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了!焦作這社區裡咋有個“兵工廠”?來看中州社區變身“兵工博物館”

“老楊,快下來看看,中州廠西門這兒,有喜人的變化!”近日,家住焦南街道中州社區32號樓的李阿姨,一大早起來遛彎兒走到中州機械廠老廠區西門這裡,就給老伴打了一通電話。

不得了!焦作這社區裡咋有個“兵工廠”?來看中州社區變身“兵工博物館”

原來,沿著中州北路兩側陳列了一件件中州機械廠以前的生產設備和產品。當看到保存完好的高射機槍、彈簧機等物件時,老楊當時一下子愣住了。作為一個老兵工廠的工人,曾經的激情歲月浮現在眼前。

“中州機械廠搬遷是市委、市政府‘百企退城’的要求,在搬遷過程中,街道黨工委經過深思熟慮,決定將老中州的文化傳承下來,把中州廠的老物件在中州南路和北路集中復原重現、反映發展歷史,讓樓院的居民能夠回憶過去、看到現在、憧憬未來。”該街道黨工委書記金來斌說。

不得了!焦作這社區裡咋有個“兵工廠”?來看中州社區變身“兵工博物館”

中州社區家屬院有61棟樓,人口上萬人,原來違章建築多、交通秩序亂、居住環境較差。去年5月,在焦南街道的指導下,中州社區黨委按照解放區“334”樓院協商治理模式,對中州家屬院及周邊開展全面整治,清除樓院私搭亂建、違章種植,拆除違章建築和種植1023處;統一對下水道、牆體、線路、道路進行了改造,設置機動車停車位,修建車棚,完善公共照明,形成了“組織帶動、黨群共建”的良好局面。

不得了!焦作這社區裡咋有個“兵工廠”?來看中州社區變身“兵工博物館”

今年農曆大年初二,該街道在召開班子會研究部署疫情防控、摸排樓院情況時,就提前將中州社區樓院改造與疫情防控一併研究,經過調研、彙總、討論,最終確定了中州家屬院升級改造方案。

今年3月,在疫情防控還在吃緊之時,該街道黨工委選擇43號樓為幸福樓組試點進行打造,確定“睦鄰、近鄰、親鄰”主題,推行實施“三聯三臨”共建共融機制,讓更多轄區單位、群眾參與到樓院的自治管理中來,對中州北路進行美化,打造成“兵器文化一條街”,小區環境有了進一步提升。

不得了!焦作這社區裡咋有個“兵工廠”?來看中州社區變身“兵工博物館”

隨著對小區的精心打造,中州社區這個原來遠近聞名的“老落後”,已成為群眾樂居、文明和諧的新樓院。據瞭解,該社區下一步還將在文化陣地建設上下功夫,申報生態博物館,用文化激勵中州人繼續奮進,用文化凝聚中州人奮鬥力量,用文化引領中州人譜寫新篇章。

焦作日報全媒體記者 詹長松 通訊員 劉挺進 攝影報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