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學習的那些事,家長真的很無奈嗎?

孩子學習的那些事,家長真的很無奈嗎?

少年強則國強,少年智則國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學生成長的領路人,這個聖神的職業,光榮的稱號~人民教師。針對大多數家長認為當下老師,上課的時間留一手,放學回去顯身手,家長在家動動手,看看孩子學沒有。這樣的怪像,自以為然,見怪不怪的現象談談個人的觀點。

孩子學習的那些事,家長真的很無奈嗎?

一是市場決定行業的發展。

針對老師校外培訓機構的產生,這是社會進步發展的必然產物,是大勢所趨。有的老師認為即便是老師不參與培訓,孩子一樣會去其他的培訓機構,與此同時一些家長同樣有這樣的想法,孩子在哪裡都是培訓,何不交給自己的老師,因為老師瞭解孩子,因為老師知道孩子缺什麼,補什麼,不會盲目給孩子增加額外學習壓力。另一方面家長片面的認為,孩子跟著老師莫種意義上給老師又拉進來距離。其實某種意義上說是家長把教師校外培訓推上了歷史的舞臺。絕對不向一些人所傳的那樣,老師課上不講,課後猛講現象。同時也不排除個別老師人生觀,價值觀發生偏移,我想這些現象只是極少數,不可能是主流。

孩子學習的那些事,家長真的很無奈嗎?

二是家長要克服跟風心態。

有的家長會認為孩子班上的某某同學在老師那裡補課了,學習成績肯定要比自己家的孩子要強得多,如果自己家的孩子不去老師那補課,老師平時上課會不會不管孩子的學習,不理不問。我想之所以他們能夠當老師,最少一點,他具備了一名老師的資格,思想覺悟方面不會那麼低俗。另一方面家長要根據自己孩子的基礎,底子認真思考有沒有必要去參加培訓,參加什麼樣的培訓,培訓什麼。

孩子學習的那些事,家長真的很無奈嗎?

三是建立良好的家校溝通機制。

孩子的成長進步離不開老師的教育,更離不開家長的培養,培養難道就是孩子學習跟不上,把他送給一個知名的補習機構就解決問題了嗎?我想這樣不但解決不了問題,反而又滋生一系列的問題發生。家長應該在孩子出現學習問題時,認真的查找自身的問題,多和孩子溝通,別一味地把責任往老師學校推責任。認真從源頭找問題,多和老師溝通,真正的找到問題出在何處,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所在。

孩子學習的那些事,家長真的很無奈嗎?

老師的存在本就是教書育人,當然也不排除那些心術不正別有用心的老師,上課的時間留一手,放學回去顯身手。家長在家動動手,看看孩子學會沒。這樣的現象只是非主流的存在,通過疏導相結合,健全老師考評機制,結合家校不斷完善家校結合制度,對老師課外輔導有個全新的認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