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家族“跌跌不休”,後疫情時代機器人企業何去何從?

四大家族“跌跌不休”,後疫情時代機器人企業何去何從?

近幾年一直快速發展的中國工業機器人市場,這兩年卻踩了“急剎車”,機器人市場經歷了風浪,能夠不被捲到溝底,繼續活下去的企業,應該都是英雄好漢。自2018年下半年行業急轉直下,連續四個季度的需求下滑讓不少機器人企業陷入困境,直到2019年下半年開始行業開始緩慢復甦,原本期待2020年能帶來新起點,但突如其來的疫情給工業機器人行業未來蒙上了一層未知的陰影。


2019年市場雖然下滑,但仍不乏亮點和機會,今天我們就以2019年工業機器人行業幾家代表型企業的財報為契機,從中窺見中國2020年工業機器人行業趨勢。


2019年工業機器人行業整體形勢


2019年國內廠商為代表的匯川、埃斯頓、臺達等表現搶眼,正逐步實現細分領域的覆蓋,2019年內資市場份額繼續擴大,達30%。


四大家族“跌跌不休”,後疫情時代機器人企業何去何從?


同時,首次涉足機器人本體領域的卡諾普2019年出貨量超過1500臺,是2019年最大的一批“黑馬”,未來卡諾普將從焊接領域逐漸向搬運、碼垛領域拓展,這對於國產機器人發展而言,無疑是好消息。


2015-2019中國工業機器人內外資佔比情況

四大家族“跌跌不休”,後疫情時代機器人企業何去何從?


2019年外資廠商受汽車、3C等存量市場影響較大,加之自身戰略調整等因素、呈現負增長態勢。


四大家族雖表現不及預期但仍值得長期關注;同時那智不二越、史陶比爾等也有不同程度增幅。未來隨著外資廠商不斷在中國加大本地化力度,中小型內資企業將面臨更大壓力,行業格局或將產生新的變化。


四大家族2019年財報


四大家族“跌跌不休”,後疫情時代機器人企業何去何從?

全年收入穩增1%,機器人訂單下滑11%,營收下滑4%


ABB經歷了2017年至2018年的轉型期,從收購貝加萊和GE到出售起家業務電網,逐步將自己進行“瘦身”,從而專注自動化業務。就2019年全年ABB集團財報顯示,其全年訂單額286億美元,銷售收入280億美元,穩定增長1%。


四大家族“跌跌不休”,後疫情時代機器人企業何去何從?


截至2019年12月31日,ABB機器人與離散自動化業務部門約有10,100名員工,在2019為集團貢獻了約33億美元的收入,收入包括來自對最終用戶的直接銷售,也包括通過系統集成商和機器製造商進行的一些間接銷售。


四大家族“跌跌不休”,後疫情時代機器人企業何去何從?


其中機器人技術和離散自動化服務於廣泛客群,客戶群活躍於汽車,機械,金屬加工,電子,食品和飲料及物流行業。


在全球機器人銷量疲軟的情況下,ABB機器人和離散自動化訂單32.62億美元,下降11%,營收33.14億美元,下降4%。其中歐洲訂單16.34億美元,增長2%;美洲地區訂單4.53億美元,增長1%;亞洲、中東及非洲地區國家訂單11.57億美元,下降1%。


四大家族“跌跌不休”,後疫情時代機器人企業何去何從?

2019年分地區訂單


全球經濟增長和離散市場的巨大逆風,特別是汽車和機器製造商。就2020年目前宏觀經濟指標表明,歐洲和美國的增長較弱,而中國市場基本穩定,但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籠罩在全球,未來依舊有很多不確定性存在。


ABB集團預估,與2019年相比,預計總體將保持相似的增長趨勢,但某些市場狀態依舊持續低迷,從而影響了汽車產業,機械製造商等。


四大家族“跌跌不休”,後疫情時代機器人企業何去何從?

全業務收入下滑12.5%,機器人版塊同比下降8.8%


截至2019年3月31日止,發那科淨收入為6,355.68億日元,同比下滑12.5%,營業總收入為163,297億日元,下降了28.9%,淨利潤為1,541.63億日元,同比下滑15.3%。


四大家族“跌跌不休”,後疫情時代機器人企業何去何從?


四大家族“跌跌不休”,後疫情時代機器人企業何去何從?


從發那科公佈的2019年12月31日為止的前9個月的財務業績報告分析來看,整個2019年前三季度總淨收入趨勢相比18年而言下滑明顯。


在2019年4月至2019年12月的9個月中,發那科的淨銷售額為3864.73億日元,同比下降22.1%,淨收入總額為565.22億日元,同比下降56.1%。其中,機器人業務部門銷售額1525.02億日元,同比下降8.8%


發那科分業務收入(2018-2019)

四大家族“跌跌不休”,後疫情時代機器人企業何去何從?


從業務類型佔比來看,第三季度機器人的業務佔比提升了4.9%,但相比去年,無論是銷售額還是佔比,與上一財政年度同期相比還是有所下降。


從地區來源來看,主要是源於美洲地區的良好增長,不過由於全球汽車行業萎靡,資本投入減少,亞洲地區日本、印度等訂單量有所減少。


發那科分地區收入(2018-2019)

四大家族“跌跌不休”,後疫情時代機器人企業何去何從?


