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石板、破木板、舊課桌、辦公桌,那些一路陪伴走來的桌子們


青石板、破木板、舊課桌、辦公桌,那些一路陪伴走來的桌子們

坐在寬大的辦公桌前,靜靜地讀書或寫字,是一種很愜意的享受。若是累了,沏杯茶,聞著若有若無的清香。時常會想起,陪伴自己走來的桌和生活。

上村小時,教室是一間土坯蓋的庫房。中間除去頂著一根歪歪扭扭的柱子外,印象最深的是三張很有特色的課桌。說是特色,其實是三張支起的青石板,桌腿也由幾塊斷磚墊著。這些青石板是大人從河灘上搬來的。凳子也是用土坯墊的,只是在外邊抹了層泥。也不知老師怎麼想的,竟讓我們幾個小孩拔來青草,把凳子反覆打磨,泥土和草汁巧妙的融合一體,時間一長,凳子也成為光滑透亮淺綠色。這樣的好處是屁股上不沾土。可有一點兒不好是,原本破舊的褲子,沾滿了洗不掉的草色。這幾張課桌,給人留下最深印象的是冬天的冰涼,而且是那種能滲透棉衣的冰冷。它讓你一進教室,都懶得趴在桌上。有時實在沒辦法,我們就找來兩個塑料瓶,讓大人灌上開水,小心翼翼地背到學校,把塑料瓶放在青石板上來回輕輕滾動,以驅走青石板上的寒氣,再趴在桌上寫字。而更多時候,則是雙手揣在袖筒裡,隨著老師的聲音,大聲地喊著拼音字母或數字,這時還能不時的聽到清晰吸溜鼻涕的聲音,可誰都不覺得彆扭。有的同學實在吸不住了,就揮起衣袖抹著擦一下。時間長了,幾個男生的衣袖上全是一層亮晶晶的汙泥,髒兮兮的,可誰都不覺得難為情。

青石板、破木板、舊課桌、辦公桌,那些一路陪伴走來的桌子們

村小雖然總共只有七八個孩子,但調皮和童趣從不缺少。有的孩子拿粉筆或鉛筆在青石板上塗畫上只有自己看得懂的線條和圖案。更神奇的是,有一小孩兒還在青石板上用小刀刻了只飛翔的小鳥兒,雖不精細,但模樣極像。老師看了,只說了句:如果你把這功夫用在學習上,將來準有出息。不知是老師的激勵,還是這小孩兒原本想著自己能和鳥兒一樣自由飛翔,多年以後當他成了一所知名大學教授,每當在通話中談起童年的貧困和青石板的課桌時,總會情趣盎然而又唏噓不已。不過現在的村小已移地蓋樓了,也不知那些青石板去了那裡。原址已經荒蕪,殘存的唯有一棵根深葉茂的榆樹,似乎還留存著這所村小的記憶。

讀到三年級後,就去了村中心小學。它是附近七八個村子共有的小學,大概有百十來人。進教室後,發現這裡的課桌是長條的,材質也大都是拼湊的木板做的,有榆木的,有柳木的,最差的是白楊木做的。每張桌面看上去都破舊不堪,有的甚至還殘留著潑灑的墨汁印有的奇形怪狀的圖案,或是小刀雕刻的歪歪扭扭的字或小鳥什麼的。但這比村小的青石板課桌好很多了,況且趴在上面寫字也感覺不到冰冷。

青石板、破木板、舊課桌、辦公桌,那些一路陪伴走來的桌子們

這些長條的課桌能坐三個人,凳子也是。學生的書包沒地兒放,就掛在課桌兩邊的邊沿上。因為是三個人,學生都喜歡坐兩邊的位置,中間位置的同學沒地兒掛書包。後來班主任就在後牆上釘了一排大長釘子,預留給中間的同學掛書包。可除去稀稀拉拉地掛著四五個同學的書包外,更多的同學則是央求兩邊的同學,把自己的書包掛在任意一邊。當然,如果坐在中間的是一名調皮同學或女同學,兩邊的同學會爭著給掛。這些課桌雖然破舊,也沒有漆色,但卻是木頭本色;雖然質材一般,底色不一,但它如同所坐的每一個同學,粗糙而真實,平樸而自然。跟每個同學的穿著渾然一體,沒有任何地扎眼或另類,很是自然。

長條的課桌,讀書和聽課還好,每個同學只要翻開書大聲地讀或說就行。可是寫作業時,往往會因為中間同學是習慣用左手或右手書寫同兩邊的同學弄起矛盾。老師剛佈置完作業,總有中間同學舉手示意,給他留的地兒小了,他沒法寫。兩邊的同學也覺得委屈,有的甚至還用胳膊肘來回互碰著打起架來。如果是描紅課或美術課,表現的尤為突出,因為墨盒毛筆和蠟筆盒都佔地方。這時老師解決的辦法除去聲色俱厲地批評外,就是讓其中的一個同學坐到他的講桌前。可是這些課桌面窄,邊上沒有任何遮擋,在學生專心描紅或畫畫時,往往會碰翻或碰掉別人的墨水瓶或筆,招來同學的鬨堂大笑或哭泣。因為那時一瓶墨水雖然不貴,可家裡也根本沒錢多買。

