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中醫館管理的“黑洞”:管事與理人

中醫館立體運營服務商

近來,“996”的話題讓大佬們欲罷不能,不少中醫館老闆感慨說,為這一畝三分地,我自個兒還是“007”呢。

中醫館實際運營中,管理的核心是什麼?從來都是眾說繽紛,很多人沒有走出管理的”黑洞“。


01 大目標,小規則

同樣的中醫藥資源和人馬,交給不同的人去管理,結果會大相庭徑。

為什麼?

因為懂管理的醫館人,基本都練就了這樣的“武功”:激活有潛能的人,去幹漂亮的事兒。

如何做到的?

在這些先行者的格局裡,中醫館不僅是個能看病的地兒,還是一個可以賦能和傳達信心的生活必需場所。他的目標明確。

目標是一家醫館系統化運營的起點。《西遊記》師徒四人西天取經的核心在“經”,“取經”是他們的使命、願景與價值觀。取經路上,會遇上管人、管錢、管事等具象的東西。哪怕有分歧,只要目標一致,也能修成正果。

因此,所有管理都是圍繞醫館的目標而展開的。目標不能缺失,這是卯足了勁兒要抵達的一個念想。

走出中醫館管理的“黑洞”:管事與理人

目標如何照進現實?

醫館內部人與人、部門與部門的統籌與協調,最終要依靠規則來實現,規則的體現形式多是流程。

流程是否能開天窗、接地氣?

這是決定一家醫館優勝劣汰的基礎之一。很多醫館的薄弱之處也正在此——內部缺乏明確而細緻的運行規範,這是精細化管理的要義之一。除了醫生看病開藥,其餘的管理環節是否有正確流程和相應標準,是否在持續改善和優化,這些問題需要解決。

我們發現,管理良好的醫館基本具備這些特點:

1,目標明確,擁有精簡的結構和幹練的員工;

2,注重行動,與顧客(患者)的關係是共生關係;

3,規則落地,把他們最擅長的業務與流程融合,節奏有張有馳。


02 多管事,少管人

釐清了目標與規則,運營中醫館,首先要避免走進兩個管理認知偏差:

1,醫館的管理比經營重要。

2,誰能引流,誰就最重要,管理靠邊站。

第一條,檢驗醫館管理是否有效,最終要拿結果說話。過重的管理會影響經營,這種度的把握很重要。

GE傳奇人物傑克-韋爾奇曾說,“不好的管理者,上午最重要的時間都在開內部會議,下午不重要的時間見客戶;好的管理者,上午最重要的時間都在見客戶,下午儘量少的時間開內部會議。”

第二條,醫館的績效,直接關係運營的成本及後續發展,但盲目地信奉“銷售為王”,會有頭重腳輕的後遺症,需要擺正績效與管理之間的關係。

接下來,我們換一個視角,去聽聽員工常說的兩句話:

1,“我雖然沒功勞,但我也有苦勞啊。”

2,“我崗位的工作沒毛病, 醫館出問題是他們不同步。”

這兩句話,還是醫館的管理文化使然。一方面,“對人不對事”,是讓管理永遠對事,對功勞之人和苦勞之人都有充分的理解和尊重;另一方面,項目的成敗,在於醫館與人的有效互動,我們習慣性地關心目標、績效,而忽略了個人與醫館的統籌與兼顧。

從認知到反饋,折射出中醫館運營者的管理核心在於兩件事:

1,管理的重點是管事不是管人,要提供適合醫館的溝通體系為事負責;

2,管理始終要對轉化和績效負責,精細化管理首先要有清晰的流程模塊。

在這種理念下,部分中醫館是這樣做的:一方面,會用巧力,運用指令和借用工具去做更多事情;另一方面,會用動力,做出決定,馬上去執行驗證,不會止步不前停在會議室評判好壞。

走出中醫館管理的“黑洞”:管事與理人


中醫館的服務性質決定了流程管理的重要,而精細化管理決定了人與績效的關係,通過把人跟物組合在一起做事,有效填補醫館管理的“黑洞”,這種思路,是醫館立體化運營的有效途徑。立體運營,最終的目的就是簡化組織,簡化流程,解放人。如此一來,管理的甘甜就會來的更快一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