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是怎樣一步步成為我國第一大農產品貿易國的?

2019年巴西連續第二年保持我國第一大農產品貿易國地位。巴西與我國相距遙遠,20年前只是我國第八大農產品貿易國,是怎樣實現一步步轉變的呢?

巴西是怎樣一步步成為我國第一大農產品貿易國的?

背景熱身。巴西土地資源豐富,擁有世界面積最大的亞馬孫平原和巴西高原,淡水資源世界第一,氣候條件優越,常年高溫多雨,水陸交通便捷,農業生產和貿易條件得天獨厚,大豆、牛肉、棉花和蔗糖等農產品生產和出口優勢明顯,是傳統的農業大國和農產品出口強國。早在1992年巴西就制定了“亞洲戰略”,積極開拓我國市場,並於次年與我國建立了戰略伙伴關係。兩國農產品貿易發展迅速,2000-2019年,兩國農產品貿易額由6億美元激增至334.8億美元,其中97%以上貿易額為我國自巴西進口。巴西憑藉強大的出口優勢,將優勢農產品源源不斷出口到我國,在增加了我國農產品的有效供給、助力我國成為世界農產品貿易大國的同時,也實現了巨大商業利益,成就了其一路高歌進軍我國這一世界重要新興市場的事實。

2000年為我國第八大農產品貿易國。這年1月,中巴簽署了關於我國加入世貿組織問題的雙邊協議。兩國農產品貿易額6億美元,其中我國自巴西進口額5.9億美元,80%是大豆;對巴西出口1700萬美元,蔬菜和畜產品分別佔47%和27.2%。該年的農產品貿易額雖不高,佔我國與全球農產品貿易額比重也僅2.2%,但已顯示出明顯增勢,與上年貿易額相比增長了近七成。巴西排在日本、美國、韓國、澳大利亞、加拿大、阿根廷和印尼之後,列我國農產品貿易大國第八位。

2001年為我國第七大農產品貿易國。2001年12月,我國加入世貿組織,中巴農產品貿易保持了上年增勢,貿易額超8億美元,佔我國與全球農產品貿易額2.9%,比上年提高0.7個百分點。其中我國進口7.8億美元,出口1850多萬美元。貿易結構與上年相同。巴西超過印尼成為我國第七大農產品貿易國。

2002-2003年為我國第五大農產品貿易國。按照我國入世承諾,取消大豆和豆粕進口關稅配額政策,實行單一的關稅化管理,大豆進口關稅稅率為3%,豆粕為5%,豆油2006年起取消進口配額,實行9%單一關稅。我國農產品市場開放為中巴農產品貿易注入了活力,入世後兩年的貿易額分別為11.8億美元和21.5億美元,分別增長47%和82%,佔我國與全球農產品貿易額3.9%和5.3%。大豆和豆油合計佔我國自巴西進口額92%。巴西連續兩年躋身我國前五大農產品貿易國行列。

2004-2007年躋身我國前四大農產品貿易國。隨著入世過渡期結束,我國畜產品、食糖等農產品進口關稅進一步降低,農產品市場更加開放,巴西農產品國際競爭力更加顯現,這期間雙邊農產品貿易額由29億美元增長到近50億美元,佔我國與全球農產品貿易額比例由5.6%提至6.3%。

2008-2017年為我國第二大農產品貿易國。2008年世界爆發金融危機,中巴農產品貿易增幅則迎來最高峰,達到82.7%。我國經濟高速發展帶來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升、居民膳食結構和消費水平升級,動物性食品等消費明顯增加,大豆、禽肉、牛肉、食糖等進口量持續增長,巴西的出口實力得到充分發揮。10年間兩國貿易額由90.7億美元猛增到246.9億美元,佔我國與全球農產品貿易額比重由9.1%增至12.3%,其中大豆年均佔比超82%。巴西連續10年保持我國第二大農產品貿易國地位。我國主要出口產品中,蔬菜相對穩定,畜產品緩慢增長,水產品增長較快。2013年我國對巴西出口額8.8億美元,為近20年最高。

2018-2019年躍居我國第一大農產品貿易國。2018年中美髮生經貿摩擦,後相互加徵關稅,雙邊農產品貿易額246億美元,直降23%。其中大豆因我國加徵25%反制關稅,失去競爭力,全年進口量減半,僅為1600多萬噸。巴西對我國大豆出口則超過6600萬噸,淨增三成,兩國農產品貿易額334.8億美元,增36%。中巴農產品貿易額佔我國與全球農產品貿易額比重為15.4%,超中美農產品貿易額佔比的11.3%。2019年中美經貿摩擦持續,巴西繼續從我國市場受益,連續兩年替代美國成為我國第一大農產品貿易國。


巴西是怎樣一步步成為我國第一大農產品貿易國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