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漂亮朋友》到《寄生蟲》,看匱乏對人的多種深層影響

長篇小說《漂亮朋友》被認為是莫泊桑的最經典代表作。作品講述了一個鄉下退役軍人杜洛瓦,為了改變貧困潦倒的現實,憑藉其俊朗的外表,把三個上流社會女人當跳板,一步步成就事業的經歷。

從《漂亮朋友》到《寄生蟲》,看匱乏對人的多種深層影響

第92屆奧斯卡獲獎電影《寄生蟲》,講述了韓國底層家庭基宇一家四口,為了進入富人樸社長家裡打工,不擇手段,偽造欺騙,最終被戳破真相、導致家破人亡的故事。這兩部作品雖然相隔130多年,但卻幾乎同時表現了極度匱乏對人性的影響之深。

從《漂亮朋友》到《寄生蟲》,看匱乏對人的多種深層影響

《漂亮朋友》男主角杜洛瓦是一個退伍軍人,英俊瀟灑,生得一副好皮囊,受盡了物質貧乏的折磨,拼命想改變現實;《寄生蟲》中基宇跟妹妹基婷、爸媽都失業在家,居住在半地下室,靠著製作披薩盒維持生活,也一直掙扎在金錢匱乏的底層世界中。他們的人性都在匱乏中淪陷,杜洛瓦練就了在女人和權勢當中遊走的本領,基宇一家憑藉坑蒙拐騙在富人家生存,他們都像寄生蟲一樣活在夾縫裡、無法抬頭仰望天空。匱乏究竟是如何影響人們做出這樣的選擇?

一、物質匱乏帶來自我缺乏安全感,猶如巨大黑洞,對人性產生巨大扭曲。

物質貧乏令人失去安全感,可以把人的道德底線一再降低。杜羅瓦從小就品嚐了極度貧困的滋味,父親是一個老實的農民,每天只能祈求上帝帶他脫離困苦,杜洛瓦見識了巴黎上流社會的奢侈繁華後,他極度害怕再次被貧窮吞噬,一次次利用自己的俊朗外表和哄騙女人的手段不斷爬入上層社會,就算是他第一個情人,富有的德瑪萊爾真心喜歡他,希望和他在一起,他仍然選擇和更加有地位的寡婦瑪德萊娜結婚了,因為在杜洛瓦的道德標準中,能否幫他飛黃騰達才是最重要的標準,他泯滅了人性中最基本的真誠和善良

《寄生蟲》中一家人,兒子基宇在富人家謀得一份差事後,家人卻不知道知足,費盡心思,一次次用欺騙的手段趕走他人,把妹妹、父親、母親都設計到富人家打工,最終謊言被拆穿,全家人淪為了騙子、殺人犯,結局令人唏噓。這裡可以清晰的看到,缺乏金錢給主角帶來的極度不安全感,讓他們追隨慾望,扭曲人性,失去了為人的基本底線,甚至不惜觸碰法律,做出了多個錯誤的選擇。

物質貧乏讓人變得孤獨、冷漠,缺乏幸福感。作家加西亞.馬爾克斯說,貧窮是一種孤獨,是孤獨中最刻骨銘心的一種——甚至可能使一個正常人沉淪或枯萎。

從《漂亮朋友》到《寄生蟲》,看匱乏對人的多種深層影響

杜洛瓦第一段婚姻中,為了有穩固的靠山,他娶了報社名人的遺孀瑪德萊娜。結婚後,利用妻子的身份和外交手段,如願坐上了雜誌主編的地位,名利雙收,但他還是不知滿足,又謀劃著如何與妻子離婚,攀上有著更高地位的瓦爾特夫人。為什麼他已脫離了貧窮還是無法停止追逐權勢的腳步?貧窮的生活給他帶來的巨大孤獨感,讓他無法認可自己,無法融入正常的社交圈,總評價自己是匱乏的,必須不斷通過索取來獲得滿足,不斷提高身份地位才能獲得認可,獲得更大的安全感,且永無止境,永遠無法享受人生和活在當下。

《人民的名義》中祁同偉,即使身居高位,還要繼續利用非法手段去獲得更多的錢財,他始終無法從大學太窮以至下跪娶梁璐的傷疤中走出來,始終覺得自己低人一等,必須要通過外在條件證明自己的優秀,一步步走上了違法犯罪的萬劫之路。這也是貧窮對人性產生的巨大影響的寫照,是匱乏讓他失去了對自己的客觀評價,讓他失去了活在當下的幸福感,心中只有停不下來的攀比和慾望,等到醒悟時已經無法挽回結局,這樣的人生就是物質匱乏驅使下的被動的、失去希望的、只有無盡黑暗的人生。

二、然而比貧窮更可怕的,那就是精神匱乏對人性的影響。

精神匱乏讓人們不能獲得長久的快樂。杜洛瓦已經獲得了榮耀和地位,卻發現再多的錢都無法讓他持續滿足,一方面是經濟學上的“邊際遞減定律”,即沒有錢的時候,100塊錢就能讓人很快樂,而如果已經有了很多錢,可能10000塊也沒有這種作用。更深層次的原因是靈魂的空虛,讓他繼續被慾望牽著鼻子走,始終體會不到真愛的快樂;基宇一家表面上住在富人的豪宅裡,實則跟富人一家根本就是“氣味”不一樣的兩類人,他們只有在主人外出度假的時候才敢吃吃喝喝享受一下,主人一回來就像蟑螂一樣嚇得四處逃竄,根本就無法享受真正的平靜和悠閒。

