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国荣和王菲的金牌作曲人如何捧红陈奕迅?

2003年4月1日,身在伦敦的江志仁突然听闻张国荣去世的消息,十分震撼,悲痛不解。

他无法用语言表达那时的心情,就把它们化成了乐章。

那首曲子叫《Depression》,是抑郁的意思。

后来陈奕迅为自己的新专辑选歌,选中了这首曲子。

但是其他制作者都不想再沿用江志仁本来的主题,觉得太沉重。

于是江志仁改曲,黄伟文填词,它成了另外一个作品——《浮夸》。

张国荣和王菲的金牌作曲人如何捧红陈奕迅?

不过这首创作对荣迷和江志仁来说,始终还是有着特殊的意义。

对陈奕迅也有着特殊意义。

他被英皇雪藏两年后,加入新艺宝唱片公司,凭借《浮夸》打开了内地市场。

事业随之进入黄金期。

第二年,一个叫泽日生的心理分析师用业余时间写了一支曲子,江志仁将之编曲后,《富士山下》横空出世。

这一年,陈奕迅接班张学友,歌坛封神。

张国荣和王菲的金牌作曲人如何捧红陈奕迅?

张国荣和王菲的金牌作曲人如何捧红陈奕迅?

陈奕迅+黄伟文的组合,广为人知。

陈奕迅+江志仁的组合,知道的却不多。

C﹒Y﹒Kong就是江志仁

在和陈奕迅合作之前,江志仁是张国荣和王菲的金牌作曲人。

张国荣和王菲的金牌作曲人如何捧红陈奕迅?

江志仁

江志仁在英国长大,早点读书时和雷颂德组过乐队,玩得风生水起,被前辈偶然发现,带回到香港。

那是1993年出道,他出道的这一年便遇到王菲,才华尽得绽放。

王菲那张香港销量突破四百金的专辑《执迷不悔》中,江志仁作曲的《不再儿嬉》让他在业内初露锋芒,年底更以《流非飞》成功助王菲转变唱歌风格。

《流非飞》旋律抢耳,可以说是港产新潮舞曲的代表之作。

其后许多音乐人效法,带起了一股英伦潮,这和以林忆莲为代表的美式RNB风格恰成对比。

并最终造成了粤语RNB和灵歌的式微。

经此一役,江志仁逐渐发展成了王菲重要的合作伙伴之一。

《百年孤寂》的遗世独立,《开到荼蘼》的慵懒颓废,《迷路》和《再见萤火虫》的诡异迷幻,都让王菲在当时大放异彩。

江志仁的作品奇幻新潮,重彩浓墨,配上王菲空灵的唱腔,像是远处开出的曼珠沙华,既触不可及又热情似火。

如果说王菲是在用自己的清冷与江志仁的热烈碰撞;那么张国荣就是把自己的迷离、肆意交给江志仁,让他发挥的淋漓尽致。

张国荣和王菲的金牌作曲人如何捧红陈奕迅?

1996年底,阔别了歌坛7年之久的张国荣回归,开启了和江志仁的合作。

为追求心中的极致,江志仁1999年给张国荣写过一首长达8分钟的歌,张国荣很喜欢。

但8分钟实在太长,于是这首歌被一分为二,变成《梦死醉生》和《陪你倒数》。

张国荣和王菲的金牌作曲人如何捧红陈奕迅?

这两首歌如梦如幻,仿佛人在现实与梦境中穿梭,香艳缠绵,难得解脱。

江志仁擅长用曲调表现平静下的躁动, 张国荣擅长用歌声表达内心的波涛暗涌。

两个闷骚至极的人,用音乐完成了对自我的追求。

他们合作最得意的时候,张国荣突然离世,那对江志仁是个很大的打击。

他很不解张国荣怎么会舍得离开,在那样悲痛的心情写下,他写出《Depression》。

张国荣和王菲的金牌作曲人如何捧红陈奕迅?

陈奕迅决定要《Depression》时,曾打算自己填词,表达对哥哥的思念,这也是陈奕迅唯一一次想亲自填词。

但最后他还是没法写出令自己满意的歌词,最终将这个任务交给了黄伟文。

黄伟文笔下,故事从悼念哥哥,变成了一个不得志的小人物的嘶喊。

不得志的心情,陈奕迅深有体会。

他从新秀歌唱大赛出来,没有像前辈梅艳芳、张卫健那样迅速走红。

捱了很久,唱红《K歌之王》,打响名头。

张国荣和王菲的金牌作曲人如何捧红陈奕迅?

之后他转签英皇,逢香港经济下行,公司为了赚钱,给陈奕迅安排了很多电影拍摄工作,唱歌的机会越来越少。

陈奕迅不愿服从公司安排,结果被雪藏。

约满之后,陈奕迅跳槽到新艺宝,跳出了大运。

《浮夸》令人过耳难忘。

陈奕迅的癫狂,黄伟文的邪气,江志仁的诡秘,处处暗合,交相辉映,于是以不可挡之势从香港火到内地,被争相传唱,且获得诸多奖项。

陈奕迅的嘶喊,给低靡的香港乐坛带来的新希望,也迎来了自己的时代。

张国荣和王菲的金牌作曲人如何捧红陈奕迅?

次年11月,《富士山下》横空出世。

以播放率为年终得奖依据的香港商业电台,在全年只剩六周的情况下,《富士山下》仍得到“叱咤十大”第二名的好成绩。

2007年,徐峥主演的电影《爱情呼叫转移》上映。

张国荣和王菲的金牌作曲人如何捧红陈奕迅?

