些交往的建議頗為認可。


看25歲妹子爆存款貼,發現一個現象,大多數妹子賺錢意識不強、理財意識不強,存款不多,少數有存款六位數的(MS有50W+的不超過5個吧),貧富分化嚴重,而對於極少數的那幾個蠻多都表示不信或懷疑非自己勞動所得(天上人間什麼有點過了哈)


擼主不想裝逼,但擼主還是要說,以擼主自身經歷和身邊的妹子圈來看,其實工作幾年存個幾十W的並不難,畢業第一年年薪不大於7W,第二年至第三年奮鬥至10W-15W,第四年至第五年奮鬥至20W-30W,如果是這樣的話,存幾十W真的不難。


難的是如何實現職業生涯的不斷提高和薪水的可持續性和跳躍性增長。


很多妹紙想問,那些幾年存幾十W的到底是做什麼工作的?是真的還是意淫?


以擼主淺薄的見識來看,要想達到這些,有幾個方法:


1、還在上中學的妹紙們,你們是最有希望和潛力的,高考已經給了你們一次人生中也許是最公平的機會。請好好地抓住這次機會,努力學習,能考上北大清華復旦浙大南大之類的名校,你離一年存10W就近了很多了哈。


不要拿這些學校的哲學、考古之類的找工難專業來噴擼主說名校出來的工資低哈,擼主說的是同等條件下的大概率事件。


擼主自己本身出身N線縣城,父母公職人員家庭也就一般般,跟什麼官二代、富二代的不沾邊,從小也知道幸福的生活要靠自己努力拼搏,中學靠自己一直勤奮學習上了一所名校,大四早早地就找到了理想中的金融業的一份工作。同班的同學也也都去向不錯,大多在IT圈、金融圈,少部分去了類似海關、銀監中國人民銀行這種參公單位。


2、選擇專業和就業方向很重要。其實大家都知道,現在高薪的圈子無非就是那麼幾個,IT圈、金融圈這是排行前二位的。說實話IT圈的專業性較強,除非你混進去做文職工作,否則一般還是要理工類的,計算機、電子、數學、通訊等等專業進這個圈子都好說。


但如果是名校技術又過得去,一般選擇範圍挺多的,外企有GOOGLE、甲骨文、微軟、IBM、愛立信、北電(MS倒閉了)、匯豐軟開等等,以上公司給畢業生開出的薪水就已經比較好了,平均有10W+(以上公司的排名先後,是以我印象中的給畢業生第一年開出的薪水高低排名),民企有華為、騰訊、網易等等,華為第一年8W-10W吧,第四年加上股票分紅就有20W+了,騰訊第一年也有7W-10W,有些牛點的可談到13W-15W,之後也是每年遞增,但對近幾年進的騰訊沒有股票,所以綜合收入較華為少些,網易不是很瞭解,也有同學第一年進去就10W+的。


國企就選擇範圍更廣了,四大國有銀行軟開,股份制銀行軟開或科技部,以上單位是周圍同學去得比較多的,國有銀行第一年給的薪水不會高,但之後的發展空間還可以,有在工行軟開的四五年20W+,也有在建行軟開的二年15W+,股份制銀行的話只要不是外包IT公司,屬於總行編制的正式行員工待遇比國有銀行還要稍高。


最主要是,跟外資、民企相比,銀行的福利較好,一般有食堂呀,吃得不錯還省錢(還真給那樓有些妹子說中了,那些存幾十W的真的挺多在單位吃食堂的,工作又忙,平時挺少有花錢機會)


金融圈對專業的要求沒有那麼嚴格,計算機、電子、軟件的,學會計、財務管理的、經濟專業、金融專業、法學專業的、企管、電子產務,中文、英文,甚至考古學、漢語言、哲學的我都有見過。


不過金融圈分層次,有總部、省公司、市公司、片區、甚至到一間小小的分支機構,越是往上越難進,對人的專業素質綜合素質要求越高(近幾年的趨勢,好一點的金融單位名校本科是基本要求,有關係的畢業得早的不算哈,8090年代出來的中專生隨便進。)所以這對妹紙們是個福音啊,不管它啥級別的機構,先一腳踏進來就有往上走的可能啊。


