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耿忠心傳鄉里,千秋緬懷故人情

“楊順清同志是個真正的人,正直的人,高尚的人。他那博大仁愛的胸懷,將使後人永誌不忘。”中共中央組織部原副部長曾志為楊順清題詞。

耿耿忠心傳鄉里,千秋緬懷故人情

革命道路的紅色印記,他是共產黨員的精神豐碑

在貴州省清鎮市有一個山村叫小坡村。在這裡,有這樣一名革命老紅軍,1909年12月出生於貴州清鎮,參加過紅軍,參加過長征。在抗日戰場上,因戰致殘。擔任過中央軍委辦公廳的保管員,也做過孩子們的保育員,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朱德曾親自接見,中共中央總書記胡耀邦也表揚他的事蹟。他就是中國共產黨黨員革命先輩楊順清,他是貴州青年學子世代學習的榜樣,是貴州革命道路上永遠的豐碑,是志願者們銘記的紅色印記。新時代下的志願者們深深懂得,他的革命精神,需要勇為時代前線者的傳承和發揚!

耿耿忠心傳鄉里,千秋緬懷故人情

志願者與楊清泉石像合影


簡單卻不平凡,他是貴州苗族同胞的優秀兒子

是平凡簡單,亦是偉大而最為神聖。在漫漫長征路里,楊順清用一個筐背大了陶鑄同志的小孩陶斯亮,從延安背到了哈爾濱,長征路上留下的不止是一步一步摻著汗水的足跡,更是溫暖人情的最高流露;至此,楊順清被中國市長協會專職副會長陶斯亮和清鎮史學界人士譽為“平凡的聖人”,曾任中共貴州省委副書記的“苗王”王朝文說,楊順清同志是貴州苗族同胞的優秀兒子。“耿耿忠心傳鄉里,千秋緬懷故人情”是王莊鄉民對老人的評價和歌頌。楊順清老人的事蹟是貴州清鎮人民的驕傲,他的精神鼓舞著一代又一代的“革命者”!

耿耿忠心傳鄉里,千秋緬懷故人情

小坡村村民給志願者介紹楊順清事蹟


發揚艱苦奮鬥,他是助力脫貧攻堅精神動力

時代在發展,走在先輩們鋪路架橋的康莊大道上,安居樂業在村民的生活裡體現得淋漓盡致。“村村通”公路可謂是小坡村致富的開始。村民們在楊順清的精神指引下,拓寬了村落髮展的道路,在政府的大力幫助下,田間地野種起了致富的果樹,家家戶戶蓋起了小高樓,村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孩子們的教育質量得到了保證。站在楊順清的雕像前,村民道出他們都有同樣一個信念:跟著先輩的腳步,骨子裡流淌著先輩的精神,一代接一代地奮力建設好家園,是無愧於先輩的最好交代。在楊順清做事服眾、遵人囑託的精神引領下,在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幫扶下,在小坡村村兩委和村民的共同努力下,小坡村踏上了扶貧脫貧的征程。就業扶貧基地代表楊傳鈞在清鎮市精準就業扶貧政策宣傳暨就業扶貧車間授牌儀式上呼籲大家:“就業是最大的民生問題,也是實現脫貧致富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徑,希望各企業都能切實履行社會責任意識,能為建檔立卡貧困戶提供更多的工作崗位,讓貧困戶能就近就業、居家就業,精準助力脫貧攻堅。”

耿耿忠心傳鄉里,千秋緬懷故人情

小坡村村民開心的給志願者講楊順清的故事


成立“楊順清連”隊,建立臨時黨支部,弘揚黨員先鋒模範

為拓展黨員聯繫服務群眾的途徑,結合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的開展,弘揚老紅軍楊順清的優良品質,幫助群眾解決生產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王莊鄉成立了“楊順清連”隊,並建立臨時黨支部,整合機關黨員、農村黨員、志願者服務成員、共青團、婦聯、工會等人員力量,不斷深入到群眾生活生產、基礎設施建設、扶貧產業項目服務中,幫助群眾、服務群眾。

永恆革命情懷,緊跟先輩步伐。這是不變的奮鬥目標,青年人都應該有一段激情歲月。村子裡走出去一批又一批的大學生,讓村裡的老人倍感驕傲,這是對革命先輩最好的安慰,因為一代代的年輕人在追隨先輩的步伐,在努力,在奮鬥!紅色情懷催人博發,時代進步培育新人;緬懷革命先烈,追尋英雄足跡;弘揚民族優秀精神,做新時代的新青年,不忘初心,砥礪前行,你是否已經踏上征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