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方言]佛山市本地方言詳情,佛山人你們都說什麼方言呢?

[廣東方言]每日一講:佛山市本地原居民方言介紹,佛山人你們都還會說家鄉話嗎?

佛山,簡稱“禪”,是廣東省地級市,國務院批覆確定的中國重要的製造業基地、珠三角地區西翼經貿中心和綜合交通樞紐 。截至2018年,全市下轄5個區,總面積3797.72平方千米,建成區面積373平方千米,戶籍人口420萬,常住人口790.57萬人,城鎮人口750.73萬人,城鎮化率94.96%。截至2019年年末,佛山常住人口815.86萬人,


[廣東方言]佛山市本地方言詳情,佛山人你們都說什麼方言呢?


  • 《佛山市志(1979-2002)第四冊》第一節 佛山方言的類別與分佈


佛山市屬粵語地區,部分地區講客家話,客方言僅通行於三水、高明、南海部分區域。禪城區通行粵語,無其他方言。


南海絕大多數居民使用粵語,僅有和順(魯崗管理區北洲村、猛衝村)、松崗(唐聯管理區燕溪村,顯子崗管理區大坑村)兩鎮有約1000人使用客家話。按照特點的不同,南海粵語可分為五小片:①桂城片;②大瀝片;③官窯片;④九江片;⑤沙頭片。以上粵方言屬於珠三角片(南番順小片),但在桂城鎮西約村岐陽裡與健龍里、東二村的新村、疊南村的樂慶村有居民使用四邑片粵方言,但不足1000人。西岸為鶴山、高明所包圍,語言較複雜,其中八村及六村的新地、下舍通行鶴山茶山話(茶山話歸屬暫不詳)。


順德基本屬於純粵語區,順德粵語可分為五小片:①大良片;②陳村片;③桂洲片;④龍江片;⑤均安片。其中龍江粵語接近四邑片方言。


三水以粵語為主,客家話通行於部分鄉村(如逕口、六和、大塘、範湖等),三水粵語分為5片:①西南片;②蘆(荀)塘(大塘)片;③金(本)白(坭)片;④逵口片;⑤南(邊)範(湖)片。
高明多數地域使用粵語,只有合水鎮西部官山、鹿田少數鄉村使用客家話,使用人口約3000〜4000人。高明粵語大致分為3片:①以明城話為代表的中、西部方言,使用範圍包括明城、新墟、更合等鎮;②以西安話為代表的北部方言,通行地域包括西安、三洲、富灣各鎮;③以人和、楊梅為主的南部方言。
三水區絕大部分地區說粵語-廣府片、佛山方言,南山鎮六和片多數村落說客家話,約佔總人口的3%
三水區民歌分為廣州方言歌和客家山歌二大類。廣州方言歌又有嘆歌、順口溜、喃嘸歌、木魚及水上居民的鹹水歌。這些民歌具有珠江三角洲文化的特色,流傳很廣。客家山歌分佈在六和、大塘二鎮的部分地區,形式有鬥歌、對歌(《三套集成三水資料本》記載有83首)



  • 其他資料

《南海縣誌》 第一節 概說與分區

南海縣境古在百越(或作百粵)雜居中心地區。早期的土著大多說壯侗語系的語言,後來隨著先是楚人、後是中原漢人的不斷南移,原有的壯侗系語言與楚語、中原漢語不斷相互交融,逐步形成了多姿多彩的諸方言。現南海境內除和順鎮魯崗管理區北洲村(溫姓、麥姓)、猛衝村(麥姓),松崗鎮唐聯管理區燕溪村(黃姓、鄧姓)及顯子崗管理區大坑莊(黃姓、蔡姓),總數不足一千人操客家方言以外,其餘所操都屬粵方言,但內部卻存在頗大差異,甚至個別地方相互通話也存在困難。按其特點概括,大抵可分為五個片:

桂城片:位於縣境中部。含桂城、小塘(獅北、獅西、獅中、羅洞除外)、金沙、丹灶、西樵等鎮,另還包括羅村鎮的芝南小片、南莊鎮的羅格圍小片、平洲鎮的林嶽小片以及九江鎮的大同小片、河清小片等。

大瀝片:位於縣境東部,毗鄰廣州。含大瀝、鹽步、黃岐、平洲、鳳鳴等鎮,另還包括裡水鎮的中、南部地區,羅村鎮的西隆小片,松崗鎮的圍田地帶以及官窯七甫的洲中。該片的語言與廣州話很接近。

