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與六便士》——自我與世俗

《月亮與六便士》為威廉·薩默塞特·毛姆所創作,文中的主人公思特里克蘭德,在他追求人生最終定義的路上,將卑鄙和偉大,惡毒與善良,仇恨與熱愛並存在同一顆心裡面,他努力地去掙脫世俗,以尋找生命真正的本質。在這本書中中能收穫到什麼呢?或許是讓我們從另一個角度認識世界、感受世界,觀他人的人生,品自己的生活。

《月亮與六便士》——自我與世俗

為了使靈魂安靜,一個人每天要做兩件他不喜歡的事。

在做證券交易所經紀人時,思特里克蘭德覺得自己的生活彷彿鐘擺一般,蕩過去又擺回來,這一過程永遠反覆循環,他所做的事,都是他所不喜歡的,而做只是為了使自己的靈魂安靜,但是做那些平常而重複的事情已經無法使他感到心滿意足了。所以,他卸下重重枷鎖,走上另一條路:離家,獨身到巴黎進行他的繪畫創作。可是,作為一個證交所的經紀人,他未曾學過系統的繪畫,有人問他:“你認為像你這樣年紀的人開始學畫還能學得好嗎?大多數人都是十八歲開始學的?”他的回答是:“如果我十八歲學,會比現在學得快一些。”他並沒有因為別人的眼光而氣餒,也沒有因為他人的質疑而憤怒,只是客觀的陳述事實。在他一心追求自己理想的路上,阻礙他前進的東西在他眼中都是一些虛影,並不能攪動他心底的堅定。

《月亮與六便士》——自我與世俗

製造神話是人類的天性。

人類的天性是會去製造神話,以彌補世俗生活中的不足的,當思特里克蘭德意識到時,他選擇脫離人類生活的圈子,因為有人的地方就有世俗。對他來說,世俗是一個虛假的圈,不僅會讓人掉進虛假,而且會被圈住。心若不能自由,那麼身體也便拘束著。他那種能為了一件事情而付出一切的熱情,和努力掙脫世俗的禁錮,一心一意追尋自己的目標的膽量,讓世俗中無能為力的我們羨慕不已,因為並不是誰都有勇氣和膽量跳出安逸圈,到‘原始森林’裡闖蕩。因為他是一個懂得自己想到的東西的人,他知道自己的目標是什麼,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樣的結局,所以他並不在乎在過程中會發生什麼。

《月亮與六便士》——自我與世俗

絕大多數人對於他們做的那些平平常常的事是心滿意足。

思特里克蘭德在自我追求上實現了對束縛的掙脫,但是有很多人是無法掙脫自我鉗制的。就像是思特里克蘭德的妻子一樣,對她來說,思特里克蘭就是她的天地,當她的天離開她後,她認為她會無法繼續生活,但事實是,她自己開了一家打字店鋪,利用她在上流社會的人脈,成功將自己的事業發展起來,將女兒培養成出色的貴族小姐,把兒子培養成為了一名優秀的上校,他走後,她的世界仍然完整。在他人眼中看來她是成功的,但是,她還是敗給了束縛她的世俗。

《月亮與六便士》——自我與世俗

事事邀獲別人批准,或許是文明人類最根深蒂固的一種天性。

處在世俗中,就需要遵守規矩和紀律,這是所有人約定俗成的,但是,人性又是追求自由的,對有些人來講,就像思特里克蘭德一樣,對自我和自由的追求足以令他放棄原有的生活和人生,轉而去體驗脫離世俗的滋味。有人的地方就有世俗,思特里克蘭德最後是否真正達到他想要的生活了呢?這個不得而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