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百年IBM走到Arvind時間,答案在五月Think2020

解讀:百年IBM走到Arvind時間,答案在五月Think2020

日前,IBM的新任首席執行官阿爾溫德·克里希納(Arvind Krishna)正式就任,他所發出的全員信《作為首席執行官的第一天——讓我們攜手前行》在中國市場引起了不小的反響——百年IBM走到了Arvind時間。

此時正值百年不遇的COVID-19疫情肆虐全球之際,IBM多年的持續轉型也到了一個關鍵期,因此Arvind的正式就任可謂意義重大。

長期以來,IBM的轉型倍受外界所關注。一方面是源於IBM過去輝煌的歷史和目前在全球科技界的地位,另一方面是由於IBM在全球企業的數字化轉型過程中常常扮演著重要的引領者角色——IBM歷史上的歷次轉型均是在無人區進行的,因此IBM轉型的成功意義不僅在於改善了自身的財務數據,更能為全球企業帶去寶貴的轉型經驗和管理理念。

所謂知易行難,或者說改革永遠都在進行時而沒有完成時,總之這些年來,外界感受到的IBM轉型一直在持續當中。事實上,倘若你將現在和幾年前相比較,就會發現IBM已經發生了太多的變化,通過數年的持續轉型,IBM已經確立了混合雲計算和人工智能這兩大核心方向並建立起初步的市場地位(目前雲計算全球第三,AI全球第一)

,現在指揮棒正式傳遞到Arvind手中,他將計劃如何帶領IBM縮短從量變走向質變的時間,或許是眾所期待的。

解讀:百年IBM走到Arvind時間,答案在五月Think2020

具體的答案,可能要等到今年5月份IBM一年一度的Think2020大會上,由Arvind來親自為大家揭曉——屆時Arvind將第一次以新CEO身份全球亮相。受到COVID-19疫情的影響,今年的IBM Think2020大會將通過線上的方式舉辦。

在聽到Arvind本人的答案之前,或許我們可以先根據他的全員信、以及他所接受的媒體採訪,從旁做一些解讀,幫助讀者更多瞭解Arvind接任後,IBM可能會發生哪些變化:

第一是儘管前路險阻,但是IBM走混合雲計算和人工智能這兩個核心方向的決心,在Arvind接任之後更加堅定了。

他在全員信的多處提到他將專注於雲計算和人工智能,並且他的前一份工作,正是擔任主管IBM雲和認知軟件的副總裁一職,他本身也是一名傑出的混合雲戰略架構師,帶領制定了IBM的混合雲和人工智能計劃,這使他有足夠的技術資本帶領IBM和IBM的企業客戶們在這兩個核心方向上走得很遠,以實現IBM在雲計算和人工智能方面的長久承諾——正如他在全員信中提到的:“IBM已經在主機、服務和中間件領域建立了持久的平臺,這三大平臺繼續服務我們的客戶。我相信現在是時候打造混合雲這第四個平臺了。我們的客戶將依賴這個必不可少、無處不在的混合雲平臺來完成本世紀最關鍵的工作。這是一個比其他平臺更持久的平臺。”

按照目前的技術發展趨勢,雲計算和人工智能這兩個核心方向也許最終將匯聚成同一個方向。

第二是Arvind可能會給IBM帶來明顯的對技術文化的塑造,他深厚的技術背景似乎具備這個優勢。

Arvind有別於前幾任IBM首席執行官,他是不折不扣的技術專家出身,有極深厚的技術背景,長期領導IBM雲計算戰略架構的構建和研究部門,主導了IBM對紅帽(Red Hat)的收購。

深厚的技術背景一方面是有利於領導IBM在充滿挑戰的科技演進當中避免踏入某些技術陷阱,使IBM有效地建立起有別於其它科技巨頭的在雲計算和人工智能方面的技術競爭優勢。這一點Arvind在全員信中初步提到了他的技術戰略,就是要把Linux[1]、容器[2]和 Kubernetes[3]建立為新的標準,使Red Hat OpenShift[4]成為混合雲的默認選項,贏得雲計算的架構之戰。期待在五月IBM Think2020大會上能聽到他對此的進一步闡述。