官窯片:位於縣境北部,與廣州市白雲區及花縣、三水縣接壤。含官窯、和順等鎮,另還包括裡水鎮的北部地區,松崗鎮的丘陵地帶,小塘鎮的獅北、獅西、獅中、羅洞幾個管理區,羅村鎮的穆院與塘頭,大瀝鎮的興賢等地。

九江片:位於縣境南端,東北面與順德縣接壤,西南面與鶴山、新會隔江相望。含九江鎮內的上東、下東、大谷、南鄉、上西、下西、下北、新龍、沙嘴、敦根、梅圳、璜磯等管理區。操九江話的約5萬人。

沙頭片:位於縣境西南部偏東地區,南界九江鎮,東鄰順德縣龍江鎮,含沙頭鎮的絕大部分地區(山根鄉的寨邊村、新村與朝陽村講西樵話)及南莊鎮的東西圍小片。另外九江鎮的富賢村也通行沙頭話。該片人口也不多,僅約5萬餘。但沙頭話與九江話一樣,在粵方言中都各自算得上是很有特色的一支小方言。

除了以上五個片以外,桂城鎮西約管理區岐陽裡與健龍里,東二管理區的新村,疊南管理區的樂慶村共約有數百人講粵方言四邑話。

建國以來,全國推廣普通話,南海話也受到了普通話的影響。特別是近年商品經濟發展迅速,人們社會交往大大增加,加上電視、廣播事業的迅猛發展,作為粵方言標準語的廣州話對南海方言的影響越來越大,年青人所說的話都在向廣州話靠攏,南海話中一些有特色的土音日漸消磨,形成了明顯的新(青年一代)老(老一輩)差異。這裡記錄的是老派的語言特點。

《三水縣誌》 四、三水縣六和客家源流


三水縣只有六和是以講客家方言為主的村鎮,全鎮80條自然村除樓房、蒲坑、上寨、南宣崗、新舊鄧邊等村莊外都講客家話。至於六和客家是從何地、何時遷此定居,則鮮為人知。


據調查考究,客家人來六和定居時間均在三水建縣之後。深坑管理區大坪、西坑兩村李姓耆老說,他們是明末才遷來三水的,至今已繁衍十四代了。大坪村宗祠有副對聯寫道:“祖德貽謀開鹿洞,宗功遂統接龍川”。鹿洞即今之六和,龍川是指嘉應州的龍川縣大路下鄧隴村。大坪、西坑兩村人口200多人,為六和大族之一,可算是最早到達六和(鹿洞)的一族客家人了。


現居六和大坪、西坑、豆地腳、樂屋、西邊、茶園、劉屋等村的客家人,都自認他們的祖先是直接從嘉應州(今梅縣市)一帶遷徙而來的。據清嘉慶二十四年(1819年)《三水縣誌·列女》有一段記載可作證明:“楊氏,塘貝鄉,嘉慶丁卯科欽賜舉人劉國寧之祖母也。原藉嘉應州,適國寧祖,在穎早年孀守,節孝兩全。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嘉應州牧曾顏其閭日:‘慈竹春暉’。後隨子鵬可遷三水,儉積成家,子孫蕃衍,塘貝一鄉無不欽其賢者”。塘貝(今稱塘背)鄉,現改為六和管理區,其中有劉屋村,以姓名村。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稍後,楊氏太婆隨兒子劉鵬可遷此入籍。鵬可子劉國寧,在清朝嘉慶年間中舉,為六和客家人中唯一的舉人。


儘管有部分客家人自認來自四會、清遠、花縣等地,但探其遠祖大部分也是來自嘉應州一帶的。翁屋村《翁氏族譜》有此記載:“翁氏族人遠祖為梅州(梅縣)客家人,先遷四會縣江谷。到乾隆初年始祖翁成晉移三水翁屋落籍,死葬蒲坑檸檬坑”。又如鄧邊管理區大頭崗村《鍾氏族譜》雲:“我祖至麗美公,康熙年間,自永安(今紫金縣)遷居花縣獅嶺洞,地名軍田,立籍不過三十餘年,……子應瑞公於雍正年間遷到三水立籍,地名龍潭約麗江村(即大頭崗)。兄弟永瑞、元瑞二公嗣後亦遷來三水,在應公所創之基業左邊居住(即梅仔園及上深坑兩村)。”


