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末一代名將,後半生為了復國丟了性命,死後兒子助其完成了遺憾

今天小編要說的是唐末名將李克用的故事,李克用的功績主要是鎮壓龐勳起義軍和黃巢起義軍,李克用很早就跟隨父親隨軍出征,因衝鋒陷陣、勇武過人,在軍中得了一個“飛虎子”的稱號,又因一目失明,號獨眼龍。李克用在得知朱溫要稱帝的野心後,就決定出兵討伐朱溫,因擔心自己不是朱溫對手,便與契丹族的耶律阿保機取得聯繫,商討一起對付朱溫。耶律阿保機欣然接受了李克用的提議,並與李克用結拜成了兄弟。李克用感覺此次討伐朱溫已經勝券在握了,十分的高興。

唐末一代名將,後半生為了復國丟了性命,死後兒子助其完成了遺憾

不過李克用萬萬沒想到,耶律阿保機竟然臨陣倒戈,不但背棄了和李克用的盟約,還與朱溫達成了聯盟。李克用因為此事急火攻心,沒過多久就病倒了。李克用臨終時,交與了兒子李存勖三支箭,並留下遺言:“第一支箭要你討伐劉仁恭,你不先攻下幽州,黃河以南就不能拿下。我對劉仁恭有恩,保舉他做官,可他忘恩負義,竟去投朱溫;第二支箭要你打敗契丹,耶律阿保機與我握手結盟,結為兄弟,曾發誓說一起光復大唐江山,現在卻背信棄義依附賊黨,你必須要討伐他;第三支箭要消滅朱溫。你能完成我這三個願望,我死而無憾了。”李存勖跪倒在床邊,淚水盈眶,雙手恭恭敬敬接過箭,下定決心,誓死也要為父親報仇。

唐末一代名將,後半生為了復國丟了性命,死後兒子助其完成了遺憾

李存勖把三支箭供奉在宗廟,繼承了晉王位,精心訓練士兵,很快將軍隊訓練成英勇善戰的隊伍。到了討伐劉仁恭時,李存勖便請出第一支箭,讓貼身將領揹著作為前鋒。勝利歸來之日,帶著俘虜將箭送回宗廟。後來,伐契丹、滅朱氏也是如此。李存勖沒有辜負李克用的期望,911年,李存勖在高邑打敗了朱全忠的50萬大軍。接著攻破燕地,活捉劉仁恭。九年後,李存勖攻破契丹兵,將耶律阿保機趕回北方。經過十餘年的交戰,李存勖基本上完成了李克用的遺命,於923年攻滅後梁,統一北方並正式稱帝,國號為唐,史稱後唐。

唐末一代名將,後半生為了復國丟了性命,死後兒子助其完成了遺憾

李克用雖然勇武過人,但智謀欠缺,一生都在朱溫爭鬥。李克用和自己的兒子比起來,還是有差距的。朱溫就曾這樣評價過李克用的兒子李存勖“生兒子應道生李亞子,李克用雖死猶生,我的兒子們與之相比,都是些豬狗之類的無用的東西!我死了,幾個兒子都不是他的對手,我就要沒有安葬的地方了!”從朱溫的評價中就可以看出李存勖的智謀才略在其父李克用之上!

唐末一代名將,後半生為了復國丟了性命,死後兒子助其完成了遺憾

李亞子就是李存勖,李存勖十一歲時便跟隨父親出征作戰,得勝後隨父親覲見唐昭宗,昭宗見了他,輕撫其背說“小兒日後必定是國家的棟樑之才,不要忘了為我大唐盡忠盡孝啊!”因為昭宗對李存勖說了一句“此子可亞其父”。意思是說他日後必定會超過其父,因而得名“亞子”。

唐末一代名將,後半生為了復國丟了性命,死後兒子助其完成了遺憾

李克用盡一生為了復國而與朱溫爭鬥,死前也沒能完成自己的願望,留下遺命給兒子李存勖,而李存勖沒有讓父親辜負期望,用了十餘年的時間完成父親的願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