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樂》終究還是不能原諒她,為什麼?

宋仁宗趙禎自從得知太后劉娥不是自己的親生母親之後,心裡便有了對太后的怨恨。用劉娥的話說,你在人前對我畢恭畢敬,人後不再和我說話。

劉娥在朝堂上向百官宣佈,自己要在謁廟儀式上,穿袞服祭祀太廟。袞服是天子的禮服,大臣們強烈反對,擔心劉娥是要效仿武則天稱帝,這樣將置已成年的皇帝於何地?

其實,大臣們的擔心是多餘的,如果太后真要效仿武則天,早在十年前就已經做了。但她“雖有呂武之才,無呂武之惡。”所以,退朝之後,宋仁宗趙禎讓人拿來太后劉娥的醫案,得知太后病重的真相。

《清平樂》終究還是不能原諒她,為什麼?


於是,宋仁宗趙禎親自去找大臣晏殊,將劉娥的病情告訴了晏殊,說劉娥也許撐不過這個冬天,想以袞服祭祖,是因人之將死,才敢把年輕時不敢表露的貪念慾望表現出來。也可能要試試這個自己養了二十來年的兒子,對自己到底有沒有母子之情。

由此可以看出,趙禎是瞭解劉娥的,也對劉娥有很厚的感情,當這個有違祖訓的行為,當作一個病重母親的願望去完成。雖然不是自己的生母,但也是一直護著自己長大成才的人。

最後趙禎說服大臣們,同意太后穿袞服祭祖,同時採用了大臣的意見,在袞服上稍加改動,以示不違背祖訓,讓太后了卻了一個心願,盛大風光地穿著袞服祭拜了先祖。


《清平樂》終究還是不能原諒她,為什麼?

太后強烈穿袞服祭祖,一方面可能真的如趙禎推測的,要穿袞服來滿足自己的慾望。但也許,太后心裡另外有一種想法。

她之所以抱來趙禎當自己的兒子養,但這一切是先帝安排的,是為了實現先帝的重託,自己才冒著罵名做了一個皇帝應該做的事情。而如今,自己時日無多,趁著祭祖,向趙氏列祖列宗做個交待,自己的任務終於完成了。

太后袞服祭祖之後不久,便病情加重,將不久於人世。趙禎守在太后身邊,像兒子一樣服侍她陪著她。

太后彌離之際,太醫出來對外面的大臣們說,太后已經說不出話來,但一直在撕扯身上的袞服。馬上有大臣反應過來,太后是不願意穿著天子之服去見先帝,快幫太后更衣。

守在太后身邊的趙禎下旨,取皇后服飾,為太后更衣。

《清平樂》終究還是不能原諒她,為什麼?

太后說不出話來,一直在扯身上的袞服,這是太醫出來和大臣們說的,大臣們沒有看到大後這個扯衣的動作,我們也沒有看到。我們從電視畫面看到的,是趙禎身邊的太后,就那麼安靜地躺在那裡。

也許,太醫瞭解趙禎的心思,不想太后穿著袞服離世,甚至或者,這個話題根本就是趙禎暗示或明顯太醫出來說的。好在有醒目的大臣,馬上回應幫太后換衣服。即使沒有大臣回應,趙禎也可以順著太醫的話下旨換衣。

關鍵的問題來了,太后上朝,是有太后服的,為何不換成太后服,而是換成皇后服離世呢?

這就是今天我們要說的,趙禎還是不能原諒太后,沒有從心裡把她當成自己的母親。

只有皇帝的母親,才能稱為太后。趙禎心裡的太后,還是生母李氏。所以,才在天子服、太后服、皇后服之間,選擇了讓劉娥以先帝皇后的身份去見趙氏列祖列宗。


都說“生母不及養母恩”,作為皇子,在父皇去世之後,不被謀害能平安長大,太后劉娥對趙禎的庇護當有再生之恩。但當時生母李氏是被先皇逼迫舍下趙禎,而憑她一個侍女的出身,絕對沒有能力保護趙禎平安長大,這也許就是先皇把趙禎交給劉娥的真正原因。

二十多歲的趙禎肯定沒能完全理解先皇和太后的良苦用心,他只知道是他們讓自己和生母對面不能相認,死也不能以人子之禮相送,所以,在趙禎的心裡,生母李氏才是太后。

生前穿著袞服只為哄她,死後被換成皇后服,如果劉娥泉下有知,會不會痛心自己養了個白眼狼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