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障礙,從小被要求一切都獨立自主,這之間的關係

不少的人都存在或輕或重的心理障礙,表現在情緒上或者行為上,輕的比較難以被自己和他人識別,嚴重的已然影響到工作和生活。

究其原因,很多是與家庭環境和家長的教育理念和方式分不開的, 在小的時候可能不明顯,到了成年之後,隨著步入社會,接觸紛雜的事物和人越來越多,問題就逐漸的呈現出來了。

心理障礙,從小被要求一切都獨立自主,這之間的關係

今天先說說第一種教育理念和方式:篤信孩子從小必須一切事情都要獨立自主。

人終究要自強自立,但是過早的要求孩子一切都自己去做,不能依靠任何人,不能與家長制定的計劃和指令有絲毫出入,同時給予孩子的溫暖和慰籍較少,總是強調一個人去解決問題,去不斷的挑戰新的東西。 這樣的結果,在鍛鍊了能力的同時,也會有不少負面作用,容易造成孩子情感的缺失、自我意識的突出和不容置疑,還可能形成一種或者幾種特別的行為,來抵抗壓抑的情緒。

心理障礙,從小被要求一切都獨立自主,這之間的關係

有一位成年女子,從初中一年級,就被家長特意安排了在住宿學校上學,目的是鍛鍊自立能力,從此每週末回家才能跟家長交流,然而每當交流到自己遇到的一些問題的時候,家長從來都是一句:‘’ 那你能怨誰,還不是你自己處理不好。‘’ 或者就是:‘’ 記住,沒人能幫助你,只能靠你自己。‘’ 等等這些成年人自己或者成年人之間的‘’ 經驗‘’ 。

就這樣總是帶著沒有得到解決的問題和沒有得到慰籍的心靈回到學校,開始新的一週的學習和生活。

這樣的情形一直持續到大學畢業。

工作之後,性格和性情中的問題逐漸顯現,遇到任何事情,也的確不跟家長訴說,更不敢抱怨,但是自己也做不到事事都有辦法有能力去應對,也不可能及時緩解壓力,不可能及時消除負面情緒,於是逐漸的形成了兩個特別的行為,一是經常性的在酒吧消遣,抽菸喝酒還上了癮;二是瘋狂購物,不管是否需要,只要是購物就高興,一天不瀏覽購物平臺就難受,家裡一堆一堆的沒有拆包的東西,過期了或者過時了就趕緊扔掉騰地方,然後繼續買買買。

這兩種行為,都是意識中願意去做的事情,用來抵抗排解壓力和情緒。然而儘管如此,根本性的問題,即源頭的障礙沒有解決,所以緩解的也是表層的壓抑,深層的依然根深蒂固。後來還是有了抑鬱情緒和表現,首先是嚴重的失眠,必須依靠藥物才能解決:再就是認知上的極端,自己認定的事情一定是對的,一定不能允許別人有異議。

心理障礙,從小被要求一切都獨立自主,這之間的關係

現實中類似的情形很多,一個人從小到老,其實都需要慰籍,鼓勵和幫助,作為家長,自己的許多事情也不可能都是獨立完成,遇到問題也常常沒有主張,還需要親朋給當參謀,給予幫助,況且成長中的孩子。

所以,著急忙慌的要求孩子一切都獨立自主而不給予適當的幫助,這樣的做法是有偏頗的,平衡好獨立自主與必要的關心、幫助、安慰之間的關係,孩子才能得到心理的平衡,才能身心健康且能力強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