金融圈大概有幾類,投行(這個不用說大家都知道高薪)、銀行、基金公司、金融擔保公司、信託公司、券商、保險公司等。其中保險公司、券商我覺得是較容易進但也要謹慎考慮的,保險公司除了總公司省公司本部,券商除了總部職位,其他大多是要靠業績提成吃飯的,如果實在沒有辦法但又想混進金融圈,可以從保險公司或券商混起。


銀行也相對好進,因為招人多,但進的人太多,想進入銀行總部很難,大多籤進去後是分到下面的省行、市行、支行。發達地區的話,無論在哪個層級,待遇都不會太差的。想存錢不難,我頭兩年只是在支行機構,也存了14w。


有妹紙說,如果高考沒考好上了一般學校怎麼辦?好吧你如果有敏銳的眼光和縝密的分析能力,實時收看新聞聯播,掌握國家政策方向,結合身邊的實際,發現掘金點,也能捕捉到賺錢的機會的。


比如擼主學校有做新生錄音機、被子、電腦、電話卡等生意的,大學時期一年賺幾W的也有,雖然不多,但已經累積了人生的第一桶金了。


再比如擼主還在大四時因為偶然去銀行實習發現了基金這個東西,抓住07年1-10月的機會讓5000變1W,開始第一次體會到理財錢生錢的機會。


現比如擼主09年聽聞國家四萬億大放水,立即決定聯合爹媽砸鍋賣鐵去買房,然後買的房在10年已經翻了一倍了,現在出租為擼主帶來每月2500元的淨現金流。


一開始的累積是很艱難的,有付出才有得到,在你看到賺錢機會之前,要有吃苦和忍耐的精神,擼主剛剛畢業時薪水不高,每月工資3K,(和天涯很多妹紙一樣,相信不需要名校資質也容易找到一月3K-5K的工作吧)。


但愛存錢的擼主那時就計劃要買房,要想辦法開源節流:


1、把單位以低於市場價從提供的二室一廳租一間房出去,單位的房每月200元租金,租一間出去每月800,這樣就淨賺600元。


2、大學考了六級,工作之餘兼職翻譯,50元/100字,可以把衣服零食費賺出來。


3、那時的股票基金市場還有賺頭,一有錢就去買基金,及時關注市場走向,07年10月開始大跌時聽取理財經理的意見全部賣出了。


4、儘量吃單位食堂,節省一切不必要的開支。所以第一年雖然工資不高,但加年終獎也存了5W。


坦白說我剛剛畢業雖然踏入了金融圈,但作為一枚小本,難以匹敵同樣名校的多如牛毛的碩士博士兵,被分到最基層的機構,如果沒有後來的努力和不斷嘗試突破的死心勁,也許就一直呆在基層了,也難以實現自身的職業生涯提高和薪水的穩步增長。


認真對待你的工作,做好每件事,用頭腦想清楚自己要在職業上怎麼走,你所處的公司所處的行業最有含金量的業務是什麼?要想辦法成為為公司賺錢的那類人(也可以說成是公司的核心競爭力或不可替代的那類人),先對了大方向,往下走才能走得更好。


擼主一開始做的銀行裡偏IT設備維護類,擼主根本一不喜歡這個領域,二是覺得在銀行業我自認走不了IT技術牛路線,而且銀行的核心業務也不在這一塊,所以早早地想清楚要擺脫IT這個圈。


一次幫某支行行長維護過電腦後,因為對資本市場一直有關注那時股票也開始跌得厲害了,跟支行行長侃了一大通自己對證券市場的看法,還信心滿滿地叫他趕緊斬倉止損,就是這麼一通瞎聊,我開始得到擺脫IT圈進入銀行的業務部門的機會。支行行長把我要了去做客戶經理。


事實證明我這個選擇是對的,因為我看到太多在基層行做IT技術支持的,一直到了30、40都還是普通員工。(這段經歷我覺得也適用很多妹紙,無論你在哪個行業哪個公司,你一可以找到最有核心競爭力的那塊,你已經身處其中了,你要做的是努力向那塊靠近!)


