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外培訓機構在繁榮昌盛後遭遇重創時提出了兩個“合理”要求!


校外培訓機構在繁榮昌盛後遭遇重創時提出了兩個“合理”要求!


各級各類學科培訓機構(培訓班/輔導班)是教育衍生的產物,每年都有,2017年至2018年更是如雨後春筍般爆發。

2018年也是教育部重拳出擊整治校外培訓機構的起始年,下了大力,動了真格。據悉,全國各地都已經完成了整治目標,公佈了白名單和黑名單。

教育部對於公立學校補課、在職教師辦班或兼職等等是重拳出擊,嚴厲打擊,雖然是雷聲大雨點小,但多多少少還是取得了一些效果。

在如此高壓態勢下,公立學校和在職教師有償補課就有所顧忌,便促成了各級各類學科培訓機構的春風得意。

在現行教育體制和近幾年的嚴管態勢下,假期補課的需求只能由社會培訓機構來滿足,這下好了,全都潮水般湧向這些培訓機構!

教師在一系列高壓政策下很少或沒有人有償補課了,校內是清靜了;校外培訓機構經過整治後留下的都是實力雄厚的,校外是精英了。

物以稀為貴,留下的所謂精英培訓機構必然是高價的,這是在逼著想進校外培訓機構補課的學生家長高消費!

目前的教育體制與招生考試製度使得補課現象不可能自行消失,這也是一種市場需求,既然校內不補那就校外花大價錢補!

這些精英培訓機構可謂是順風順水,獲得了豐厚的經濟回報。但沒曾想到的是,突如其來的一場延續了三個多月的疫情讓眾多的校外培訓機構遭遇了滅頂之災!

現階段各地中小學隨著疫情防控的好轉也將陸續開學復課,很多地方的初三和高三畢業班的學生也早已返校了。

但各地對於校外培訓機構的開辦上課時間基本上都還沒有一個明確的規定,這讓已經遭受了重創的校外培訓機構急不可待了因而向當地政府部門提出了兩個“合理”要求:

一是要求跟中小學同步開學,最遲延後一週,中小學可以雙休不佔用週末教學;二是要求給予經濟補貼以幫忙渡過難關。對於這些校外培訓機構在繁榮昌盛後遭遇重創時提出的這兩個“合理”要求,你有什麼看法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