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媽能耐大,一"測"定婚姻,功能行不行姑媽說了算——非洲的部族

非洲的部族——班楊科爾(一)

中國人把姑姑稱為姑媽,一些地方還叫做姑母,雖然稱呼不同,但不是媽就是母,足可見姑姑的地位是十分不一般的。在中國姑媽對親侄女的影響有多大?這不用多說大家都知道,但在非洲文化中,姑媽對親侄女的影響又是怎樣的?這個問題可能很多人都會很好奇。


姑媽能耐大,一

非洲是個大洲,地域廣闊,人種複雜,民族眾多。至於非洲有多少個部族,至今也沒有誰能說得清楚,人類學家估算,非洲的部族數量超過1000肯定是沒有懸念的。所以在非洲的文化中,對於姑姑對親侄女的影響有多大,在程度上肯定是千差萬別相差很大的。鑑於其非洲文化本身差異就很大,我們無法知道每一個部族的具體情況,只是我們可以就某一個部族說道說道。

下面我們就說說班楊科爾部族,這個部族在關於姑媽在對親侄女的影響力方面顯得非洲特別,可以說非常特殊同我們的習俗格格不入,甚至他們的做法你都無法理解。

班楊科爾部族生活在烏干達西南部,這是個古老的部族,直到19世紀它還以一個王國的形式存在。班楊科爾人以畜牧業為主,擅長養牛,他們養的牛牛角很長,一般牛角都能長到1米多長。


姑媽能耐大,一

班楊科爾部族的長角牛。攝影:王武

傳統上的班楊科爾人實行一夫多妻制,女孩子8歲就可以結婚,一般這個年齡的女孩都還沒有發育成熟,所以姑媽理所當然成為這方面的引路人。

如果姑媽僅僅是個引路人,起著關心侄女或是教導諮詢的作用也就不那麼特殊了,問題是在這個問題上姑媽要親自上陣,在新婚之夜以前,姑媽要親自同未來的新郎,也就是侄女婿親自比劃比劃才行。只有姑媽在比劃完表示滿意以後,婚禮才能如期舉行。

至於怎麼比劃的,在充分考慮到網絡的公開性和傳播性後,在這裡就不細說了,大家可以琢磨琢磨就行了,否則給弄個低俗的名頭不划來。

姑媽能耐大,一

簡單的說,在婚禮當天,女方家宰殺公牛,宴請賓客,新郎家同時也要舉辦一場宴會和歌舞。新娘的姑媽提前來到男方家裡,酒足飯飽在得到男方家族的充分尊重以後開始到新房裡對未來的侄女婿進行能力"測試"。在對新郎的能力進行"測試"時,男方的族人們圍繞在房子周圍載歌載舞,在耐心細緻地"測試"後,姑媽要當眾宣佈"測試"結果。如果合格婚禮繼續舉行,如果新郎"能力"不夠,經不住姑媽的"測試",那麼婚禮就懸了。總之,在班楊科爾部族裡姑姑的主要職責是確認新郎有沒有男人應有的能力,能不能履行應該履行的義務。


姑媽能耐大,一

關於"測試"的事聽起來似乎有些荒誕,甚至感覺班楊科爾人男女之間的事有點太隨意了。但實際上還不能這麼說,班楊科爾人極其看重女孩子的童貞,在結婚之前新娘要向捍衛生命一樣捍衛自己的童貞。一個班楊科爾的女孩子在結婚前是不允許有一點越軌行為的,她們必須保持童貞才能有嫁人的權利。

這一切聽起來似乎是多麼的不可思議,由於這種做法聽起來很怪異,但它也證明了姑媽在班楊科爾人文化中的重要作用。可以說在班楊科爾部族中姑媽對親侄女的影響力無法估量,姑媽在部族中的地位也非常高,她們深受家族的尊敬和愛戴。

有的朋友可能會說:"哎!朋友,你說得是哪百年的事了",在這裡只能告訴你,雖然許多班楊科爾人已經步入現代社會,女孩子結婚的年齡提高了,但姑媽代親侄女"測試"新郎這一習俗仍在一定程度的延續。

(未完待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