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縣:巧用“三類人才” 繪就鄉村振興“新畫卷”

洋縣:巧用“三類人才” 繪就鄉村振興“新畫卷”

巧用“三類人才”

繪就鄉村振興“新畫卷”

洋县:巧用“三类人才” 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洋縣在巧用黨政人才、涉農人才、高層次人才三類人才”上狠下功夫,在全市創新實施“基礎提升、頭雁領航、人才下鄉、產業聯合”四大工程,巧借人才智力繪就了振興鄉村的“新畫卷”。

選派優秀黨政人才

1 補齊短板夯實基礎

洋縣將基層一線作為識別、培養幹部的大熔爐,在全市率先出臺《鼓勵激勵幹部到基層一線擔當作為幹事創業的實施意見》,用過硬措施力促優秀黨政人才到基層一線歷練“淬火”。

按照“選準人、選硬人”的原則,通過“單位推薦、個人自薦”等程序先後選派383名黨政幹部人才到110個貧困村和5個“十二五”推進村駐村幫扶,大力開展“扶貧夜校”、扶貧政策業務大練兵等活動,打造“駐得穩、幹得好、有奔頭”的扶貧一線“尖兵”。

扶貧“尖兵”緊盯減貧目標,以解決群眾“兩不愁三保障”突出問題為切入點,精準施策,補齊基礎設施短板,發展致富產業,拓寬就業渠道,為洋縣實現順利脫貧提供有力攻堅力量。

凝聚高層次人才力量

1 構築產業發展高地

縣財政每年投入500萬元人才發展資金,加大高層次人才引進力度,保障人才重點項目實施。

洋县:巧用“三类人才” 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邀請高層次專家講授產業技術

聘請長江學者、兩院院士等專家人才42名為縣域經濟社會發展顧問,邀請國家“千人計劃”、長江學者等45名人才舉辦洋縣“有機特區·全域旅遊”發展論壇,共與高層次人才、高校達成全域旅遊、有機產業等人才項目23個,在草壩村掛牌成立了中國現代農業與鄉村振興研究示範基地,草壩村通過大力發展農民合作社,目前,實現年銷售農產品6000餘萬元,村集體積累達200餘萬元,固定資產達1.35億元,輻射帶動周邊文同、周家坎等村512戶群眾入社,貧困戶年戶均增收3000元。

實施人才助力“四大工程”

1 打造鄉村產業集群

針對鎮村產業發展缺人才的現狀,洋縣在全市創新實施基礎提升、頭雁領航、人才下鄉、產業聯合“四大工程”,打造鄉村振興的產業集群。

洋县:巧用“三类人才” 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涉農專家一線指導

在18個鎮(辦)設立人才服務中心、人才黨支部,實施“三培兩帶”工程。培養黨員實用人才1311名,從優秀實用人才培養黨員90名,把黨員實用人才培養成村幹部96名。實施頭雁領航工程。選派16名優秀涉農技術人才及優秀幹部人才掛職鎮(辦)科技扶貧副鎮長(副主任),培育產業示範村53個,示範帶35個,示範點60個。實施人才下鄉工程。選派300餘名涉農中高級技術人員組建人才服務團,開展集中培訓90餘場,累計培訓致富帶頭人2萬餘人。實施產業聯合工程。整合龍頭企業、產業基地、產業大戶等優勢資源成立聯合體大黨委,實現資源共享,抱團發展。

洋县:巧用“三类人才” 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朱䴉湖聯合體大黨委推廣經驗

目前全縣已成立3個產業聯合體大黨委,整合15個農業龍頭企業、614個專業合作社、18個市級以上現代農業園區,8400多個產業發展能人大戶共帶動1.3萬餘戶貧困戶發展產業。

洋县:巧用“三类人才” 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總編:黃學鋒

洋县:巧用“三类人才” 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email protected]

洋县:巧用“三类人才” 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