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性侵,我們該如何保護自己的孩子

面對性侵,我們該如何保護自己的孩子

4月9日,山東高管鮑某某疑似性侵養女三年之久的新聞,引起了廣泛關注。

當事女孩控訴這位一直被當作父親的人,對她進行了三年多的侵害,期間對她進行了言語和思想控制。她多次報警,但都不了了之。長期被侵害的她多次企圖自殺,經醫院檢查患有重度抑鬱症、重度創傷後應激障礙(PTSD)、重度焦慮症,而且陰道損傷發炎。

面對性侵,我們該如何保護自己的孩子

2014年被媒體曝光的案件高達503起,沒有報案的受害兒童更多,有資料顯示平均每7個性侵案件中只有一個案件被揭發。7-14歲兒童最容易受到性侵,其中“熟人犯罪”超過七成。


面對性侵,我們該如何保護自己的孩子

近年來,雖然看過《熔爐》、《素媛》,看過《房思琪的初戀日記》,但我們仍然對兒童性侵不夠了解。因為,在我國,我們的社會對兒童早期性教育仍處在嚴重缺失的狀態,特別是在農村等地方。

面對性侵,我們該如何保護自己的孩子

為了不讓這樣的悲劇再次發生,我們應該如何保護自己的孩子?

一.對孩子進行基本的性知識教育

1、引導孩子認識身體的隱私部位

讓孩子從自己的身體入手,瞭解自己是男孩還是女孩,男孩和女孩之間有什麼差別,這是進行性教育的第一步,比如家長可以問孩子,男孩和女孩有什麼地方不一樣,有的孩子會說”穿的衣服不一樣,頭髮不一樣“,有的孩子會說,”尿尿的地方不一樣,男孩有小雞雞,女孩沒有“。家長可以根據孩子年齡挑選關於性教育的書籍,陪孩子一起閱讀,為孩子講解。對於孩子談論生殖器或者對生殖器進行觸摸時,家長不要視而不見或者反應過激,因為這樣反而會扭曲孩子性意識的發展,應該對孩子因勢利導,教他們一些簡單的生理知識。

面對性侵,我們該如何保護自己的孩子

2、 提高對隱私部位的警惕

對於隱私部位,家長要讓孩子知道這些隱私部位是任何人都不能觸碰的,當孩子慢慢長大,能夠自己洗澡、如廁時,父母也不要再觸碰孩子的私處,做到及時迴避尊重孩子,讓孩子知道任何人都不能用手或其他物體觸碰我的隱私部位, 提高對隱私部位的警惕。

面對性侵,我們該如何保護自己的孩子

3、在家要有性別意識

當孩子在洗澡或者換衣服的時候,最容易會問一些關於自己身體和異性身體的問題,這個時候父母可以對孩子進行回答,給孩子進行正確的講解,在家裡的時候注意不要讓孩子裸著身體,一定要注意保護好個人隱私,讓孩子有性別意識。

面對性侵,我們該如何保護自己的孩子

父母是孩子性教育的啟蒙,這也是孩子最重要的性教育老師,要以自然正常的態度教導孩子正確的性觀念,性知識已經在我們的生活中非常缺乏了,所以父母們的家庭教育一定要非常嚴謹,這樣才能讓孩子正確地瞭解自己並懂得如何保護自己。

二.教育孩子敢於跟成年人說不

很多時候兒童性侵不管是熟人還是陌生人作案,孩子常常會受到威逼利誘。所以家長在平時一定在做好了基本性知識的教育之後,要告知孩子,如果被威脅了做了一些自己不喜歡的事情,就一定要來告知父母。要跟孩子說明,爸爸媽媽比壞人還厲害,不會輕易的被壞人打敗。然後對於陌生人的搭訕或者尋求幫助,在自己獨立一人不能確保安全的情況下,禮貌拒絕。千萬不要貪嘴,去拿陌生人給的食物。


面對性侵,我們該如何保護自己的孩子

三.孩子在外面受挫或者受傷不要責備孩子

如果孩子真的在外面受到的什麼不好的事情,如果孩子能求助父母,那麼很性侵案件應該就還沒有嚴重到不可逆轉。但是有些家庭是會對孩子進行打擊式教育。會責備孩子,說孩子笨,這樣慢慢的孩子就不會對父母訴說自己的問題。如果孩子真是遇到了性侵,那就會白白錯失了求助的最佳時間,讓孩子受到了多重的傷害。

面對性侵,我們該如何保護自己的孩子

面對性侵,我們該如何保護自己的孩子

兒童性侵是一個沉重的話題,其中即使父母和孩子的身邊的成年人做得再好,可能也有漏網之魚,恰恰也就是這樣的漏網之魚給了孩子和一個家庭一輩子的傷痛。面對這樣的情況,我們能做的就只能一面教育好孩子要保護自己。無論男女,長大以後不要去成為一個隨便傷害別人的人。如果有能力的情況下,最好可以成為一個能夠保護別人的人。

(轉發本文,讓更多的人知道,就是目前最力所能及的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