六和客家現有李、鍾、黃、陳、翁、何、楊、樂、劉、梁、羅、戴、鄧、王、華、賴、張、伍、曾、林、古、巫、彭、吳、餘、邱、江、歐、溫、胡、曹等30多姓,人口近萬。除大坪、西坑等少數族人自明朝後期遷來外,大多數入籍三水時間是清朝康熙至乾隆年間,距今只有二百餘年。普遍村莊以開村始祖為第一代起基,至今只繁衍到六代至八代,此足以證明。


客家人原為中原漢族,入粵後多聚居廣東東北部山區一帶,由於當地人多地少,長期覓食艱難。清朝康熙至乾隆年間,人口不得不向粵西、粵中的廣(州府)、肇(慶府)廣大山區流向。那時清政府配以鼓勵政策,諸如新開發區開荒造田享受減免政策、將丁銀攤入田賦計徵(即取消人頭)等等。客家流入三水就是此種政治經濟背景分期分批地進行的。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花縣建縣,調三水知縣王永名前往主政。王一上任即頒有“招四方流民墾田”法令,馬上吸引不少客家人遷至。其中就有六和大頭崗鍾姓族人遠祖鍾麗美一家。據《鍾氏族譜》記載:“祖從永安遷花縣獅嶺洞後,兄弟5人又因產(業)無幾,住宅不堪,故各散焉,子鍾應瑞不得不於雍正年間再遷三水雲”。


緣何三水客家只聚居六和一帶,其他各鎮很少或完全沒有他們的聚居地呢?據分析:在開發三水的時間上,客家人來得較遲,平原沃地早已有人開墾。六和雖地處高崗丘陵,但是上山打柴、燒炭取之不盡,下水有大量魚類資源,加上礦藏豐富,石灰石尤多,謀生覓食容易。以後分期分批遷來者,由於同一方言,交往方便,他們便聚居一起了。


二百年來,客家人以其特有正直善良、勤勞勇敢、熱情好客的品格,與當地先來者一起並肩幾經風風雨雨,為把那窮山惡水建成一個繁榮的今日六和,作出不少貢獻。其中翁屋村開村始祖翁成晉曾孫翁芹芳率領以六和客家人為主體數百名農民隊伍於清咸豐四年(1854年)響應陳金缸號召,聚眾起義,翻越大南山,聯合陳水、蘇程等紅巾軍攻陷四會城,知縣牟考祥聞風喪膽,棄城逃竄深山。八月二十二日官兵反撲中伏,是役翁等斃敵210多人。為三水譜寫一段可歌可頌的光榮史。


這裡順便一提的是,蒲坑、廟嘴一帶林姓祖先原來是客家人,可是現在他們的後代講的卻是廣州方言。為什麼呢?原來他們的族人過去出外經商、打工者多,加上多與操廣州方言的姑娘通婚,日子一久,逐漸不講客家方言。與此相反,深坑石狗窟村錢姓一族原是由南邊鎮寶月堂操廣州方言的人遷徙來此,因長期在生產上、生活上都和客家人接觸,加上客家姑娘嫁入者多,語言習慣改變,現在全村居民都操客家方言。


三水歷史:2002年有人口38.68萬人,絕大多數是漢族,操廣州方言,其中有客家近萬人,講客家話,這些客家大部分是清代從嘉應州(現梅州市)等地遷來,居住在境內北部六和山區,有他們自己的風俗習慣。有壯、瑤、滿、土家、回、侗、藏、苗、土、黎、布衣、蒙古、朝鮮、仡佬、彝、白、傣、毛南、京等少數民族,大部分是改革開放以來人口流動等原因遷入。三水籍旅居海外的華人、華僑及港、澳、臺同胞約有20多萬人,三水是廣東著名的僑鄉。

佛山日報:佛山三水區大塘鎮六和幾乎是一個純客家的聚居地,全片共1.3萬人,95%的人說客家話
在三水區大塘鎮六和一帶,聚居著這樣一群客家人:他們的祖先300年前遷至此地,漸漸與當地人融合,現在已沒什麼差別,但他們又保留著一些原有的習俗文化,尤其是語言和建築。近日,記者在當地人的引領下探訪了這些古老的村落。
  六和幾乎是一個純客家的聚居地。全片共1.3萬人,95%的人說客家話,說粵語的自然村只有3個。六和客家人的祖先可遠溯至秦漢時期的中原人。幾百年前部分子孫又遷到珠三角地區。因為客家話中保留中原古音較多,語調也較粵語更接近普通話。受粵語同化的影響,六和的客家話與梅州、河源的客家話已有些差別。


