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利用消費者心理使其消費?告訴你3個方法

1、套餐銷售

美國的著名經濟學家朱麗葉·施羅爾提出了一個概念叫做“狄德羅效應”,也叫配套效應。它是指人們獲得了一件喜愛的物品後,就會配置與其相適應的物品,從而達到心理上平衡的現象。

如何利用消費者心理使其消費?告訴你3個方法

當你為消費者推薦了一款產品,勢必要讓覺得已有不合理,他需要購買一個完整的套餐,才能實現理想狀態。這也就意味著你的套餐不止停留在產品上,而是以服務為導向,為消費者提供更多的選擇。

2、收取利益

(1)讓人感覺佔了便宜。“消費滿2000返200”和“消費滿2000元,打9折”?你覺得這兩個說法哪個更好呢?

第一個說法,讓人覺得,我本來花了錢,還要返200給我,有一種很划算的感覺。

第二個說法,我必須要消費2000元才打折,第一直覺是,消費滿2000才能打折,那我不想買那麼多,這會讓消費者覺得有一種被算計的損失感。

(2)情感。同樣一件標價為3000塊的衣服,如果消費者是給自己買可能覺得貴,捨不得買,但如果是送給心愛人的禮物或者是很好的朋友的禮物,可能就會毫不猶豫地買了。

如何利用消費者心理使其消費?告訴你3個方法

這是因為用戶把這兩類支出歸到了不同的“心理帳戶”,衣服買給自己的是“日常衣物支出”,但是買給心愛的人和關係密切的人則會歸為“人情或情感維繫支出”,很明顯大多數消費者更捨得為後者花錢。

2、參照選擇

小王是一家大型餐館的顧問,該餐館付錢讓他來策劃這家店的菜單和菜單上面的定價,小王隨後瞭解到一個現象:餐單上主菜的高標價,即使沒人點,也能給餐館增加盈利。

廣告案例:

①1w毫安充電寶:99元。

②3w毫安充電寶:199元。

③1w毫安充電寶和3w毫安充電寶:199元。

1w毫安充電寶和3w毫安充電寶和3w毫安充電寶的價格一樣,他們為什麼會提供這樣的選擇?

商家給80名消費者提供了上述價格表,詢問他們購買的選擇。當三個選項都在時,消費者選擇了1w毫安充電寶和3w毫安充電寶;當去掉199元的3w毫安充電寶選項時,消費者選擇了最便宜的選項。

這個該如何利用到促銷呢?就是在你的產品中找出價格高昂的產品做利誘,即使賣不出去也設置一個誘餌,目的是讓你的其他產品在用心心中產生物美價廉的效果。

兩款差不多的名牌鞋,一個原價2000,現價1200;另一個原價1700,現價1200,你會選擇哪個?所以,你要是想你的目標選項更加突出,不妨給它加一個誘餌項。

這篇文章主要是從行業角度、活動主題、營銷活動(促銷)內容三個方面,簡單地介紹了一些可參考的思路。

營銷活動前,思考你從事行業的層級,需要從哪個維度做活動。

活動主題的設置要依據活動目的,企業、用戶,各個之間的關係。

根據活動類型,活動目的,抓住關鍵點,做好內容匹配,促使消費者行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