四大家族“跌跌不休”,後疫情時代機器人企業何去何從?

全年收入小幅下降3%,連續三年虧損後首現正增長!

四大家族“跌跌不休”,後疫情時代機器人企業何去何從?


在庫卡2019年年度報告中提及,2019年是動盪的一年,全球製造業放緩的窘境下給企業的發展帶來了很多挑戰,最終庫卡給出了一份全年收入約為31.907億歐元的答卷(2018年:32.421億歐元),與同期相比還是小幅下滑3%。


四大家族“跌跌不休”,後疫情時代機器人企業何去何從?


在2019財年,機器人技術部門的訂單總收入為10.371億歐元,同比下降13.3%,(2018年:11.965億歐元)。收入較上年同期下降7.1%,2018年為12.473億歐元,2019年為11.592億歐元。


四大家族“跌跌不休”,後疫情時代機器人企業何去何從?


年報顯示,庫卡中國區2019年訂單總額為4.564億歐元。同比2018年訂單總額5.359億歐元收入下滑13.2%。原因還是因全球製造業經濟的不景氣以及中國面臨的貿易摩擦而產生的負面效果。


不過也有值得令人欣慰的成績,庫卡集團的稅前利潤增加至4,780萬歐元(2018年:3,430萬歐元)。以絕對值計算,增加了1,350萬歐元,相當於提升了39.4%。也就是說稅前利潤率從去年的1.1%上升至1.5%。


同時報告中也指出,目前在新冠疫情下,全世界的企業都將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在2020財年,庫卡也會受到冠狀病毒大流行的持續影響。


四大家族“跌跌不休”,後疫情時代機器人企業何去何從?

全年收入下滑13.4%,營業利潤大幅下滑55.1%


2019年,安川電機全年成交額為4110億日元,同比下滑13.4%;營業利潤為223億日元,同比大幅下滑55.1%。主要原因是全球機器人市場資本投資的減少,伴隨著中美貿易摩擦下,中國市場需求的持續萎靡,且行業競爭加劇。


四大家族“跌跌不休”,後疫情時代機器人企業何去何從?


運控及安川機器人收入、利潤繼續下滑,同比去年分別下滑16.6%及14.5%。而系統集成業務逆勢增長12.5%。


四大家族“跌跌不休”,後疫情時代機器人企業何去何從?


從整體來看,受到中美貿易摩擦和新冠病毒的影響,導致銷售額減少;另外,在汽車行業,受設備投資抑制的影響,海外市場持續低迷。


四大家族“跌跌不休”,後疫情時代機器人企業何去何從?


中國地區收入持續大幅下滑。2019年,中國地區收入為800億,同比減少22.6%,日本地區、美國、歐洲收入分別同比下滑13.4%、13%、13%,亞洲其他地區(除中國)收入下滑28%。


四大家族“跌跌不休”,後疫情時代機器人企業何去何從?


安川電機中國地區收入佔比從 2018的 22%下降到 2019年的 19%,全球總收入減少636億日元。


2020,何去何從?


2019年,機器人行業業內習慣於用“經濟下行,市場不景氣”詞語概括。的確,機器人企業訂單少了,勒緊褲帶過日子在所難免。


來到2020年,本該依舊不忘初心,砥礪前行時偏偏遇見疫情。美洲地區3月份製造業經濟萎縮,PMI下降1點,至49.1;中國2月製造業PMI為35.7%,比上月下降14.3個百分點。冠狀病毒的流行和全球能源市場的衝擊已經影響到所有的製造業,其中包括工業機器人行業。


從長期來看,因為終端客戶不能正常組織復工帶來的最直觀的影響就是全行業的停擺,因為逐漸恢復正常還需要一小段時間,就會導致各個行業,短期內的銷售和回款受到衝擊,實力強的企業問題不大,實力弱的小企業可能會有生死問題,並且這部分企業的比例不小。


一部分企業在生死邊緣彷徨,一部分企業則陷入“用工荒”,優勝劣汰下能否重啟2020年機器人行業的新氣象,我們依舊不確定,因為也有不少工業機器人廠商轉入口罩設備等醫療領域和服務機器人領域。


四大家族在華佈局

四大家族“跌跌不休”,後疫情時代機器人企業何去何從?


長期來看,工業機器人和自動化對企業的發展必定是利好的,尤其是在這次的疫情中得以體現——因為疫情影響,許多勞動密集型企業遲遲不敢開工,因為人群聚集有傳播的風險,而工業機器人恰好能夠通過“機器換人”,減少人工作業,降低接觸風險。


同時疫情也將帶給機器人企業們一些新思考方向。


顯然,2020年上半年肯定難熬,下半年隨著疫情受到控制,國內自動化改造的需求預計會增長,但是即使訂單來了,可能收款會延到明年。


然而目前最重要的是:全球疫情何時能到拐點?從當前形勢來看,預計將持續至下半年。對於所有智能製造企業而言,今年比以往更難了……


福利放送


點擊此處,即可獲得四大家族2019年財報下載,不要錯過哦!


部分資料截圖

四大家族“跌跌不休”,後疫情時代機器人企業何去何從?

招募作者

請將簡歷和原創作品投至郵箱:[email protected]

相關推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