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似乎受到了驚嚇,總是啼哭不止,該怎麼辦?今後如何避免?

新生兒似乎受到了驚嚇,總是啼哭不止,該怎麼辦?今後如何避免?

一天,寶寶受到了樓底下割草機刺耳的聲音影響,啼哭不止,經常哭鬧,精神不好,奶量下降,這究竟是怎麼回事?

新生兒似乎受到了驚嚇,總是啼哭不止,該怎麼辦?今後如何避免?

經查,寶寶可能受到驚嚇了,孩子的中樞神經系統發育還不夠完善,當外界突然發生一些強烈的刺激時,孩子的中樞神經系統就可能產生暫時性的功能失調,導致精神方面出現一些異常症狀。中醫認為,小兒的生理特點為“稚陽未充,稚陰未長”,說明小兒的臟腑、筋脈、腦髓及其各種生理功能都處於相對不足的狀態,元氣未充,神氣怯弱,所以容易受外界刺激的影響,出現驚嚇。

引起小兒驚嚇的外界刺激有:

●突然發出的巨大響聲。在孩子周圍突然發出巨大的聲音,如巨大的鞭炮聲、人為的惡作劇以及自然界的電閃雷鳴等。

新生兒似乎受到了驚嚇,總是啼哭不止,該怎麼辦?今後如何避免?

●見到異常的形象或畫面。孩子看了恐怖的電視畫面或圖畫書,小寶寶被某些以前沒接觸過的東西嚇到,比如不停閃爍的照相機閃光燈,甚至看到在他們眼裡很怪異的人,比如孩子剛睡醒就看到媽媽洗完頭後頭發凌亂的樣子,都會受到驚嚇。

●聽到恐怖的故事或大人故意的恐嚇。有些家長講故事時不注意內容的選擇,或常用帶有恐嚇意味的“老貓”“鬼怪”等來嚇唬孩子,就會造成驚嚇。

●突然被某種動物追趕,甚至咬傷。現在養寵物的人很多,如果孩子被狗、貓等動物追趕,甚至咬傷,不僅會造成身體上的損害,還會造成心理上的驚嚇。

新生兒似乎受到了驚嚇,總是啼哭不止,該怎麼辦?今後如何避免?

●突如其來的打擊。如孩子做錯事後受到家長打罵。

寶寶受驚嚇後,該怎麼辦?

嬰兒受驚嚇後往往啼哭不止,這時要輕輕撫抱,或撫抱後輕輕走動,哼唱輕柔和緩的兒歌或催眠曲,常可使寶寶安靜下來或漸漸入眠。媽媽可以每天多擁抱寶寶,多用語言、微笑跟寶寶溝通,給寶寶哼一些曲子,或者播放一些舒緩、優美的音樂,讓寶寶的內心慢慢恢復平息。如果寶寶哭鬧,可以用一些適齡玩具吸引他的注意力。例如:小手鈴或者色彩鮮豔的毛絨玩具等。精神不好、奶量下降應該是暫時的,媽媽不用過於擔心。

學齡前的孩子已經有了一定的理解力,如果受到驚嚇,家長首先要摟抱著孩子,讓他從心理上感到安全,和他說明這個東西或這種聲音不可怕,它是什麼東西發出的,爸爸或媽媽和他在一起,不會有事的。然後再設法轉移他的注意力,比如讓他玩玩平時喜歡的玩具,看看圖畫書,或邀一些平常一起玩的小朋友做做遊戲,讓他淡忘這個事件。

如果用上面的方法還是不能安撫孩子,讓他安靜下來,可以在兒科醫生的指導下,適當選用一些藥物對症治療,如短期服用琥珀抱龍丸、金黃抱龍丸、硃砂安神丸,小嬰兒可服用珠珀猴棗散、保嬰丹等。驚嚇很嚴重的孩子,可以在醫生指導下服用一些鎮靜劑,可獲得明顯療效。

今後避免孩子受到驚嚇的注意事項

預防為主,在生活中一定要時刻注意。對一些特殊的環境刺激要有一定的預見性如暴風雨、電閃雷鳴時,要緊閉門窗,有專人陪著孩子。過節鞭炮聲特別強烈時,對於比較小的寶寶,尤其是正在睡覺的寶寶,可適當採取一些措施隔斷聲音的傳播,如把寶寶的耳朵捂住。另外,剛出生幾個月的寶寶如果此前一直沒有用閃光燈照過相,不要一下子照得太多,以免寶寶被不停閃爍的強光嚇著。

不要恐嚇孩子孩子如果不聽話或犯錯誤,儘量採取說服教育的方法,不要用一些嚇人的東西來恐嚇他,這種帶有恐嚇語言的內容對孩子會形成不良暗示,導致孩子畏首畏尾、膽小怕事,對孩子的身心發育都是極其有害的。粗暴地打罵、呵斥也會使孩子出現受驚的表現。

對於膽小的孩子,可以常常給他講一些勇敢、堅強的故事,以增加他的承受能力。還可以通過各種遊戲或在生活中逐漸鍛鍊孩子的膽量,使他勇敢起來,但不能操之過急,否則結果適得其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