深厚技術背景的另一方面是有利於領導IBM全球的企業客戶們走出數字化轉型的迷宮

——所謂數字化轉型迷宮,是指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對具體信息技術的整合和分工是在同步快速雙向進行的,由此導致企業面對的是一個體系越來越龐雜、分類越來越細緻的數字化技術矩陣,這個矩陣就像一個迷宮,沒有足夠技術素養和技術視野的企業常常會陷入其中無所適從,難以進行有效的選型決策。

深厚的技術背景有利於引導IBM進一步塑造其技術文化,以引領全球企業進行高質量的“數字化重塑2.0”之旅。

第三是IBM的務實文化也許會得到進一步加強。

正如Arvind在全員信中強調的:“我的重要工作之一就是要在全公司裡培育和推行一種創業思維,即敏捷、務實、追求速度而非慢條斯理,以便能夠從容應對各種不明朗的形勢,適應持續多變的環境。”

一直以來,IBM管理著全球最核心、最關鍵的那一部分業務,因此IBM的技術創新也一點都不緩慢,正如Arvind在全員信中一語道破的——IBM一直是全球科技創新的巨擘,連續27年位居全美企業專利榜榜首,在雲計算、人工智能、區塊鏈和量子計算這些所有塑造未來技術的基礎領域,IBM都是最前沿的引領者。

所以IBM轉型追求的其實是“技術領先”如何“敏捷、務實、追求速度”地向“市場領先”去轉變。

值得一提的是,正是由於始終長久地堅持全球最高的商業道德標準和行為準則,使IBM一直以來都是企業客戶在科技領域合作的“金字招牌”。對此Arvind有深刻理解,他在信中說:“在我的領導下,IBM將繼續成為科技向善(Good Tech)的黃金典範。一個多世紀以來,我們贏得了客戶和社會的信任。今天,與以往任何時候相比,信任更是我們運營的‘執照’。”

以上的這些變化,不但對於IBM,包括對於IBM中國的客戶、合作伙伴、開發者們而言都是利好的。一直以來,IBM一直在努力通過高標準的商業行為準則、高水平的安全技術保障體系和高質量的技術服務能力來盡最大的努力和中國各方建立互信。Arvind的接任將使這些努力繼續發揮更大成效。

更多的答案,讓我們靜待IBM Think2020。


後記:

一直以來,IBM都以其廣泛而前瞻的科技創新著稱,在諸多科技創新領域均走在前沿的引領者地位,同樣也是諸多國家和地區許多產業技術變革的最初推動者。這使IBM一年一度的Think大會和別的科技巨頭有著本質的不同,大多數科技巨頭的大會一般圍繞他們所開發的某一具體產品或者服務展開,IBM Think大會則純粹是基於對全球科技趨勢的判斷,以及這些技術在各行各業可能的應用進行分享。因此每年IBM Think大會都需要分出非常多的技術分論壇、行業分論壇,觀眾在會上能看到最為廣泛而全面的全球技術成就,以及在各行各業的應用前景。今年國內的企業和觀眾得以通過線上的方式參會,反而能更便捷地在各個技術分論壇、行業分論壇中切換聽講,從而獲取大量寶貴、跨行業、跨領域的技術信息。

專用名詞俗解:

[1] Linux:是一種開放式的操作系統,支持多用戶、多任務、多線程和多CPU,具備既能當服務器又能當防火牆、能跨多種硬件平臺運行、既穩定又安全、既靈活又低成本等諸多優點,是目前發展最迅猛的新生代操作系統。

[2] 容器:計算機領域裡的一種形象命名,是指將能實現某一特定任務、目標,或具備某一類特徵的程序、控件、對象進行集合,歸類存儲、組織、調用,就像我們生活中把不同東西歸類放到瓶子、籃子、框子這些不同的“容器”一樣。

[3] Kubernetes:一種用於管理雲平臺中多個不同主機上的內容的工具,它是開源的、容器化的,可以讓企業簡單高效地在雲平臺上部署各種應用,並且簡單高效地更新維護它們——而不用管它們是否存在同一個物理主機上。開發人員也叫它K8s,用8代替中間的“ubernete”這8個字母。

[4] Red Hat OpenShift:一個由紅帽公司推出的面向開發人員的雲開發平臺,它是開放的、開源的,以平臺即服務(PaaS)的方式提供。紅帽是全球開源解決方案的領導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