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蜂”搬進“洋房”“甜蜜事業”步入智能時代

“44號蜂箱,溫度16.98℃,溼度98。沒有問題,注意蜂王有沒有正常產卵……”4月9日,在廣安鄰水縣繆氏莊園,廣安市農發生態蜂業有限公司技術總監張洋與當地蜂農王鑑一起,逐個檢查智能數字蜂箱裡蜂群生長情況。

“這些蜂箱便是‘土蜂’住的新‘洋房’!”王鑑笑著說,蜂箱顯示屏上蜂箱的溫度、溼度和蜜蜂活動數據一目瞭然,“不用像以前逐個開箱檢查,管理起來輕鬆多了! ”

王鑑是一位老蜂農,養蜂20多年。他告訴記者:傳統農家蜂桶是木製的,環境比較潮溼,容易滋生蟎蟲,用藥水除蟲又會影響到蜂蜜品質,一個木桶最多收穫25斤-30斤蜂蜜。而用智能蜂桶,採蜜時可分批採收成熟蜂蜜,相比傳統蜂箱產量至少可增加2倍,單個智能蜂箱年產蜂蜜60斤左右。

繆氏莊園是鄰水縣今年確定的標準化養蜂示範點。今年3月,在廣安市農發生態蜂業有限公司技術人員的指導下,該莊園將傳統木質蜂箱全部更新換代為48個智能化數字蜂箱,實時監測蜂箱裡的數據變化,給蜂農提供準確信息,有效解決養蜂技術和質量管理問題。

在現場,張洋在手機上打開了一款名為“華蜜智能系統”的App,裡面記錄了每個智能蜂箱溫度、溼度、重量等各類數據,這些數據成為遠程管理蜜蜂的依據,可實時掌握蜂箱位置信息、溫溼度及噪聲等環境參數信息及蜜蜂健康狀態。

“比如,對蜂箱溫度、溼度的分析,可準確得知蜂群的生活狀況;對蜜蜂進出蜂箱次數的分析,可得出蜂群是否存在異常;對蜂箱重量的分析,可清楚判斷出蜂蜜是否成熟。”張洋笑著說,如果有數據出現異常,蜂箱會自動報警,該公司就會有技術人員及時通知蜂農對蜂群進行精細化管理。

這樣的智能蜂箱,目前鄰水縣有250個。今年,該縣推行數字生態養蜂,首批在鄰水中華蜜蜂示範基地和繆氏莊園進行智能養蜂業試點示範。

“鄰水非常適合發展養蜂產業,但產值不高。”鄰水縣畜牧獸醫服務中心主任熊維峰介紹,擁有“三山夾兩槽”獨特地貌的鄰水,森林資源十分豐富,擁有天然蜜源植物和油菜、藥材基地等輔助蜜源植物50萬畝以上。近年來,該縣充分利用蜜源優勢,依託四川省2019年高效優質養蜂示範區項目,逐步壯大養蜂產業,目前有蜂農300餘戶,養殖蜂群2.5萬群,建成1個標準化養蜂示範基地、2個標準化養蜂示範場、16個標準化養蜂示範點,年產蜂蜜225噸,年產值達3600萬元。

如何引領蜂產業邁入全面提質增效時代?“關鍵在發展數字生態養蜂產業,助農增收!”熊維峰說,鄰水縣將狠抓技術培訓和數字智能化示範推廣,以“公司 企業、公司 合作社 農戶”模式,在華鎣山、銅鑼山一帶,進一步推廣智能養蜂業,明年力爭建成智能養蜂場5個以上,500個智能蜂箱,力爭到2022年,鄰水蜂養殖量達到5萬群,實現蜂產品加工產值10億元以上。(鄰水記者站 舒豔 記者 劉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