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水縣傳說典故:結繩演畫

倉頡生來聰穎過人,七、八歲時就模仿大人熟悉了時興的結繩記事,且有豐富的想象力,從結繩套進而演繪成畫圖狀物名事。

一天,他家的黑花母羊下了兩隻羊羔。他守在羊羔與母羊身邊,從母羊的身上不停地撕下黑白兩色的絨毛,捉摸著結出個繩套來,記下這三隻羊的母子群像,母親叫吃飯他也不理睬,手裡捻著花毛線,心裡思摸著該怎樣結繩。他不滿足大人們那種按部就班地結兩個小繩結以表示下了兩隻羔子的老辦法。於是,他捉摸來捉摸去,終於結出了一個全新的三個繩結的連環套來。

白水縣傳說典故:結繩演畫

他來先是把兩根花毛線弄在一起打成一個較大的繩結,用來代表老母羊,留出兩條短繩頭露在上面,象徵著羊角,表示這是一隻花母羊;接著用餘下的兩根繩分別打了兩個小結,表示兩隻並生的小羊羔。這樣便結成了一個三角形的繩結連環套來。把這三隻羊組成了一個群體,象一個家庭一樣。

倉頡這一頗有形象與分類的結繩打套的記事法,當時對結繩記事的確是一個很大的推進。

後來他家的小羊羔越下越多,而且羊羔長大又接著下羊羔,倉頡怎麼也忙不過來捻毛線打結套了。於是他又對羊群發起呆來。一天,母親讓他用土墊羊圈,他望著一層羊屎蛋忽然異想天開,自言自語地說:“用羊屎蛋來代表羊不是更方便嗎?”說著他從家裡拿了個小葫蘆瓢,從羊柵裡拾了八十三個羊屎蛋放在瓢中,直高興得唱了起來“羊屎蛋,羊屎蛋,今天看,不一般;你能張口給我說,我家羊兒有幾個;羊屎蛋,圓又圓,今日你便值了錢;從今往後向裡添,我家羊群大無邊……”

倉頡經常去放羊,和山水草木打交道。在結繩套、撿羊屎的啟發下,他又在河灘上日復一日地用樹枝柴棍畫起來。他模仿著畫羊、畫山水、畫草木。時間長了,他的腦門越來越開竅,覺得這結繩、打套、撿羊屎蛋都不如畫畫有意思。於是他常常拾一些小石片,在石片上刻畫起來。畫出了好多簡單的草木、山水、羊牛畜禽的類畫來。時間一長,院子裡堆一大攤石片畫,常常引得陽武國中不少人遠道前來觀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