小學的課桌似乎一直是這樣,以自己的極其簡陋和堅強,送走了一撥又一撥的學生。


青石板、破木板、舊課桌、辦公桌,那些一路陪伴走來的桌子們

初中的課桌變了,雖然還是舊桌,漆色斑駁,也或顏色不一。但好在已變成了兩人一桌,課桌還帶有兩個敞開的屜鬥,這樣擱放書本就方便了許多。與之相配套的凳子,也是跟桌子配套或不配套的小平凳,而且誰的誰管,再不像小學那樣三人共用一條長凳。小學時的長凳,如果中間和另一邊的同學使壞,兩人猛地站起來,往往會使凳子蹺起來,使另一邊的同學猝不及防,摔倒在地,顯得很是狼狽,常常招來不是同學的轟笑就是老師的訓斥。當然有時也會招惹起男同學的打架。每人一凳也就避免了這一點兒。不過兩人一張課桌時,往往會出現有的同學兩隻胳膊都趴在課桌上,不自覺地擠佔了另一同學的地兒。有的同學一經提醒,覺得不好意思,會很自覺地挪開胳膊。但也有個別調皮的同學,總把擠佔了旁邊同學的地兒看成是自己有本事的表現。若遇上一個膽小不愛說話的同學,雖然對方心裡有一百個不願意,但也就忍氣吞聲的算了。如果遇到一個和他一樣的同學,往往就會在你搡我推中發生口角,甚至打起架來。有的男女同學為了公平期間,還用粉筆或是鉛筆在桌面的中間畫出一條豎線,一分為二,兩人誰都不能過界,俗稱“三八線。”但也有個別調皮男生故意胳膊肘過界,招來女同學地推搡或是扔他的書本,或是其他同學地起鬨。但他自認為是幹了件挺有趣的事,顯得很得意。

多年後,聽說初中一位長的人高馬大,特別愛看武俠小說的男同學去城裡一家公司應聘保安。他萬萬沒有想到,公司的老總卻是初中時他老欺負的少言寡言的同桌。當時他羞愧得若是有個地縫,都想鑽進去。可老同桌好像沒事人似的,只提初中時班裡發生的快樂事情,並打聽原來一些同學的境況。更讓他沒想到的是,中午吃飯時來的一位美女,竟是初中時桌前的另一女同學,她已是這位老同桌的愛人。

他覺得真有些造化弄人。那時他特別喜歡這位女同學,並在桌上刻了個心字,還畫了一個箭頭,箭頭上刻了這位女生的名字。結果這位女生告訴了班主任,說是他欺負她。班主任找他倆談話,他犟嘴說不是他乾的,是同桌。私下裡他還威脅表現有些木訥的同桌,讓他承認是自己乾的。結果同桌被捎帶捱了一頓批評。事後,他還在為自己的小聰明暗自竊喜呢!可現在?不過這時的同桌,竟是侃侃而談,跟那時相比,判若兩人。而他,在說話時,竟表現的有些怯懦,反應也遲鈍了。好在,他有工作了。


青石板、破木板、舊課桌、辦公桌,那些一路陪伴走來的桌子們

整個中學階段的課桌似乎都顯得笨拙而陳舊。但在高中以後,發現課桌已完全成了書和作業的世界。一冊一冊的書,一本一本的作業,不是擺在桌上,就是摞在桌上,或是散亂的堆在桌上。實在沒地擱了,就放在腳底下下。整個教室,幾乎都看不清課桌的顏色。那時同課桌的關係,真的是常相守。甚至下晚自習了,還得端著蠟燭或墨水瓶自制的燈盞,靜靜的坐在課桌前,做著浩瀚的習題,或揹著無邊的文章詩詞。既是自己最不喜歡的英語,也得強迫自己靜下心來,看著那一個個記住又忘了的單詞和一篇篇艱澀難懂的短文。同學們每一張青春陽光,而又焦灼緊張的臉,都深深地埋在書堆裡,懵懂地體會著“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因為在貧瘠和溝壑縱橫的大山裡,莊稼是沒有指望的希望。讀書,是當時能夠走出大山的唯一出路。

現在雖然已想不起高中時課桌的顏色,但至今想起來,那時的課桌,在自己的成長裡,是最重要的,也是最厚重的。

大學時的課桌讓人眼前一亮,那真是“舊貌換新顏”。不僅每個人的課桌都有獨立編碼,凳子也換成了配套的小椅子。漆色棗紅的課桌椅,給人的感覺不僅沉穩嚴謹,而且厚重深沉。更重要的是課桌的設計更科學更人性化。桌面不再是水平,而是略有些傾斜。這樣坐著看書和寫字,就會感覺到特別舒服。並且在桌面斜上的頂端,又擱有一塊平直的桌面,還在桌面的三邊都鑲有小攔板。這樣在擱放東西時,就不容易掉下去。另外還在課桌的側面設置專門懸掛書包、雨傘或其它東西的彎勾,課桌和椅子的腿都可以根據每個人的身高進行自我調試。坐在這樣的課桌前,已不僅僅是單純的學習,而是開始廣泛的涉獵,獨立的思考,有了清晰的目標,更好的夢想。

現在自己同無數的追夢人一樣,眼前的課桌已換成了辦公桌,桌面上不僅有書架,有電腦,有君子蘭,還有矢志不忘的初心和夢想!

一路陪伴走來的桌,在流逝的年華里,從每個細微之處無聲留痕,也在驚豔的呈現著時代的變化。

這種變化,猶如逐夢!


青石板、破木板、舊課桌、辦公桌,那些一路陪伴走來的桌子們

馬進思,回族,70後,中學高級教師,中國少數民族作家協會會員,昌平區作家協會副主席。在全國、市區級各類報刊雜誌上發表近50萬字的散文、詩歌,並在多次徵文中獲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