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平息《我们内心的冲突》

如何平息《我们内心的冲突》

学生时代对心理学感兴趣的工科生们爱去读弗洛伊德,我在2011年附近也阅读了带有荣格影子的《少有人走的路》。挚友们的理论风格往往一致,无论是“人生苦难重重”,还是“注定承受痛苦乃至毁灭”。这个流派对人生的一切充满悲观,宿命论作家毛姆、失败主义小说家耶茨都没有讲出比“童年阴影”“支配驱力”这些概念更阴暗的故事。你打开了一扇通往内心无间地狱的大门,最终却认识到绝无可能把那里的黑暗生灵祛除

卡伦霍尼走上了一条截然相反的路。她在《我们时代的神经质人格》一书提出,文化因素与人际混乱引发了心理疾病。而在《自我分析》中她分析到,对安全感的追求才是核心驱动力,而不安全的焦虑逼迫着每个人。这本《我们内心的冲突》中,她的理论得以成熟。人并不受童年经历支配,而是性格背后的各种倾向驱动了行为

没错,活在这世上的人都有能力不停地改变自己

1.

基本冲突

我羡慕那些可以坦然接受后果、对自己的决定负责的人。我虽然深深感受到某些课堂徒费光阴,却仍内心难安想获得高分;有些人却不会心存压力,校园的评价丝不影响他们前进的轨迹,兼有看破游戏规则的自由和主动做出决断的勇气。内心因为观念与道德冲突左右难安,再深挖一层就能看到,成体系的价值判断还没有形成,不敢承受打击自然就没有自我。根植于文化或自团体宣扬的价值观入侵了你,自然会令你不敢放弃,也不敢负责。

2.心理倾向

各种心理倾向之间彼此冲突,不和谐油然而生,潜藏起来的倾向特定时刻会突然占据主导地位。《再劫面包店》里夫妇为儿时心愿武装抢劫,《月亮与六便士》中斯特里克兰德出走学画、布罗琦背叛丈夫自杀,《刀锋》中拉里的逃婚,《面纱》中瓦尔特对凯蒂的感情。激烈的冲突浸染了方方面面,改变性格,逆转信仰,重塑人生目标。

顺从型、对抗型、疏离型是三种倾向。顺从型对喜欢有着无穷无尽的渴求,往往把自己摆在次要,并用别人的看法来评价自己。抗拒型追求胜利与权力,为证明强大和精明而付出努力,压抑感情使得创造力贫瘠。疏离型不想和任何人靠近,乃至疏远自我而感受不到自己情感好恶。顺从型倾向安全感,对抗型需要认同,而疏离型偏好自由

3.和谐尝试

冲突的价值观一天不统一,就一天无法获得平静。寻觅安宁的心灵转而通过粉饰自我、抛弃自我来努力平复冲突,苦求和谐。这类似于东方文化中的“无我”哲学。

  • 粉饰自我使得处在内心冲突中的人开始脱离现实无端自信,获得报复性的优越感,否认内心矛盾,营造出多种价值观念和谐统一的假象,最终遗忘自己的感受、好恶与信念。遮蔽真实内心的面纱蔓延到外部世界,人也就逐步失去对生活的兴趣,因为生活者并非真实的自己
  • 抛弃自我的人开始将个人问题客观化,坚信外部因素带来了自己的麻烦,随之感受到一种空虚肤浅。他们过分在意居住的位置,享用的食物,归属的群体,睡眠的长短,童年的经历,把现状与心情归结于外部因素。外化原因会破坏掉心中的自我,忽视内心的冲突而把矛盾投射外界,平复冲突的努力使得冲突更激化了。
  • 为了在层层冲突的火山口上维持微妙的平衡,人会寻求各种达成和谐假相的手段。对人设与真实自我间的鸿沟视而不见,切割自己成对公对私、对家对外试图隔绝情绪,以普遍观念、文化氛围等借口为不当行为辩护,试图阻挡泛滥情感的超限自控,盲信外来信息绝对正确来摒弃忧虑,为摆脱压力而避免决定左右摇摆,蔑视普世价值而拥抱马基雅维利式玩世不恭。以上种种都是掩盖冲突,营造统一价值观假想的心理防御手段。

4.如何获得平静

即使是圣人也无法在内心中同时服从相反的原则,必须承认在矛盾价值观间的妥协不可能存在

试问要如何结合自私与慷慨两种企图,要如何包容爱与奴役、奉献与支配这种对立?如果想避免自身成为道德与价值观的战场,内心只能承认一类原则,这种原则必须来自自我。

体味自我的真情实感与切实需求,然后围绕自我建立起价值观,再向外拓展起人际关系,如此才能平复冲突。外界输入的观念与准则虽好,但也要看你的精神内核能否兼容。

在沥青路上浇水,并不能种出百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