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樂:古代的諡號、廟號、年號,你能分得清嗎?

得益於優雅的人物裝扮、精美的服飾、比較符合歷史的故事情節,電視劇《清平樂》一經播出,就吸引了無數觀眾。由王凱所扮演的宋仁宗

趙禎,更是千萬粉絲心目中的當之無愧的宋朝皇帝。

清平樂:古代的諡號、廟號、年號,你能分得清嗎?

那大家有沒有想過一個問題,為啥人們喜歡用“宋仁宗”這個稱號來稱呼宋朝皇帝趙禎,而不是“宋文帝”之類的?在關於皇帝的稱呼方面,古人又有什麼準則呢?帶著這些問題,我們一起進入中國古代社會,探尋古代皇帝稱呼之謎。

唐朝以前:多用諡號

平常看電視劇,總出現周文王、商紂王、漢文帝、隋煬帝這樣的稱號,這個就是諡號。如果你細心一點,可能就會發現,這樣的稱號多用於稱呼唐朝以前的皇帝。

諡號是人去世以後,後人給與評論的文字。古代有一個成語叫“蓋棺定論”,意思是人死之後,在蓋上棺材板的那一刻,才能對他一生的所作所為進行評價,或褒或貶,諡號正是這樣一種評價。

清平樂:古代的諡號、廟號、年號,你能分得清嗎?

什麼時候開始形成諡號制度了呢?根據民國著名歷史學家王國維先生的考證,諡號制度應當形成於西周中期,目前,這一說法得到學術界的廣泛認同。

自西周中期以後,到唐朝以前,除秦朝以外的中國古代其他朝代,基本用諡號來稱呼已經去世的皇帝,如我們熟知的漢武帝、魏文帝、北周武帝、隋文帝、隋煬帝等。

這裡可能有人會問,為什麼秦朝皇帝這麼特立獨行,非要搞特殊,不用諡號呢?這和秦始皇有關係,秦始皇在統一六國後,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的封建專制國家。他認為自己“德高三皇、功過五帝”,又認為“朕聞太古有號毋諡,中古有號,死而以行為謐。如此,則子議父,臣議君也,甚無謂,朕弗取焉。自今以來,除諡法”,諡號有“子議父、臣議君"的嫌疑,因此把它廢除了。

清平樂:古代的諡號、廟號、年號,你能分得清嗎?

西漢建立後,又恢復了諡號制度。

唐朝至明朝:多用廟號

廟號起源時間很早,在商朝時,就已經設立廟號。後代子孫會把有歷史功績的君主供進太廟,進行祭祀。

商朝滅亡後,周朝並沒有繼承商朝的廟號,而是採用諡號,所以有一個現象特別有趣,那就是周朝的君主有諡號而無廟號。

漢朝時,逐步恢復廟號制度,從此,廟號一直延續2000年之久。但在我國古代,真正大規模用廟號來稱呼皇帝的朝代則是唐朝以後、明朝中期以前。

到了唐朝時,人們對皇帝的稱呼又發生了改變,我們所熟知的唐太宗、宋高祖、宋仁宗、元世祖等稱號,在唐朝以後、清朝以前大規模流行開來,這個就是廟號。

廟號,其實就是皇帝在廟中被供奉時所稱呼的名號,畢竟皇帝是九五之尊,是天下最尊貴的人,古人有為尊者諱,即為身份高貴的人避諱的習慣,所以不能直呼皇帝的名號。我們常見的廟號有太祖、高祖、世祖、聖祖、太宗、高宗、顯宗、肅宗等,可見,有“祖”和“宗”的一般都是廟號。

清平樂:古代的諡號、廟號、年號,你能分得清嗎?

清朝:多用年號

諡號和廟號是用來稱呼已經去世的皇帝,只有死去的皇帝才可以使用,那如何稱呼活著的皇帝呢?這個就與年號有關了。清朝人喜歡用年號來稱呼皇帝,如康熙、嘉慶、乾隆皇帝等。

雖然年號在清朝年間被大規模的稱呼皇帝,但年號的使用卻要追溯到漢朝,漢武帝

劉徹發明了年號,並用它進行紀年。此後,每個皇帝登基以後,都至少要改一個自己的年號。

雖然西漢就產生了年號,但直到清朝時,才大規模用年號來稱呼皇帝。

清平樂:古代的諡號、廟號、年號,你能分得清嗎?

當然,這裡有一個現象,也值得我們注意,就是明朝前期稱呼皇帝多用廟號,如明太祖朱元璋、明太宗朱棣等,但是到了明朝中後期,多用年號來稱呼皇帝,如萬曆皇帝、崇禎皇帝,在這裡,“萬曆”、“崇禎”就是年號。

寫在最後

在歷史的長河中,產生了很多君主,他們有的開拓進取、積極拓展中國版圖,有的勵精圖治、勤勤懇懇為民謀福利,也有的殘暴專制、防民之口甚於防川。不同的時期,我們帝王君主有不同的稱呼:諡號具有褒貶的功能,從諡號中,可以看見人們對古代皇帝的總體評價;廟號是後人祭祀祖宗時的稱號,通常由“祖”和“宗”這兩種方式;年號本來是用來紀年的一種方式,但隨著時間的演進,人們也逐漸用年號來稱呼某一皇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