第二年做客戶經理是很痛苦的,營銷產品的壓力,客戶的壓力,各種專業類考試,但撐下來了,用腦去做也真心得到很多。第二年、第三年客戶經理的經歷給我帶來每年20W+的收入,每年存下15W+,一有錢就去找錢能換成什麼保值的東西,短期的做過5%左右的銀行理財,做過債券基金,積累到一定程度就拿去做房子首付。


做營銷的,只要用心做,這個收入也不是很難,有朋友一般大學畢業在上海一民企外貿公司,腳踏實地幹了五年,從第一年3K,過程中的辛苦艱難不表,到現在到手收入20W。


做了客戶經理後我並且滿足,因為我想在業務的專業度上走得更遠,基層行的客戶經理職位還是偏營銷多一些,收入多取決於支行的整體效益和你的客戶,而且我是女孩子,考慮到以後結婚生子,我想要一份更為穩定更為體面的工作。


由於平時工作一直比較積極,又考了AFP,CFP各類金融類證書,單位領導對我的印象還是比較正面的,一個偶然的機會部門經理沒空,分管的副行長帶我去參加了上級行的一個會議,那個會議組織者是省行某部門,去的都是經理以上級別,我這個級別低的小咖就比較會看人眼色地跑前跑後,幫組織者佈置會場啊,指揮調動場地工作人員啊什麼的。


然後會議結束,組織者也就是省行某部門經理問我哪兒畢業的在我們行幹了幾年啦,有沒興趣來省行。然後,我又狗屎運地去了省行!這不就是我一直努力的嗎?省行的平臺更為廣大,相對基層行,同樣崗位的工作專業要求又更高,我能學到更多,這次去省行我選擇了產品經理的職位,偏向產品本身而非營銷。因為我最開始的理想就是想去到總行部門直接做產品研發。第四年的經歷給了我更多實現最開始理想的可能。


在省行我耐心待了一年,努力積極地做著本崗位的事,但同樣省行有省行的侷限性,大多數時候時間花在與支行與總行的溝通上,也是做為一個分行營銷組織者的角色,省行在很多時候是沒有直接研發產品的權限的,我開始尋找其他的機會。


工作第五年時,我終於得到了一個某全國性商業銀行的總行個金部職位,同時我在原單位的5年合同也剛好屆滿,於是跳糟去了另家商業銀行。對於有些名校牛人,可能一畢業就進入了某些知名金融機構總部,但對於在這個城市孤身奮鬥,又非金融經濟對口專業的小本的我來說,用了五年實現,現在年薪30W+,工作強度也很大,但真心覺得充實且快樂,因為我的一切,都是自己努力換來的,很享受辛苦又快樂地一一實現自己目標的過程。


我自己5年存60萬元的經歷大致是這樣。但相信很多妹紙也能實現,因為人的潛能是很大的。身邊的同學妹紙大多跟我很像,也有一直在基層行奮鬥的,提了行長,收入也不菲。


想好自己要做什麼,努力去做並堅持,工作一定會回報你的,在開源方面,做生意的我不是很瞭解,但如果你想開源,那麼工作收入是你最大的收入來源,也是最可靠的來源(靠父母、靠男友也許也能有不錯的收入,但始終別人不如自己可靠)。


說點別的。


你們覺得從0到50萬元容易,還是從50萬元到500萬容易?


