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幅員遼闊,英國政府迫使清政府完全滿足侵略者的各種要求!

中國幅員遼闊, 相對地說來英軍數量極其有限, 艦隊是它的唯一的直接後方。 英國政府從印度抽調軍隊來中國作戰, 又使它感到捉襟見肘。 當時, 璞鼎查的戰略意圖, 主要是利用清政府的妥協態度, 進犯長江, 切斷運河, 使運往北方的漕糧陷於停頓, 迫使清政府完全滿足英國侵略者的要求。

中國幅員遼闊,英國政府迫使清政府完全滿足侵略者的各種要求!

一八四一年五月,英國侵略軍退出寧波和鎮海,集中二千多兵力進攻海防重鎮乍浦。 清軍士兵激烈抵抗, 英軍上校湯林森 “頸部被彈射穿” 而送命。 這次戰役, 敵軍共死傷六十人。六月十六日, 英國大小船隻百餘艘, 陸軍一萬人全力進攻長江吳淞口要塞。 親駐炮臺的江南提督陳化成率軍五千人進行了英勇抵抗。 他受傷七處,力戰犧牲, 吳淞口失陷。 兩江總督牛鑑從寶山後路早已狼狽逃走, 侵略軍侵佔 上海。 在上海, 英軍勒索五十萬元 “贖城費”, 又大肆搶劫。 曹晟在 《夷患備嘗記》裡述及他親遭危難的情形:“數洋人持械破門,·.·入室傾箱倒篋, 凡一切錢銀首飾, 細而軟者, 雖微必攫。 迨抄掠畢,以刃加予頸, 索蓄藏曰“番並' '番並' 者良久。”

中國幅員遼闊,英國政府迫使清政府完全滿足侵略者的各種要求!

英軍沿長江進攻, 在靖江遭到人民的懲罰。 “鄉民競執糗鋤迎敵, 江口沙滑, 賊屢跌, 輒擊斃之, 凡三十餘人”, 後又多次打擊小股敵人。の瓜州、 儀徵一帶鹽民、農民自發組織起來抵抗, 他們 “團練義勇, 計九萬餘名” 。 但是, 統治階級非常害怕民眾起來抗擊侵略者會危害其統治。 儀徵大鹽商、 大漢奸顏崇禮勾結侵略者, 自願繳納揚州“贖城費” 五十萬元, 無恥地嗾使英國侵略軍炮擊鹽民居住區, 使數千鹽民慘遭殺害,削弱了鹽民的抵抗力量。

由於沿江人民頑強抵抗, 英軍進犯異常緩慢。 七月 十五日,英軍七千人到達鎮江城郊。二十一日,英軍以傷亡一百八十五人的代價,攻陷鎮江。恩格斯在《英人對華的新遠征》一文中, 熱烈讚揚了鎮江守軍的反抗精神,他說:“駐防旗兵雖然不通兵法, 可是決不缺乏勇敢和銳氣。 這些駐防旗兵總共只有一千五百人, 但都殊死奮戰,直到最後一人。··如果這些侵略者到處都遭到同樣的抵抗, 他們絕對到不了南京” 。

中國幅員遼闊,英國政府迫使清政府完全滿足侵略者的各種要求!

這時,“揣摩以逢主意”的投降派頭子穆彰阿, “江浙每一敗仗警報, 輒相顧日 '如何!'” 用以表明他投降的主張超人一頭。一八四二年八月四日,英國艦隊到達南京江面下關,耆英、伊里布緊跟英艦後面求和。璞鼎査為了再次嚇唬“普將軍 (英)” 、 “伊中堂 (里布) ”、 “牛大人 (鑑) ”使他們服服帖帖談判, 順利接受投降條件, 在八月二十日那天安排他們到英國軍艦 “參觀” 。 果然奏效: 牛鑑原來認為 “火輪機關·疑其輪轉系用牛拉, ··至是始嘆而信之!”·被英人“擺隊跨刀”而嚇得目瞪膽裂的耆英給道光皇帝奏報說:“該夷船堅炮猛,初尚得之傳聞,今既親上其船, 目睹其炮,益知非兵力所能制伏”!

中國幅員遼闊,英國政府迫使清政府完全滿足侵略者的各種要求!

當時,南京城內外駐有八旗、綠營七千人之多,牛鑑不作戰守準備,天天坐喊形勢“吃緊”。他和耆英、伊里布沆瀣一氣,謊報民情,胡說什麼“(南京城內)有男婦數萬人,赴臣等各衙門遮道號呼,籲求救命”。這一點, 恰和道光皇帝把投降說成是照顧“數百萬民命”,腔調相同。

中國幅員遼闊,英國政府迫使清政府完全滿足侵略者的各種要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