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身邪惡環境,可以摧殘毀滅一個人,也可以鍛鍊成就一個人

置身邪惡環境,可以摧殘毀滅一個人,也可以鍛鍊成就一個人

邪惡是負意義的,但其存在有其歷史的合理性,可謂負中有正,它是災難,也是機會,是對有識、有志之士最好的考驗和創造成功機會。沒有人會隨隨便便成功,沒有聖賢君子是不曾經歷磨難考驗的。

置身邪惡環境,可以最大程度地摧殘毀滅一個人,也可以最大程度地鍛鍊成就一個人,就像烈火把礦石鍛鍊成純金。

同時,面對邪惡,最容易分辨一個人的品性。如果說儒家是正面的照妖鏡,邪惡就是負面的鑑別器,讓正人邪人、君子小人、聖賢盜賊無所遁形。

不少人說,天快亮了。在天亮之前,是繼續昏睡還是挺身而出,同時在貢獻中建立、健全、強大自己。至於如何貢獻力量,貢獻什麼力量,因人而異,可以各盡所能,量力而擇。

更多的人持悲觀態度,認為離天亮還早,漫漫長夜不知何時到頭。蘇軾說: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邪惡勢力從誕生到成功,從興旺到衰敗和滅亡,也都有一個逐漸變化的過程。漸變即量變。在成功興旺的時候,邪惡彷彿很強大很有運氣,彷彿百折不撓吉星拱照不可一世,最大的問題都能輕鬆搞定(包括傷人不用賠償)。這會讓很多正人正常人灰心喪氣自暴自棄,甚至因為絕望而同流合汙賣身投靠。

然隨著量變的不斷積累,陰消陽長,邪惡勢力就會開始下坡,越來越衰敗,能量急遽下降,問題越來越多越來越大防不勝防,也就越來越接近質變的臨界點。

在臨界點附近,邪惡勢力將弱不禁風,任何微不足道的人物事件,都有可能成為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易經說“惡不積不足以滅身”,反過來,積惡到一定程度,就會滅亡。至於滅亡的方式,因人因時因地而異,難以逆料,防不勝防。就像老百姓說的,涼水也會塞牙,平地也會摔死。

江湖人物江湖言,姑妄聽之。

網友曰:“善惡之報,豈不明甚?信古語之不誣!”

正義淘汰邪惡,文明戰勝野蠻,光明驅逐黑暗。這是歷史的必然,是天理易理因果之理的必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