我的答案是50萬元到500萬元容易些。


為什麼?因為從0到50萬的過程,從無到有,大部分是靠人力來賺錢,而當你達到50萬時,你開始有了一張門票,這是一個檻,是進入運用資本或資產賺錢的門檻。


從開始工作到存下20W我用了足足二年的時間,09年初在我工作一年半時只有13W左右存款。那時我用這13W加上父母提供的27W共計40W,全款買下了本市中心城區的一個小房子。


其實從07年畢業起我就在關注房價,在我沒有能力購買時我只能一直關注,默默存錢等待機會。


07年經濟過熱,央行一路加息加到一年期定存利息4.14%,五年期居然有5.85%,如果你們不知應該何時購買房子,可以大致從央行的貨幣政策來判斷。


在加息階段,說明經濟過熱,通貨膨脹,資產價格在高位運行,同時由於加息,鼓勵資金進入銀行沉澱,貸款成本上升,這個階段買房不是明智的選擇。但在加息初期到中期階段,股市會有一波升幅,應該持有股票,賣出債券。加息中期到末期,通貨膨脹到達頂點,資產價格大宗商品在高位運行了一段時間將進入回落期,經濟也將進入滯脹期,這個時期應該賣出股票,並開始建倉債券。


所以07-08年的正確操作是:在07年加息到最高點之前就賣出股票,並一直持有債券到08年,很多人知道08年是股災年,買基金基金虧買股票股票虧,但很少人留意到那一年的債券市場是賺錢的,很多債券基金在那一年做到8%-12%的收益。


08年全球經濟危機,08年9月中國宣佈4萬億經濟刺激措施,央行開始執行寬鬆的貨幣政策,並開始進入降息通道,從08年底到09年初的降息,一年定存從4.14%降到了史上最低的2.25%。


聰明的人應該知道要做什麼了,利率的下降原因往往是因為經濟過冷,要用寬鬆的貨幣政策刺激投資與消費,這段期間往往資產和大宗商品如原油、貴金屬如黃金的價格都是步入下降通道的。


當利率降了四至六次,也就是降息末期時,就是你低位入手一些好東西的時候。


我那時的選擇是在09年初全款買房,後來的事實證明這也的確是近兩年的低位價格。全款,二手電梯房,有綠化較好的小區和方便的公交。


這樣的選擇也是經過綜合考慮的


1、為什麼選擇全款而非貸款?一是我還打算買第二套房,按當時的政策,第一套無貸款,買第二套貸款還可按一套7折優惠利率算,銀行基本只認貸。二是全款付清的房子從法律上說完全屬於我,不必擔心結婚後由於貸款部分要被老公分享貸款的一半本金及增值部分。


2、為什麼是二手電梯房?二手可以立即出證,如果買一手,萬一出證時間比較晚,在我結婚後才出證,那麼按法律條例以房產證出證時間劃分,雖然是婚前購買但在婚姻存續期出房產證也算夫妻共同財產。同等條件下電梯房比樓梯房保值且升值更快,租金收入也更高。


3、方便的公交和即將開通的地鐵是房產本身保值的原因及以後租金收入增長的有力保證。


那時新婚姻法解釋還沒出臺,但由於我自小法律意識比較強,在這個女人相對弱勢的社會,我已經懂得利用這個社會制定的規則來保護自己和父母的財產。


聰明的女人要兼顧事業和愛情


同樣在09年22歲的我遇到了我的BF,這是我的第一段戀情,幸運的是他是個好男人,我們即將步入婚姻修成正果。作為理工科女生,我的大學僅止於曖昧,並沒有真正去談一段戀愛。在我遇到他之前我把自己保護得很好,沒有受過任何感情上或身體上的傷害,但我還是覺得這是因為我的幸運,雖然我一直自認情商較高,認人很準,但如果他是個高段位的渣男,估計我還是會浪費一段時光在他身上。


所以對一般女孩子我還是建議,在大學時可以談一到兩次戀愛,這是培養你對男人審美眼光,和教會自己想找一個什麼樣的男人的方法。我雖然沒談過戀愛但也有過曖昧的對象,有人對我很好過,對男人有一定了解,不是那種很單純很容易被一些小恩惠感動的。


在大學時我已經大概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樣的男孩子了,所以在見BF第一面,觀察言行舉止,接觸一段時間之後我很快知道他是我要找的男人:


1、首先他要善良、性格溫柔,為人寬厚,我評價他不僅看他對我怎樣,更多是看他結交怎樣的朋友,對朋友怎樣。


2、他可以不是富二代官二代,但至少他要工作體面穩定、賺得比我多。男人在這個社會上的社會地位和薪酬水平,是社會對他能力的定價。這個定價很公平。我完全不用他養,但他要有在我為家庭犧牲事業和收入時(懷孕休產假)時負擔起一個家的能力。


