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英語、生物、地理怎麼複習?重慶市教科院專家這麼建議

2020年全國普通高等學校招生統一考試將於7月7日至8日舉行。高考臨近,重慶高三學生復課在即,各學科的後期複習怎麼做?昨日,重慶市教育科學研究院三名教研員就高考英語、生物、地理學科的後期複習,提出了教學指導意見。

英語

加強基礎 樹立語篇意識和綜合語用意識

(高中英語教研員伍家文)

考試要求解讀

今年將繼續強化高考育人功能和價值導向。講好中國故事,樹立文化自信;倡導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引導關注人類命運共同體;關注思維品質培養,培養批判性思維能力。考查必備知識和關鍵能力。同時,強調聽說讀寫四項關鍵能力的考查;體現基礎性、綜合性、應用性和創新性考查要求。

後期複習教學建議

1.抓好知識的整合及能力的提升

知識的鞏固是考試取得好成績的基本保障,後期複習備考中應繼續加強對基礎知識的關注,同時注意對知識的整合、以語境為依託,幫助學生樹立語篇意識和綜合語用意識。可以把語篇和語用結合起來,通過架設語言場景,提高綜合語言運用能力。

2.立足學情、精編試題

在第二輪和第三輪複習中,老師一定要根據學生的特點和學情,認真鑽研課程標準和考試大綱,深入研究高考真題,精心選擇難易適中、符合高考命題特點的試題,確保高考複習教學高水平、高質量、高效率。杜絕把關不嚴或盲目地東拼西湊不加剪輯的試題。

3.提高試題評講質量

後期複習的試卷評講課,建議課前鼓勵學生自主分析試題、積極反思問題;課中,應側重於高考解題技巧的點撥和解題思路的提高,鼓勵學生通過討論等方式獨立解決問題。課後優化作業設計,針對學生的典型問題佈置相應的練習,提高複習的針對性,比如針對掌握不牢固的語法可把高中課本中學習過的項目,按一定的類別分成專項,讓學生在新的語境下開展變式練習。

生物

整理深化主幹知識 重點複習實驗、遺傳板塊

(高中生物教研員周素英)

考試要求解讀

今年高考是沿用2019年考試大綱和考試說明,沒有出現修訂,沒有新變化。預測2020年生物試題在保持2019年高考命題穩定性的同時,高考命題要進一步體現新高考、新課程的命題意圖和考查要求。

後期複習教學建議

1.重新調整複習計劃

針對高考延期1個月,重新調整複習計劃,適當調整複習節奏。做到細緻安排,計劃到天。要重視複習備考方法的多樣化,讓考生主動參與學習備考全過程。加強自主學習與小組合作學習,充分調動考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不要滿堂灌。

2.重視對知識的整理

藉助考試大綱,重點對II級考點知識進行梳理,完善知識薄弱點;結合高考試題,對高頻考點進行揣摩,從而對高考主幹知識進行再次整理深化。對照教材章節,針對相關內容“考什麼、怎麼考、怎麼答”進行整理。知識梳理時,注重重要的生物學概念、原理、生理過程、科學方法等的整理。

3.跳出題海,科學選題

對近三年的全國卷分類研究,把握考查範圍、考查重點、試卷結構、命題風格和試題特點的基礎上,選擇典型性的試題,使訓練更加高效。所選試題要能代表典型的考法、典型的試題情境、典型的解答等。同時,還要重點訓練考生用長句回答非選擇題中的開放性的設問,提高用生物學專業術語來準確、規範地表達敘述的能力。

4.針對高考提分點重點複習

從歷年高考數據統計來看,考生得分率相對較低的是實驗板塊和遺傳板塊,因此,在實驗複習時,對實驗原理、實驗假設、實驗思路、實驗步驟、實驗結果和結論的敘寫要過手。對遺傳板塊,要針對不同類型的試題進行訓練。