  圍龍屋:獨具特色的客家民居
  記者探訪的第一個村叫蒲坑村。蒲坑村的客家人來自福建莆田,又因居住地是一個山坑,故名蒲坑。蒲坑村房屋的佈局與客家圍龍屋略有差別。雖然是按圍龍屋三門佈局,但整座建築並沒有圍起來。該村東頭的一棟三層小樓引人注目。據村裡的林少英老人介紹,這是該村的瞭望樓,用來警戒的。祠堂門口原有兩座小臉盆粗細的鑄鐵“豬仔炮”,用來對付山賊、土匪和“紅頭賊”(清政府對三水陳金缸農民起義軍的蔑稱)。這種戰時防禦建築在另一個村子圍屋村也可以見到。祠堂門前豎起一米高的花崗岩石板,上面有數個射擊孔。
  六和的客家建築風格獨特。窗子高而窄,外窄內寬。門口旁邊有一個專門給貓狗出入的“狗洞”,即使新房也如此。客家人的客廳不高,上面有木製的閣樓,稱為“篷”。篷上有個一平方米左右的孔,平時用木板蓋住,豐收時節就用繩子把穀子一筐筐地吊上去。篷裡通風乾燥,適宜貯藏糧食。
  客家圍龍屋可分為兩種式樣,一種是福建一帶的同心圓形,一種是半圓形。在六和,這兩種建築形式的客家圍龍屋都有。木棉村的圓形圍龍屋只剩下殘垣斷壁了。樂屋村是保存得比較完好的半圓形的客家圍龍屋。建築中心是祠堂,兩排房屋圍著祠堂繞成同心半圓。祠堂大門和左右小巷各設一道門。三道門一關,外人難以進入。為了圍成圓弧,祠堂後面的房子不是常見的方形,而是扇形的,內窄外寬。村裡人說。如今大部分村民都已搬出去,圍龍屋的房子只拿來放雜物。

  空心煎堆不是吹的


  六和客家人保留的最獨特的習俗該數空心煎堆。臘月送完灶神後,六和客家人就開始做煎堆準備過年。煎堆用糯米粉拌上糖和水壓成團,搓成小球后又壓成餅狀,然後捏成桔子大小的空心球放進油鍋。一邊炸一邊用笊籬反覆搓擠。煎堆裡的空氣受熱膨脹成球狀,最大的有柚子大小。一些不知內情的人還以為是用嘴吹出來的。(本報記者 何寧 通訊員 鄧翔、樂嘉和)。

[廣東方言]佛山市本地方言詳情,佛山人你們都說什麼方言呢?

佛山日報記者賓水林報道:“玲玲利利(乾乾淨淨)”“潦利(做事做得好)”“盡命柄(拼命幹)”……走進三水北部六和的村莊,聽到這些方言。這裡是佛山客家人聚居最集中的地方,周圍被說粵語人包圍,故六和又被學者稱之為“客家方言島”。這裡聚居著1萬多客家居民,他們何時從哪裡來?為何選擇此地聚族而居? 
 被粵語包圍的客家方言島 
 六和位於三水西北角,東臨北江,西銜四會,南北分別為大旺農場和逕口華僑農場,面積65平方公里。2003年六和由鎮改為村委會,為南山鎮管轄。 
 六和是佛山客家人聚居最集中的地方。2014年人口普查數據顯示,六和村委會共有96個自然村,戶籍2964戶,人口11566人。2014年,佛山科技學院教師蔣尊國到六和開展田野調查,走訪發現除了上寨、南崗村等6個自然村共1100人講粵語外,其餘10000多人均講客家話。 
 “六和是粵語族群包圍下的客家方言島。”蔣尊國說,這在佛山是一個很獨特的文化現象。而《三水縣誌》也曾有記載:三水只有六和是以講客家話為主的區域,80條自然村除少數幾條都講客家話。 
 客家人在六和聚族而居,大家都操著一口客家話,甚至影響到了原本不是客家人的六和其他居民。六和深坑石狗窟村錢姓一族是由南邊寶月堂遷徙而來,原本講的是粵語,但長期在生產、生活上與客家人接觸,加上客家姑娘嫁入者多,語言習慣發生改變,現在該村居民都可操客家方言。 


