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棲名山】再至棲霞寺

【詩棲名山】再至棲霞寺

【詩棲名山】再至棲霞寺

再至棲霞寺前遊在甲寅正月二日①

卻記曾遊處,於今又四年。

經行才及半,聲跡已如前。

存沒僧皆去,登臨伴不全。

水風諸感集,巖澗六時然②。

青入無窮內,紅爭未落先。

昔來春物淺,翻讓早冬天③。

【诗栖名山】再至栖霞寺

作 者

鍾惺(1574-1624),宇伯敬、一作景伯,號退谷、退庵、晚知居士、止公居士,湖廣竟陵(今湖北天門)人。萬曆三十八年(1610)進士,曾任南京禮部祭祠司主事、南京禮部儀制司郎中。反對擬古風尚,詩風幽深孤峭,與同鄉譚元春並稱“鍾譚”。同為竟陵派的領袖。後人輯有《隱秀軒集》。

【诗栖名山】再至栖霞寺【诗栖名山】再至栖霞寺
【诗栖名山】再至栖霞寺

注 釋

①甲寅:指明萬曆四十二年(1614)

②六時:佛教分一晝夜為晨朝、日中、日沒、初夜、中夜、後夜、共六時。

③春物:春天的景物。翻:反而。

【诗栖名山】再至栖霞寺

THE flowers

【诗栖名山】再至栖霞寺【诗栖名山】再至栖霞寺

賞 析

這首詩是詩人四年之後重遊棲霞寺寫下的感慨之作。一、二句開頭就點明重遊,詩人踱步遊覽,希望尋覓記憶中的舊景。但是四年畢竟太久,時過境遷、人事代謝,當初寺中的僧人不論存歿,都已經離開寺廟了,而當初跟隨自己一同遊覽的同伴此時也不在身邊,一陣哀傷的情緒湧上詩人心頭。七、八句在這種基調下轉寫風景,寺中的澗水和山峰讓詩人悲欣交集。九、十句又放眼周遭,只見一片青翠樹林鋪滿無窮無盡的天地,而未落的紅葉也在這初冬時節跳入人們的眼簾,自然界的風物依舊蓊蓊鬱鬱,毫無衰歇。“青入”二句是詩人精心鍛鍊之筆,其句法來自杜甫的詩句:“青惜峰巒過,黃知橘柚來。”(《放船》)將色彩字置於句首,突出視覺衝擊力,同時造成句法的奇崛。諸如此類的句子,杜甫還有“碧知湖外草,紅見海東雲”(《晴二首》),“紅取風霜實,青看雨露柯”(《梔子》)。杜甫這一手功夫,也被鍾惺學來了。末尾兩句回應句首,寫自己昔日遊覽時正值初春,反而沒有初冬這般生機勃勃。可見,紅葉不僅是棲霞山的看點,也是初冬季節的亮點。順帶說一下,“青入”二句也是較早的描寫棲霞紅葉的佳句。

【诗栖名山】再至栖霞寺

附註:《詩棲名山》一書是由程章燦教授主編,選錄了自南朝至民國95位詩人的126首題詠棲霞山的詩書。

摘錄:《詩棲名山》

點擊進入以下專題

【诗栖名山】再至栖霞寺
【诗栖名山】再至栖霞寺【诗栖名山】再至栖霞寺
【诗栖名山】再至栖霞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