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挺好》有錢才都挺好,如果沒錢,那就都不好

《都挺好》有錢才都挺好,如果沒錢,那就都不好

“你出點臭錢能怎麼著”

“你不就有點臭錢嘛!”

生活中這兩句話我們常常聽到,在《都挺好》這部熱播劇裡也被蘇明成常掛在嘴邊,嘲諷妹妹蘇明玉。被嗤之以鼻的臭錢,我們一起來看看明玉是如何花得讓蘇家“都挺好”。

有臭錢,挺好的

“臭錢”讓她住豪宅,開奔馳,為母親葬禮花掉20萬,為父親理財被騙填上6萬,還有疑似買老宅子的150萬,大哥蘇明哲給父親買房子,因為首付多出的20萬和妻子大吵一架,巧婦難為無米之炊,這20萬還是明玉出,還有為蘇明成投資借給朱麗的一筆錢···········

於蘇明玉而言,能用錢解決的問題,都不叫問題。

“你的夢想是什麼?”

“躺在一堆錢上數錢。”

這是蘇明玉在與男朋友石天冬的對話裡印象最深刻的一句。


《都挺好》有錢才都挺好,如果沒錢,那就都不好

蘇家這一家“渣男”:老爹膽小窩囊作,大哥打腫臉充胖子,二哥暴躁沒斷奶。這樣的經歷讓她從小認識到:人生,只有靠自己。在一個缺愛、受氣的原生家庭里長大,最後靠自己活成了別人眼中的驕傲,成為雷厲風行、做事果斷的“明總”。

《都挺好》有錢才都挺好,如果沒錢,那就都不好

對於蘇明玉來講,唯有賺錢獨立,遠離蘇家,才能獲得對自己人生的選擇權。錢,是人生安全感所在。

《都挺好》有錢才都挺好,如果沒錢,那就都不好

賺錢,靠腦子

蘇明玉曾經想著自己打工每個月攢2000塊錢,就可以在很多年之後攢夠30萬出國讀書,這個清晰目標沒有錯,但是多久才能實現呢?

幸運的是,她遇到了她的師父蒙總,他給出的答案是:

“你一個月攢2000塊,畢業後只能繼續攢錢,打工一個月只能攢3000多塊,那也得攢個10年以上是不是?

你省吃儉用10年,就是為了10年以後繼續做個窮學生嗎?

就算你努力10年,出國留學,你回來之後能過上你所謂的‘好日子’嗎?

而我手下的銷售,幹得好的,半年的提成就有30萬。

所以,小姑娘,賺錢靠的是腦子!”

《都挺好》有錢才都挺好,如果沒錢,那就都不好

有錢,才有可能財富自由

這個世界上的人,並沒有三六九等。而財富,大多數時候決定了你人生的自由程度。

蘇大強,存摺裡只有4萬塊錢,但每月5000退休金,還有蘇明成兩口子每月還的4千塊,不算兒女孝敬的錢,一個月也有9000塊錢;

蘇明成,有房有車,國企單位,有房貸,工資固定,主要花家裡;

朱麗,註冊審計師,賺得多花的多,要還錢,小夫妻壓力不大;

蘇明哲,在美國安家立業,家有女兒,中年失業再就業,年薪20萬美金;

蘇明玉,眾誠集團分公司總經理,女強人,有別墅有奔馳,有能力為家裡問題埋單;

老懞,白手起家,眾誠集團大BOSS,公司改組需上市。

這6個人,每個人財富狀況不同,所處的財富自由等級也大不一樣。屢屢投資被騙後的蘇大強,可能也就啃啃鴨脖自由吧。而明玉,明顯是買房自由無疑。假如置身《都挺好》中,你會是哪一種財富自由?

令人不解的是,本來看似生活富足的蘇家三作男,最後卻生活狼狽。

“錢”究竟去了哪裡?

答案是不靠譜的投資“坑”!

年化率20%的理財產品,蘇大強說投就投;一下30萬的項目投資,蘇明成賣車離婚也要投······結果毫無風險意識的這對父子皆陷入騙局,搞的家裡雞飛狗跳。看來要想生活《都挺好》,投資知識是萬萬不能少。

財富管理的本質其實是在管理風險。當下,房地產投資“黃金十年”漸逝。隨著新中產家庭的崛起和高淨值財富人群的比重增加,財富管理成為每一個家庭面臨的必修課。然而,很多家庭即使是富裕家庭,專業的金融知識和財富管理意識也仍然匱乏。“有錢不知打理”成為眾多高淨值人群面臨的困惑,那麼財富管理的出路在哪裡?

把錢交給專業的人

早已名利雙收的蒙總就給出了答案,他不僅會用腦子賺錢,而且更懂得在保障資金安全的情況下,如何讓錢生錢。


《都挺好》有錢才都挺好,如果沒錢,那就都不好

在追求財富的這條路上,沒有人能停下腳步。就像絕大多數的高淨值人士都會選擇財富管理公司來為自己的資產服務,實現更進一步的資產增值。

已經到來的2019年,或許會是最糟糕的一年,也會是最好的一年。當風險大過機遇的時候,聰明人都會選擇一個“避風港”來抵禦風險,如果還能順便實現資產增值何樂而不為?

《都挺好》有錢才都挺好,如果沒錢,那就都不好

我們沒法選擇出身,但是我們能夠選擇如何改變和努力。

努力提升自己的財務知識,工作技能,讓自己能在寒冬中取暖度過,早日實現自己的財務自由,可以說是我們每個人畢生的追求了吧~

拿到一副好牌打贏了,沒什麼值得驕傲,手握一副爛牌打贏了,那才叫實力。

加油2019!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