3、有一到三次戀愛經歷會疼愛人,有責任感。有戀愛經歷的男人心智更為成熟不需要我再花時間調教了。有責任感的話很難描述,但現在BF一人承擔我們房產所有的房貸,並盡力滿足我的一切合理消費需求應該可以體現他的責任感。


4、我自己外表過得去,也會打扮自己,所以對我的男人外貌也有要求。我不想找一個醜得讓我對著他吃不下飯的,所以他最好是個乾淨清秀的人,不會打扮不要緊,就算他穿成犀利哥,我的火眼精精也能看透他容顏秀麗的本質並挖掘光大。


我很難解釋為什麼我會具有男人一般的理智思維,在我22歲時就已經有這樣的擇偶觀,而且我的人生一直是按照我的規劃來走,沒有浪費一點時間的,包括戀愛也是一次就成功,並且四年來我一直堅信他是這個世上最適合我的男人,只能歸結於我有顆男人般堅毅而又果斷的內心吧。。。


有人說認真工作的男人很有魅力,但我覺得認真工作的女人也很有魅力,所以妹子們,我想如果你們少花一點時間在無謂的卿卿我我和撒嬌撒痴,多把時間花在提升自己內在,打扮自己外在,少做一些以後找個王子養你在城堡的夢,多思考一下怎麼自己給自己建立生活和事業的城堡上,相信你的男人會被你吸引。

真正優秀的男人不僅懂得欣賞女人的外表


之前有看過一個貼,是個年薪20W+的男人寫的告訴女人們這樣的男人都要怎樣的另一半。


那個男人也是混IT圈並熟悉金融圈的,他說的很多是對的。在高學歷高收入圈子的優質男們找的另一半多是強強聯合,找和他們一樣圈子的女生,他們可以和酒吧的漂亮女人約炮,但很少人笨到娶回家。


我同班的男同學大多在學校時就找了同學或師姐師妹,我的BF也和我是校友混IT圈。


BF比我大五歲,他自己和他的同學們普遍工作不錯,收入在30W+以上,他的同學們娶的妻子也多是金融圈的,他們的妻子不一定很漂亮,但都有相似的教育經歷,有穩定而體面的工作。我們經常一起聚會,分享彼此掌握的資源和信息,同學也是我們社交圈中很重要的一筆人脈資源,大家都處在各行業不錯的公司,有什麼好的職位或好的投資項目,一交流就內部消化了。有時你不想承認,但這個社會無形就會把人分層。


所以妹子們,除非你想找大款嫁富豪,那麼可能你有漂亮和手段就行了,但如果你想找個踏實又靠譜的優質男人,請先想辦法提高自己,無論是內在還是外在。優質男人那麼多選擇,你總要給他們一個選擇你的理由吧。


評價這個男人市場定價如何,配不配得起你,有幾個因素


1、從薪水來看,目前他年薪10萬,如果是在一線城市,以他28歲的年齡,還是比較普通的。但如果是在二、三線城市,這個薪水是不錯的。


2、從職位來看,他是央企總部,且是大BOSS秘書,這個職位其實是比較有前途的,當然前提也是他情商和能力也要夠高,我親身所見的一些擔任過大BOSS或部門BOSS的秘書的職場生涯都不錯,只要有些能力,都會被BOSS提攜一下。


3、投資理財能力來看,其實大部分男人在這一塊是沒什麼天賦的,我的BF在遇到我時也幾乎在股市中賠光了積蓄,但遇見我之後所有重大的投資決策都是由我來做,他只負責出錢籌錢,我反而覺得這樣比較好,他在這方面全心信任我依賴我。如果你在這方面能力比較強,那麼這不會成為你們在一起的阻礙。


