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生無非一群羊

說起大西北,你會想到些什麼?

茫茫戈壁,漫天風沙,皮膚粗糙的漢子,或者是,羊?

就算不是一個十足十的吃貨,說起西北,也會想到一種有關羊肉的食物。畢竟,羊,是在大西北最尋常可見之物。不論是烤盤裡的,還是活生生的。

因之,羊成了西北的符號之一。仔細梳理了近幾年的西部題材的電影裡,幾乎都有羊存在。你或許會認為,羊只是電影裡的一個道具,但我卻覺得,羊們,是真正的主角,必須是羊,而不是狍子、獾或其他的什麼動物。雖然,羊們一句臺詞也不曾有。但作為觀者,看懂了羊,才是真正看懂了這部電影。

眾生無非一群羊

《一個勺子》劇照

《一個勺子》,陳建斌的導演處女作,並籍此片拿下了金馬獎。

故事一開始,便是在陳建斌飾演的農民拉條子抱著有傷的小羊羔去求醫的路途中。遇見傻子,被傻子各種糾纏,一直跟隨他回到家中。夫婦兩個無奈,只得把傻子安置在自家的羊圈裡。在多日相處中,拉條子夫婦對傻子,由最初的急於甩脫漸漸相處出感情,可偏偏一撥又一撥人尋上門來,自稱是傻子的兄弟。傻子被人帶走,不知所蹤,拉條子因此陷入越來越難以應對的困窘。他想不明白,傻子只是個傻子,為什麼這麼多人來搶;更想不明白,自己明明是好心,為何會落得如此境地。為了得到答案,他親手宰殺了曾抱著到處求醫的小羊,燉成一鍋,去向村裡的聰明人請教。但是,沒有人能告訴他答案。

這部電影裡關於的羊的情節分為兩部分,一是小羊羔,一是羊棚裡的幾隻大羊。在西北農民的普通院落裡,羊們和人密密地擠在一起生活。羊羔可以在正房內偎著火爐取暖,人也可以到羊棚裡睡上一晚。對拉條子們來說,羊是家產,更是家人。

大約是和羊一起生活得久了,在這個弱肉強食的社會上,拉條子活得越來越像一隻羊。渾身充滿了食草動物的善良、老實以及認準了一隻頭羊便緊跟著不放的軸勁。太過老實,便對這世間過多的兇險和套路無所知,所以才會為了給兒子爭取減刑,為了幫傻子找到家人而弄得薄財耗盡,撞得頭破血流。

眾生無非一群羊

《暴裂無聲》劇照

在《一個勺子》裡,老實如羊的拉條子的對頭只是奸滑,但在忻鈺坤的《暴裂無聲》中,羊的對手卻成了吃肉不吐骨頭的兇殘之輩。

礦工張保民的兒子去放羊,失蹤了。在尋找兒子的過程中,張保民被帶到商人昌萬年面前。而昌萬年最愛做的事情,便是在自己豪奢的餐廳裡,向人們演示如何優雅地吃鮮切羊肉——那是充滿了儀式感的過程兼學問,彷彿天下再沒有比切羊肉片更重要的事情。

昌萬年愛吃羊,張保民村子裡的人也愛吃羊。為了說服張保民和他們一起簽字同意賣地開礦,村民們準備了羊肉宴請張保民。和昌萬年不同的是,他們吃起羊來可沒有那麼優雅那麼講究,只是大盆的肉端上來,熱氣騰騰,彷彿能聞得到香氣。

而當這個尋子的故事講到最後,我們才知道,張保民再也找不回他的兒子了。昌萬年在一次隨心所欲的捕獵活動中,射殺了張保民的兒子——被一個底層家庭視若珍寶的孩子,在生活在食物鏈頂層的為富不仁者眼中,不過是條如羊一般可任意宰殺的生命。

眾生無非一群羊

還有一部,是去年上映的《未擇之路》。

這部電影裡,羊的戲分略少,但有限的情節卻起到了畫龍點晴的作用,把主人公的命運提前暗示給觀眾。

養鴕鳥為業的二勇,被債主威脅要拿回城裡前妻在住的房子。債主帶來一個來路不明的小孩尕娃,二勇著急回城看望前妻,不得不帶著尕娃同行。和所有公路片的手法一樣,這一路上註定要遇見不少人,發生不少事,這其中最微不足道的一件,大概就是撞死了一隻羊。

公路之於羊,是一條不屬於自己的路,茫茫然就已踏上的路,也是一條黃泉路。就像這次費盡周折的回城之路之於二勇,被一連串的意外牽扯著,最終成了不歸之路。

也許,在二勇的自我認識裡,只是把自己當作了一隻鴕鳥,能跑,最不濟就把頭埋起來自欺欺人。但他沒意識到自己不過是隻羊,既甩不掉食草動物良善的本性,還對兇險的世界無從抵禦。

眾生無非一群羊

《暴裂無聲》劇照

三部電影,都不約而同地選擇了羊來做了隱喻。

為什麼一定是羊呢?想來,除了肉可吃皮可穿與西北人民的日常生活密切相關之外,也是因為長久以來“羊”所承載的文化屬性——當然,文化的形成終究還是對事物本身特質的提煉與總結。

所以,羊在我們的文化中,基本上被賦予了三種特質:一曰柔順;二曰美好;三曰盲從。

因其柔順和美好,自古以來,羊都是被獻祭、被犧牲的首選之物,也是捕獵者最喜歡的獵物;而盲從,則使它們中的大多數從來沒有自己的判斷,只是作為追隨者,被外界的洪流推向不可知的境地。

思來想去,再沒有什麼比羊更像我們中的大多數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