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穆公的霸業,為何很快就清零了?

春秋五霸之中秦穆公與宋襄公一直是有爭議的,宋襄公被質疑的原因很簡單:只會盟了一次諸侯,並很快被楚成王擊敗,鬧了個大笑話。

秦穆公的霸業,為何很快就清零了?

宋襄公


而秦穆公有爭議的原因卻僅僅是因為秦穆公沒有參與爭霸,沒有會盟諸侯。秦國在穆公之後獨居西隅,除了與義渠、大荔等西戎諸國開戰外,便是與晉在邊境摩擦,基本不參與中原戰爭。

秦穆公的霸業,為何很快就清零了?

秦穆公


秦穆公稱霸,威震西北

秦穆公堪稱是秦國曆史上少有的仁君,在他的治理下,秦國國力蒸蒸日上已經有了爭霸天下的實力,秦公也有會盟諸侯的雄心,可以說秦國就只是在等一個東出的機會

但是他面前的最大難題就是老對手晉國,晉國在不久前剛剛經歷曲沃代翼的政變,在晉獻公的治理下,晉國獲得了空前的膨脹,除了齊國沒有別的國家可以打敗它。

秦穆公的霸業,為何很快就清零了?

晉獻公


在晉強而秦弱的背景下,穆公選擇了苟下去,便求娶晉獻公女兒為妻,結下秦晉之好,並趁機收留了流亡與晉楚之間的能人百里奚以及他的好友蹇叔,輔助自己治理秦國。

秦國曾三次扶助晉君登基,得到了晉惠公割讓的河西八城,總算是打開了東進中原的大門,但甫一探頭,看到的卻是中原更加紛亂的局面。於是選擇了繼續跟著老大哥晉國走,隨晉文公討伐叛周的公子帶扶保周襄王、見證了晉文公橫壓楚齊,兩合諸侯的一代霸業,心嚮往之。

秦穆公的霸業,為何很快就清零了?

秦晉之好


秦穆公的霸業,為何很快就清零了?

晉文公

而在晉文公死後,秦穆公終於露出了自己爭霸的野心,卻又不敢對晉國下手,就選擇進攻已經臣服晉國的鄭國,試試晉國動靜。大軍將至,卻被鄭國商賈弦高智退,秦軍諸將孟明視、西乞術、白乙丙情急之下順手滅掉了晉國的附屬滑國,惹惱了晉國。

晉襄公塗黑喪服率軍埋伏,雙方在崤山決戰,秦軍大敗,全軍覆沒,孟西白三將也被俘虜,幸得文公夫人(秦國公主)勸說兒子襄公放人,他們才僥倖逃回。

秦穆公的霸業,為何很快就清零了?

秦晉崤山之戰


秦穆公無奈只能繼續潛身縮首,並用計瓦解戎王的心理防線,終於在穆公三十三年,抓住了機會,大敗晉軍、吞併西戎,一時間威震西北,隱隱成為繼晉文公之後的下一任霸主。可惜,天不假年,秦穆公在熬死了晉國四代君王后,終於也撐不住了。

本該藉此機會繼續騰飛的秦國卻在秦穆公之後,國勢一跌再跌,雖然仍有千乘之國的名號,卻一直沒能在之後的春秋歷史中有所表現。按理來說,秦人再敗家也不至於如此,那究竟是因為什麼導致了秦國在穆公之後霸業迅速清零呢?

秦國凋零

其實這也和秦國的地理態勢有關,秦國地處雍涼,南下是險峻的蜀道與強橫的楚國,東進是宗周與橫壓了一個春秋的晉國,北方與西方都是荒無人煙的戈壁與大漠。地理環境較差,先天不足。

秦穆公的霸業,為何很快就清零了?

秦國地勢圖


而秦人想要東出,與諸侯爭奪霸業就必須擊潰晉國。可當時的晉國,一直是中原霸主,《鮚崎亭集外編》中甚至認為除去齊桓公無人可比之外,晉文公、晉襄公、晉景公、晉悼公都有資格評為春秋五霸,晉國實力可見一斑。

何況穆公之後的秦國君主才能也較為平庸,在參與扶立晉國新君的事件中被晉國大掃顏面,威望一降再降。其後楚莊王崛起,問鼎中原晉厲公會盟諸侯,發動麻隧之戰,聯盟伐秦,一直打到秦國麻隧才滿意而去,就這樣秦國一直在風雨飄搖中艱難地生存著。

秦穆公的霸業,為何很快就清零了?

楚莊王問鼎


秦穆公的霸業,為何很快就清零了?

秦晉麻隧之戰,東出被阻


秦國在春秋時期的最後一次露面,便是助楚昭王復國。吳越爭霸時期,吳王闔閭在伍子胥與孫武的扶助下,西進破楚,甚至攻克了楚國郢都,伍子胥更是掘楚平王墳墓,鞭屍三百以洩其憤。

秦穆公的霸業,為何很快就清零了?

伍子胥鞭屍


此時的楚國太后正是秦國公主,大夫申包胥以此為由向秦國求救,秦國早已不問中原之事多年,上下君臣對救援楚國都顯得興致缺缺,當年許配給楚太子建的公主被楚王強娶都不問責,何況今日?

秦穆公的霸業,為何很快就清零了?

申包胥哭諫


但申包胥連續七天在秦王宮外哀嚎,不進水米地悲慘哭求,秦哀公終於答應了。秦出戰車五百乘,起兵伐吳,此時因越國偷家、吳公子夫概謀反,吳軍大敗,秦人在吳越春秋中終於露了一把臉面。

秦穆公的霸業,為何很快就清零了?


吳越爭霸之後在晉國內鬥中勝利的三卿之一——魏,對秦國多方打壓,魏侯建國後魏將吳起竟將河西之地都奪了回去,而此時秦人的苦難還遠遠沒有結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