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玩過時的希區柯克式變焦,其實大有深意

近些年,隨著手機上攝像頭的不斷升級,讓人們獲得了更多元化的拍照和錄視頻的體驗,一些在電影攝影中經常會採用的技巧,也能夠在手機上使用,滑動變焦就是其中之一,當然它還有一個別稱——

希區柯克式變焦

被玩過時的希區柯克式變焦,其實大有深意

希區柯克

如今,你隨便拿出手機,將鏡頭對準一個主體,在向前靠近的同時縮小畫面(焦距),就可以得到一個很簡單的希區柯克式變焦效果。

正如這項技巧簡單易上手,很多人就對它慢慢失去了新鮮感,但如果我們回過頭去在電影中觀察它時,就能發現其中更多的奧秘。

被玩過時的希區柯克式變焦,其實大有深意

來源

顧名思義,這項技巧由著名導演希區柯克開創,他在自己1958年的電影《迷魂記》中首次採用了滑動變焦(Dolly&Zoom)的方法,並在日後被很多電影人所採用。

在《迷魂記》中,我們能看出這個鏡頭用來體現對高度的感應,觀眾所獲得的背景畫面由少到多,由此產生一種視錯覺效果,讓人不安的同時甚至感到噁心。

因此,希區柯克式變焦經常伴隨著“眩暈效應”

被玩過時的希區柯克式變焦,其實大有深意

《迷魂記》

在最初被希區柯克創造出來時,這項技巧並沒有很快的發展起來。

因為想要完美的運用它,不僅需要一條平滑的軌道,還要做到平穩的拉伸變焦鏡頭,以達到平穩的變焦效果。

複雜的工序和精準的要求讓很多創作者望而卻步,但啟發了人們去探索更多樣化的操作。

被玩過時的希區柯克式變焦,其實大有深意

希區柯克的另一部電影《豔賊》(1964)中也使用了滑動變焦

怎麼用?

正如文章開頭提到的,想要使用這項技巧只需明白其原理即可。

希區柯克式變焦,也就是滑動變焦,其英文原名為Dolly&Zoom,前者代表了攝影機的移動,後者則代表了焦距的變化,因此有兩種方法可以實現這種效果:

  • 1. 攝影機前移的同時,縮小鏡頭焦距。

一個經典的例子來自於導演斯皮爾伯格的電影《外星人E.T.》

在下方這個畫面中,我們首先看到了許多房屋以及一堆雜草,而隨著鏡頭的拉闊(焦距縮小),可見的背景範圍正在不斷擴大。與此同時,攝影機前移使得那堆雜草至始至終保持了大小不變。最終,人物出現了,而背景卻變得更加廣闊。

被玩過時的希區柯克式變焦,其實大有深意

《外星人E.T.》

被玩過時的希區柯克式變焦,其實大有深意

方法1示意圖

  • 2. 攝影機後移的同時,推長鏡頭焦距。

以導演馬丁·斯柯塞斯的電影《好傢伙》的片段為例。

首先,我們看到兩人在對話,後面的背景中有一輛白車。隨著焦距被推長,可視的背景範圍不斷被縮小。而隨著攝影機的後移,使得兩位角色一直保持在畫面中心位置。最終,我們看到兩人依舊對話,但白車已經看不太清晰了。

被玩過時的希區柯克式變焦,其實大有深意

《好傢伙》(1.25倍速)

被玩過時的希區柯克式變焦,其實大有深意

方法2示意圖

綜上所述,我們能發現希區柯克式變焦其實是利用了光學錯覺在不斷變換焦距的同時,又改變了與被攝物體的距離。

不過,這項技巧可沒有那麼的死板。

例如在導演斯皮爾伯格的電影《大白鯊》裡的這個場景中。觀眾首先看到一位角色的全臉,以及較窄的背景。隨後,背景的可視範圍不斷擴大,最終我們離這位角色更近了,而他的臉也發生了些許的變型。

被玩過時的希區柯克式變焦,其實大有深意

那是因為最初的畫面是一個遠距離的長焦鏡頭,而最後的畫面是一個近距離的廣角鏡頭。斯皮爾伯格的使用方法可以告訴我們:

滑動變焦不一定從固定的標準到另一極,反而可以在兩極間變換。

有什麼用?

  • 人物心理與營造氛圍

讓我們將視線回到希區柯克的《迷魂記》中,結合上下片段就能發現,這一畫面的出現其實是人物角色的主觀心理暗示,而扭曲的空間也帶來了詭異的氛圍

正如上文提到的《大白鯊》、《好傢伙》也同樣如此。

被玩過時的希區柯克式變焦,其實大有深意

《迷魂記》

《大白鯊》中人物的臉被變形和拉長,顯得非常不自然,這彷彿就像是角色的內心一樣,惶恐與不安。因此,這個鏡頭也營造了大白鯊在襲擊人類時的恐怖氛圍

被玩過時的希區柯克式變焦,其實大有深意

《好傢伙》中亨利與詹姆斯對話,他的情緒逐漸在內心暗流湧動,迷茫與困惑

也纏繞著他,而周圍那不斷縮緊的景觀也彷彿抓住了亨利一樣,讓他慢慢迷失自我。

被玩過時的希區柯克式變焦,其實大有深意

《好傢伙》(2.5倍速)