5.將疫情適度滲透到相關知識中

生物學科的很多內容都可以和當下疫情熱點相聯繫,比如病毒與遺傳的遺傳物質和中心法則、病毒與免疫調節等都有一定的聯繫,可藉助疫情適度滲透對相關知識的複習,同時注重引導學生參與個人與社會事務的討論,作出理性的解釋和判斷。

地理

把教材概括為四大系統專題複習

(高中地理教研員張文革)

考試要求解讀

今年高考地理學科的考核目標與要求沒有變化,仍然堅持對四大能力的考查。注重創設與學習、生活、科學發展密切聯繫的情境,著重考查考生的地理學習能力和學科素養,即考生對所學相關課程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後期複習教學建議

1.梳理知識網絡體系,構建思維模式

在二輪複習中,老師要指導學生自己整理出基礎知識,總結出知識規律,梳理知識網絡體系,理解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繫,尋找共性原理即構建思維模式,用共性的原理去解決千差萬別的實際問題,將知識轉化為能力。如描述河流特徵的思維模式。

2.科學建構地理專題,系統深入複習

根據實際情況科學地建構地理專題,通過專題複習,使知識系統化、條理化、深入化,從而培養學生對地理事物的發展規律和內在聯繫的分析能力。建議把教材內容概括為四大系統進行專題複習。

專題一:地球運動系統。包括地球的運動、大氣的運動、水體的運動、地殼和地表物質的運動,地理事物時空變化。要從地球運動的地理意義去分析問題,從而推理出地理事物的成因和規律,也可以從地理事物的時空變化和分佈推理出成因,掌握各種事物之間的內在聯繫和規律性。

專題二:人地關係系統。包括人口問題、環境問題、資源問題、可持續發展問題。資源問題、環境問題和可持續發展貫穿在教材很多單元,要把它們從教材中提取出來,分析其成因、規律以及對策。

專題三:區域地理系統。包括自然區域、農業區域、工業區域、城市區域等。區域地理是地理考試的瓶頸,區域地理是文科綜合考試命題的出發點,而高考涉及的社會熱點本身就具有地域性。因此,學生必須有清晰的區域位置概念,才能有極強的應變能力。

專題四:地理圖表系統。包括日照圖、等值線圖、統計圖表、地形剖面圖、地質圖等。學生要達到圖文轉換、圖圖轉換,並能對圖表綜合歸納讀出各種信息,找出有用信息分析解決問題。近幾年的文科綜合試卷中都把相應的地理信息分別以圖、表的形式呈現,命題的立意在於對圖表的分析、歸納能力的考查。

3.加強學習方法指導,注重綜合複習

三輪複習應注重綜合性。教師可引導學生思考、分析解答問題。綜合分析某一個區域時,要掌握分析思路,例如:自然地理問題,常常包括氣候特徵,地形地貌、水文特徵;人文地理包括勞動力、市場、資源(工農業狀況)、交通。對一個問題一個區域是否分析得完整,可對照以上幾方面檢查,並尋找思維線索,設計出綜合問題,進而學會思考,學會運用知識。

4.研究試題精選習題,加強模擬訓練

老師應研究精選出針對學生的“弱點”試題,定點訓練;精選出各種類型的典型試題,讓學生掌握題目的基本特徵及解答規律,不斷總結方法,做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

考前做一定數量的習題,但須防止沉溺於“題海”而不能自拔。解題訓練必須以系統掌握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為基礎,對超教材、超教學大綱的偏、難、怪題應堅決放棄。

5.針對時政熱點,開發教學資源

面對新冠病毒的全球性蔓延,老師要開發一些疫情方面的教學課程和試題,如歐洲新冠病毒迅速蔓延的原因探究、疫情對我國經濟的影響等等。甚至可以擴展到森林火災發生的原因分析和防災減災措施的課程開發與學習,如澳大利亞、我國西昌的森林火災等。

重慶晨報·上游新聞記者 秦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