從《漂亮朋友》到《寄生蟲》,看匱乏對人的多種深層影響

精神匱乏給人們帶來了價值觀的空虛和落後。表面的繁榮掩蓋不了內心的空虛,杜洛瓦在獲得主編地位後,因為價值觀的落後,他不是去努力提升個人素質,讓自己能夠獲得真才實學,而是精心謀劃著如何尋找下一個欺騙對象;《寄生蟲》中基宇一家,謀得了工作之後,不是做好儲蓄、投資、學習,而是去吃吃喝喝揮霍錢財,這種價值觀的窮是一種根深蒂固的窮,這種匱乏給人帶來的是更深的影響,相比物質更難讓人去脫離和去除,讓杜洛瓦和基宇他們總是遊離在追逐權勢中而不自知。

精神匱乏讓人們的選擇缺乏清晰的思路,總是陷入混沌。精神上匱乏,會限制你的眼界和行為,可能引發讓你對一切事情的選擇都處於一種混沌狀態。精神匱乏甚至左右著對子女的選擇。正所謂“身窮窮一時,心窮窮三代”,這說明了匱乏感最顯而易見的代際傳遞作用。泰國電影《天才槍手》中的琳和班克,都是窮人家的天才少年。他們收了富人孩子的錢,進行了一場大型跨國作弊,精神匱乏導致他們面對並不合法的財富,做出了錯誤的人生抉擇。如果內心豐盛的孩子,一定可以走正義和明智之路,而不會為了眼前利益觸犯底線和法律。

三、破除匱乏感最根本要從滿足精神入手

破除匱乏感需要從心靈和精神的培育入手。經典小說《小婦人》中馬奇先生家裡過的很清苦,女主人馬奇太太從來沒有抱怨和苛責,她非常注重家族的精神教育,經濟再緊張也給孩子提供良好的教育資源,陪四個女兒讀書、寫作、畫畫,晚上一家人偎依在一起,講述白天的見聞,平淡中總會蘊含著無數的小小驚喜。她時常告訴女兒要人窮心不窮,聖誕節的早上孩子們沒有收到禮物卻能歡欣鼓舞的給流浪漢送食物,四個女兒個個溫柔善良,自信獨立,果敢堅強,不得不說,這得益於馬奇太太給予孩子們內心豐盛的心靈教育。人們收穫了精神的精心培育後,在面對重大人生問題的時候,不管物質貧乏與否,他們總是能夠勇敢面對並走上正確的道路。

從《漂亮朋友》到《寄生蟲》,看匱乏對人的多種深層影響


破除匱乏感要從改變對金錢的態度入手。著名心理學家武志紅曾說,不是貧富而是家庭對金錢的看法直接決定人們內心的感覺能否豐盛。人們首先要反思自己對金錢的看法,去感恩自己擁有的東西,感謝自己收穫的一切,不要去攀比和盲目的追求金錢。感受到自己總是能夠被照顧的很好,踏踏實實的付出努力獲得金錢,慢慢就能釋放匱乏的不良感,進而改變和提升物質條件。花錢的時候就盡情享受豐盛的感覺,而不是在內心反覆強調金錢多麼來之不易、要珍惜東西不可以浪費等等,這樣長期下去跟金錢的關係會越來越輕鬆,物質上也能感受到自己的配得感,逐漸走向豐盛的生活。

正如王陽明所說,每個人都有本自具足的豐盛和充足,當你懂得去發現自己的力量的時候,你的心力越強,自然你的生活會一步步向上好轉,你的人生也會迎來更多的轉機,而你也會從匱乏感走出來,重新發現屬於自己的獨特幸福。

從《漂亮朋友》到《寄生蟲》,看匱乏對人的多種深層影響

四、結語:以成長收穫豐盛和自由

匱乏的自我不是真實的自我,只會讓自己被慾望所淹沒。如果《漂亮朋友》中杜洛瓦能夠在滿足基本的物質需要後,勇於去面對內心真正的需求,去追尋心中最愛,或許他能活得更豐富、更真實;《寄生蟲》基宇一家,如果在獲得第一次工作機會以後,能夠收斂對金錢的慾望,看清現實,努力謀求適合自己的生存機會,或許就不會有家破人亡的悲慘結局。

心理學家阿德勒說,去重新定義你所經歷的,不要以為自己經過物質或精神的匱乏就那麼永遠定義了自己,你可以把這段黑洞般的經歷定義為一次自省的機會,相信自己身上的能量,積極擁抱自己的生活,不把幸福寄託在別人身上,學會去感受自己的心靈,發現內在自由。

當你能夠和自己內心去連接時,挖掘自己的堅強和獨立,你會發現,真正的匱乏來自我們自己精神的缺失。一旦你內在富足,即使你暫時處於物質貧乏的階段,也沒有多大的關係,更重要是建立對生活的信心,相信機會就在下一個轉角處,用不斷成長與探索的心態去面對自我的人生,努力活出自己想要的人生,你的人生外部也會變得日益豐盛。

從《漂亮朋友》到《寄生蟲》,看匱乏對人的多種深層影響

稻盛和夫曾在書中告訴人們:“我們人生的意義是什麼?人生的目的在哪裡?我的答案是:不斷成長,提升心性,磨練靈魂”。暫時的匱乏不能定義你的一生,你到底想要追求的是精彩紛呈的日子,還是平淡如水的生活?匱乏也好、貧窮也罷,不要害怕,大膽的投入,主動的追求你想要的一切,世界的豐盛一定遠超你的想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