4、以上都是評價男人。但相同的,你有什麼優勢,你的外貌、性格、年齡、工作、學歷、家世如何,如果你各方面都非常優秀,又正當二八芳華年齡,那找這樣的男人當然是委屈,但如果你也只是一個非常普通的女人,那麼不妨看看這個男人是否善良、有責任心、你是否真的對他有喜歡甚至是愛,這才是你是否要決定和他走下去的理由。


不知道你現在多大,其實在意處女或處男身份,在我看來都是挺幼稚的思維。雖然有時我也跟BF開玩笑說你跟我時早就不清白了。


在思想上我比實際年齡成熟不少,我在遇到BF前一直保護著自己的感情和身體,並非因為我在意處女的身份,而是沒遇到我願意與之過一生的人。我在思想上並不保守,但女人和男人不同的生理構造註定女人在身體方面更容易受到傷害,我更在意身體是否會因性而受傷(比如意外懷孕、墮胎),但絕不是因處女或處男身份而糾結。


在我和男生的交往(這裡指的是朋友間的)經歷中,我認為有過幾次戀愛經歷的男人心理上更為成熟,行動上更為體貼,所以前面也說過我想要找的男人,就是有過感情經歷的,我不想成為他的愛情培訓班,當別的女人把他培養出來、讓他鍛鍊得更加成熟有魅力時,我希望我是他的終結。


雄性是一種有獵捕本性的動物,他可以對第一次戀愛的人刻骨銘心,但通常因為沒有經歷過別的女人而容易在感情趨於平淡之後受誘惑。如果有過幾次戀愛經歷,經歷過不同的女生,這個男人才會真正知道自己要什麼樣的女人,也不會輕易地被誘惑。


我在22歲時也堅持不能找年齡大過28歲的男生,一是考慮到年齡太大的老男人不是我的菜,誰說只有男人喜歡年輕漂亮的女人,妹子我也喜歡水水嫩嫩的美男子。二是考慮到28歲是男人的一個分水嶺,在這個年紀的男人通常都有過1-4次戀愛經歷,隨著年齡的增加感情上會有愛無能的趨勢,有個27歲的水瓶男在八卦也寫過一個貼子告訴妹子們男人在不同年齡段的感情觀,大致與我這個觀點是相符的。而那時我BF正當27歲,有過兩次戀愛經歷,我覺得是剛剛好符合我要求的,不至於太滄桑到不相信愛情,但又有一定的歷練開始想要穩定下來不至於還要讓我調教他。


我從沒認為嫁給BF是不平等的事。我們有相似的教育經歷,相同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有不同的但有交集的興趣愛好,在他的領域我仰慕他,認識他時就知道他是一個踏實可靠的人,認識他時是剛剛跳槽進某壟斷組織的新人,但我們在一起的三年來他事業上每年在單位被評優秀或突出,薪水從12W漲到35W+。在我的領域他也佩服我,他認識我時我還只是個在基層行奮鬥的小客戶經理,但之後我一步步走到現在的總行部門。我們一起前進,跟上對方的腳步。


我們的愛情不是山崩海裂似的轟動,在一起幾年細水長流的時光讓我們都非常清楚對方就是這世界上最適合自己的人,他不一定是這世上最優秀的最成功的最帥氣的最富有的,但確實是最適合我的。我不一定是這世上最漂亮最溫柔最可愛最賢惠的,但確實是最適合他的。


他知道我看起來如男子漢般堅強,但內心只是個缺乏安全感的小女人,所以在房子啊金錢之類的物質方面他從不和我計較,我工作換到哪他和我一起買房買到哪,寫上我的名字,沒有那些小心眼的防備。他也不是笨蛋,他只是認定了要和我過一輩子,所以他盡他的全力讓我幸福。


願意為你付出時間和金錢的男人不一定是真愛你,但不願意為你付出時間和金錢的男人一定不愛你。


但如果一個男人工作很忙沒有時間也會擠出時間來陪你,金錢不多但也願意傾盡所有滿足你,這個男人至少看起來很愛你。


我們在相愛的同時也是各自獨立完整的人,能承擔起自己的選擇,所以不存在誰覺得不公平誰覺得委屈了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