回看那些經典之作,我們能發現希區柯克式變焦最基礎的用法,通過體現場景中人物的內心,再反過來營造場景的氛圍。

當觀眾在大銀幕上觀看時,同樣能感受到扭曲畫面背後的

詭異、恐怖、驚恐、不安、迷亂

尤其是這些常見的效果,令希區柯克式變焦也經常被用於恐怖片中,算是這位大師級導演留給後世的又一財富。

被玩過時的希區柯克式變焦,其實大有深意

《黑洞表面》

  • 角色的特殊狀態

在上述這種方法的基礎上,又延伸出了展現人物別樣情緒的效果。

例如在馬丁·斯科塞斯導演的《憤怒的公牛》中,那個經典的對決片段就採用了希區柯克式變焦,來展現兩位角色在打拳擊時迷離的感覺,不得不說老馬丁發掘出了這項技巧展現恐怖之外的其他情緒。

被玩過時的希區柯克式變焦,其實大有深意

《憤怒的公牛》

要格外強調的是,這個畫面僅僅是體現了人物的主觀心理,而沒有營造更多的氛圍,它就像是讓觀眾跳進選手的內心一樣,削弱了外界的種種。

另一個比較特殊的片段是在昆汀的電影《低俗小說》中,女主角吸毒的場景。這一段也使用了希區柯克式變焦,比起心神迷亂,更多的是生理不適。

被玩過時的希區柯克式變焦,其實大有深意

《低俗小說》

  • 大場面

希區柯克式變焦因其有著優秀的視覺表現力還經常被運來表現大場面。例如在《指環王》中,當佛羅多看到樹林裡逐漸擴大的洞口時,這個畫面帶給觀眾視覺上的感受遠比特效製作來的震撼。

因此,我們能發現電影人可以利用希區柯克式變焦改變空間背景的效果,來節省特效和後期製作成本。同時,它還可以運用在影片的高潮處,去刻畫史詩級時刻。

被玩過時的希區柯克式變焦,其實大有深意

《指環王》

我認為1995年由年輕的萊昂納多出演的西部片《致命快感》將這種效果運用到了極致。

在影片的對決時刻,就將斜角鏡頭和希區柯克式變焦放在一起使用,幾乎每個鏡頭都是這樣的方法,有別於影史上那些經典西部片,算是一種創新型手法。

被玩過時的希區柯克式變焦,其實大有深意

《致命快感》

不僅如此,這個史詩級場面也可以加上引號。

例如在喜劇恐怖片《殭屍肖恩》中,當肖恩拿起槍對準殭屍時就採用了希區柯克式變焦,但槍裡卻沒有子彈的狀況,又讓場面瞬間變得尷尬,突然的反轉充滿了笑料,而這加入對比的綜合運用也別有新意。

被玩過時的希區柯克式變焦,其實大有深意

《殭屍肖恩》

  • 動畫、人物關係與觀眾注意力

比起上面這些真人電影的例子,動畫電影有著得天獨厚的機會,以更有趣的方式創造畫面,並讓這種手法帶來的效果更加多元化。

例如在動畫《美食總動員》(《料理鼠王》)中,導演布拉德·伯德就廣泛使用了希區柯克式變焦。

他利用這種手法來展示美食家腦海中的閃回,模仿出從一個時空到另一個時空的過程,誇張了美食之美味。

被玩過時的希區柯克式變焦,其實大有深意

《美食總動員》

不僅如此,布拉德還利用這種方法來體現人物關係,例如小老鼠雷米和電視機中的廚神,畫面中的兩人彷彿越來越接近,以暗示著一種親密關係正在形成。

被玩過時的希區柯克式變焦,其實大有深意

《美食總動員》

同時,他還在自己的另一部動畫《超人總動員》

中利用了這樣的方法,當衣夫人將定位器遞向彈力女超人後,女超人的距離被拉近,強烈暗示著定位器對她的誘惑。

比起那些真人電影中的效果,上述的例子能讓觀眾更迅速地理解其中的深意。

被玩過時的希區柯克式變焦,其實大有深意

《超人總動員》

相反的,由於希區柯克式變焦其標誌性的壓縮效應,還可以成功地將觀眾的注意力從其他地方引向畫面的正中心

像經典電影《疤面煞星》就利用的這種效果來設計場面調度,讓觀眾更專注於畫面中的兩位角色。

被玩過時的希區柯克式變焦,其實大有深意

《疤面煞星》

上述這些就是有關希區柯克式變焦的全面總結了,假如你也曾經嘗試著拍攝這樣一組視頻,不如去看看電影中的這些手法,像拉近人物關係、營造氛圍等等,再將理念加入進自己的作品之中,或許比隨手一拍更令人驚豔。

要記住每一項電影創作的技巧都不是那麼容易得來的,希區柯克也是如此。但正是有著這樣優秀的電影人,啟發著後世去探索電影語言中更深的奧秘。

被玩過時的希區柯克式變焦,其實大有深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