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內與京外四大班,誰領風騷?皖南徽州古城的故事

宅家,最適合追劇。這幾天,被黃曉明和尹正的《鬢邊不是海棠紅》所征服,欲罷不能,追劇挺辛苦。

京內與京外四大班,誰領風騷?皖南徽州古城的故事

這部熱播劇講述的是上世紀三十年代的北平,一代天才京劇名伶商細蕊與愛國熱血商人程鳳台的傳奇故事。劇中展示的國粹京劇唱腔,婉轉優美,餘音繞樑。今天要講述的就是一個徽班與京劇的故事。

京內與京外四大班,誰領風騷?皖南徽州古城的故事

徽州古城,也被稱為歙縣古城,位於黃山市歙縣徽城鎮,總佔地面積24.7平方公里。對徽派文化仰慕已久,希望在古城裡有更多的瞭解。參觀古城需要100元的套票,但古城是一個開放式景區,四通八達,“逃票”易如反掌,但在旅遊旺季裡,查票很嚴的。

京內與京外四大班,誰領風騷?皖南徽州古城的故事

古城城內景區包含徽園、漁梁壩、許國石坊、斗山街、陶行知紀念館、新安碑園、太白樓等七處。古城裡每天都會有很多的跟團遊客前來,一般也就一個多小時的遊覽時間,這可遠遠不夠,古城景區及其周邊很有逛頭,建議在古城裡住幾天。

京內與京外四大班,誰領風騷?皖南徽州古城的故事

我住在了徽州古城西街一號大院裡的青旅,這個大院不一般,是古城裡新晉的網紅景點,咱們下文說。住處不遠處的打箍井街上有一處曹氏二宅,現在是“徽班紀念館”,裡面有徽班的詳細介紹,細細參觀下來很有收穫。

京內與京外四大班,誰領風騷?皖南徽州古城的故事

先說說京內四大班。三慶班:三慶到成立於安慶,乾隆55年,在閩浙總督伍拉納推薦下入京,為乾隆帝慶祝八十大壽。19世紀中期,在程長庚領導下,三慶班進入鼎盛,成為四大徽班領袖。“三慶班的軸子”即說三慶班擅長演有頭有尾的整本大戲,如36本《三國志》、24本《龍門陣》和其它一些劇目,其中不少流傳至今。

京內與京外四大班,誰領風騷?皖南徽州古城的故事

四喜班:成立初常巡演於姑蘇一帶,側重於崑曲。四喜班的曲子”意思就是四喜班擅長演崑腔的劇目但同時也擅長皮黃、吹腔、秦腔等在內的諸腔雜奏。班中老生演員張二奎,與三慶班的程長庚、春臺班的余三勝同列梨園鼎甲,謂之“老生前三傑”。

京內與京外四大班,誰領風騷?皖南徽州古城的故事

春臺班:春臺班為徽商江春為承應乾隆南巡而創建,後為慶賀乾隆壽誕進京。“春臺班的孩子”即童伶,其演員以青少年為主,生氣勃勃,故而春臺班的藝術風格也是標新立異,常常出新創新,頗得乾隆歡心。

京內與京外四大班,誰領風騷?皖南徽州古城的故事

和春班:和春班於乾隆年間活躍於蘇、揚二州,乾隆五十五年應兩淮鹽務官員徵聘,北上進京。“和春班的把子”即武戲,其演出的《水滸》、《三國》等武戲極受歡迎。據聞當時莊親王最愛看和春班的戲,常邀唱堂會並給予資助,故和春班也有“王府班”別稱。

京內與京外四大班,誰領風騷?皖南徽州古城的故事

再聊一聊京外四大班。慶升班:乾隆五十五年(1790)八月十三日是乾隆八旬壽誕。曹文埴將曹家原先的“華廉班”更名“慶升班”,取“慶聖”之意,提前於六月進京,為皇帝祝壽獻演,得御賜名“徽戲”。該班是第一個進京獻演的徽班,陣容龐大,行當齊全,劇目豐富,後成為京外四大徽班之首,亦稱“徽劇”之祖班。

京內與京外四大班,誰領風騷?皖南徽州古城的故事

同慶班:建於嘉靖初年,先以崑曲為主,後亦演徽戲武劇,能演劇目甚多,幾可與慶升班抗衡,善演亂彈戲,以唱功著稱,足跡遍佈徽州各地,聲譽甚隆彩慶班:建於道光年間,由徽州府城外出經商的六縣商人聯合會創辦。大置行頭,廣聚名角。以彩頭戲著稱。如《收張奎》中,有刀劈分身的場面,膽小者往往怯之蒙目。該班後來行頭雖破舊,但著裝講究,“寧穿破,不穿錯”。演員陣容整齊,演唱認真,深得觀眾厚愛。

京內與京外四大班,誰領風騷?皖南徽州古城的故事

陽春班:建於清末,以崑曲見長。班主周桂和為街源人,演員72人,常演劇目200多個,以28只戲箱行頭全面著稱,光用馬尾織成的網巾就有30頂。

京內與京外四大班,誰領風騷?皖南徽州古城的故事

陽春班善演《斷橋》、《賞荷》等小生、小且戲,該班名伶李少春,幼從科班學藝,擅昆唱,精武藝4絕技“倒插楊柳”最負盛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