 也有例外,六和蒲坑、廟咀一帶林姓祖先以前也是客家人,但其村子通用的語言是粵語。這是為什麼呢?原來他們的族人過去長期外出經商、打工,加上多與操粵語的姑娘通婚,逐漸不再講客家話。 
 從梅州、河源遷來繁衍數百年 
 六和客家人從何而來?又是何時遷到此地?《三水縣六和客家源流》 一文作者蔡兆添表示,據調查考證,客家人來六和定居時間在三水建縣之後。而三水建縣為明嘉靖五年(1526年)。六和大坪村李老伯說,他們是明末才遷來三水的,至今已繁衍了16代。大坪村宗祠有副對聯寫道:“祖德貽謀開鹿洞,宗功遂統接龍川。”鹿洞即現在的六和,龍川是指河源龍川縣大路下鄧隴村。大坪、西坑是最早到達六和的一族客家人。
  現居六和大坪、西坑、豆地腳、樂屋、西邊、茶園、劉屋等村的客家人,都自認為祖先是直接從梅州遷徙而來的。據清嘉慶版《三水縣誌》 記載:“楊氏,塘貝鄉,嘉慶丁卯科舉人劉國寧之祖母也。原籍嘉應州,適國寧祖,在穎早年孀守,節孝兩全。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嘉應州牧曾顏其閭曰:慈竹春暉。後隨子鵬可遷三水,儉積成家,子孫繁衍,塘貝一鄉無不欽其賢者。”塘貝就在現在的六和。 
 儘管有部分客家人自認為來自四會、清遠、花都,但究其遠祖大部分來自梅州、河源,四會、花都等地只是短暫的中轉地。翁屋村《翁氏族譜》 記載:翁氏族人遠祖為梅州客家人,先遷四會江谷。到乾隆初年始祖翁成晉移三水翁屋村落籍。又如鄧邊大頭崗村《鍾氏族譜》 記載:我祖至麗美公,康熙年間,自永安(今紫金縣)遷花都獅嶺洞……子應瑞公於雍正年間遷到三水立籍,地名龍潭約麗江村(今大頭崗)。兄弟永瑞、元端二公嗣後亦遷來三水,在應公所創之基業左邊居住。在樂屋村,現仍保存有較為完整的客家典型建築——圍龍屋,據《樂氏族譜》 記載:樂氏祖先“九悅公”在清康熙年間(1680-1690年左右),帶著兩個兒子從粵東龍川縣汶水村遷來樂屋村。 


 六和客家現有李、鍾、黃、陳、翁等30多姓,人口1萬多人。除大坪、西坑等少數族人自明朝後期遷來外,大多數人入籍三水時間是清康熙至乾隆年間,距今自有200多年。 


 背山面水 覓食不難  客家人原為中原漢族,入粵後多聚居在廣東東北部地區,由於當地人多地少,長期覓食艱難。清康熙至乾隆年間,人口不得不向粵西、粵中的廣州、佛山、肇慶的山區流動。那時清政府採用鼓勵政策,諸如新開發區開荒造田享受減免政策,攤丁入畝,取消人頭稅,按照田畝多少來徵稅。  
蔡兆添認為,客家人流入三水就是在這種政治經濟背景下,分期分批進行的。康熙二十三年(1686年)花都建縣,調三水知縣王永名前往主政。王一上任就頒佈“招四方流民墾田”法令,馬上吸引不少客家人遷入。其中就有六和大頭崗鍾姓族人鍾麗美一家。《鍾氏族譜》記載:祖從永安遷往獅嶺洞後,兄弟5人又因產業無幾,住宅不堪,故各散焉,子鍾應瑞不得不於雍正年間再遷三水。  
為何三水客家人只聚居於六和一帶,其他鎮幾乎沒有他們的居住地呢?蔡兆添分析,在開發三水的時間上,客家人來的較遲,平原沃地早已有人開墾。六和雖然地處高崗山林,但上山打柴、燒炭取之不盡,下河有大量魚類資源,加上礦藏豐富,石灰石很多,謀生覓食也不是難事。後來分批遷來者,由於同一方言,交往方便,便聚居在一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