电影《爱情转移》(《富士山下》 国语版)成为那年全国播放率和下载量最高的流行曲,两首歌于内地、香港,大大小小取得数十个奖项。

在颁奖台上,陈奕迅提到一个陌生的名字——泽日生。

他说很遗憾一直没能见到作曲人泽日生本人,要多谢他,于是这个名不见经传的作曲人开始进入大众视野,也被一些乐迷好奇。

泽日生是笔名,至于他为什么叫这个名字,至今也没人知道。

《富士山下》是他的入行作品。

张国荣和王菲的金牌作曲人如何捧红陈奕迅?

泽日生

音乐在泽日生的生活中只是调剂。

他拿过会计学位,做过审计,修读过物理学学位。

最后做了一名心理分析师,平时工作很忙。

忙里偷闲的时候,就会做音乐来娱乐自己。

2005年,泽日生参加“全球华人作曲比赛”,当时用的曲就是《富士山下》的原曲,写这首曲子他只花了15分钟。

评判之一梁荣骏觉得这首不错,有流行特质,于是就入了行。

张国荣和王菲的金牌作曲人如何捧红陈奕迅?

右:泽日生

2006年梁荣骏给他打电话,说要拿这首曲子给陈奕迅,他很惊喜很荣幸。

同时因为他很喜欢王菲,梁荣骏又是王菲的监制,那种靠近偶像的感觉更是让他兴奋不已。

自己的曲子会出歌是他没有料到的,之后会红成这样,更是超出他的想象。

“其实,你喜欢一个人,就像喜欢富士山。你可以看到它,但是不能搬走它。你有什么方法可以移动一座富士山,回答是,你自己走过去,爱情也如此。”

《富士山下》的词义,和它富有冬日冷清气息的旋律,一齐在世人毫无防备时钻进他们心窝子里,有人在歌里哀伤,有人在歌中得到解脱。

不管怎样都好,它带来的,是陈奕迅事业的一座高峰。

也将泽日生真正带进香港乐坛。

2007年的《钟无艳》,2009年的《搜神记》《年度之歌》,2010年的《一丝不挂》……

张国荣和王菲的金牌作曲人如何捧红陈奕迅?

《钟无艳》是谢安琪待产短暂别乐坛后的回归之作。

泽日生谱的曲旋律凄美动人,加上谢安琪纯净的声线,一份卑微的,一厢情愿的爱情,就在谢安琪层层递进的情感中铺陈开来。

后来的《年度之歌》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良辰美景没原因出了轨,来让我知一切皆可放低。”

爱而不能的哀伤,在泽日生轻柔的的旋律中,都变得可以释然。

张国荣和王菲的金牌作曲人如何捧红陈奕迅?

比较不同的是容祖儿的《搜神记》,在表达女性洒脱的情况下,曲风较以前大气许多。

尤其是不带喘气的长句长曲,这也是择日生的显著风格。

譬如泽日生的曲风代表作之一《不吐不快》,这首歌29段歌词,其中八段的歌词有25字,最后一段达到了36字。

有网友说:“在 KTV来一首的人一定要先练好肺活量,否则真的会唱断气。”

泽日生的句子虽然长,但是并不显得突兀,反而行云流水。

好似他这个人,本职工作、作曲工作无缝对接,每一样都做得游刃有余。

他从来没有想过全职进入这个圈子,所以和圈中人都有些距离。

张国荣和王菲的金牌作曲人如何捧红陈奕迅?

后来也和陈奕迅见过面,也有过一些音乐上的交流,但交情并不深。

因为要以本职工作为重,所以他的作品较少,但几乎首首是精品。

完全不工需要工作的时候,他会登山和看书,还会到教育机构去做一些专门的讲座。

但很多人并不知道他是泽日生。

张国荣和王菲的金牌作曲人如何捧红陈奕迅?

江志仁即使完全是圈内人,也非常低调。

他从不上电台节目,有时候连获奖也不会现身于颁奖礼现场。

王菲曾说,1996-1999年间,江志仁突然人间蒸发,什么人也找不到他,包括梁荣骏及王菲,但1999年他又突然回來了,沒人知他又重回乐坛的原因。

有才华的人,大概总会做些出其不意的事情。

张国荣和王菲的金牌作曲人如何捧红陈奕迅?

江志仁

有件趣事,当年《富士山下》的编曲是江志仁,陈奕迅同期发行的《黑择明》作曲编曲都是江志仁。

《黑择明》的尾编曲,江志仁处理得峰回路转,与《富士山下》首尾相连。

陈奕迅的辉煌事业,这两个人功不可没。

一晃就一起走过了十几年。

过去,江志仁的曲风妖冶迷离,个人标志极其强烈。

后来,张国荣离世,王菲享乐生活。

陈奕迅在40岁那年于不同城市辗转巡演,感到身体吃不消,说:“我觉得我已经快用尽我过去40年所有的武功了。”

张国荣和王菲的金牌作曲人如何捧红陈奕迅?

生活在变化。

江志仁也经过时间洗礼,褪去浓墨重彩。

为陈奕迅的《不来也不去》作曲时,像秋天海边的夕阳,冷里面透着暖。

2013年,泽日生再度为陈奕迅量身打造《任我行》,这首歌有一些挣扎,也有一些悠然。

过了十年二十年,大家都变了,甚至变得有些像了。

《任我行》歌词还没写时,MV就已经拍好了。

张国荣和王菲的金牌作曲人如何捧红陈奕迅?

那时陈奕迅因压力大,临时决定一个人到伦敦旅行。

第二天,制作人江志仁飞过去陪他。

两个人在海德公园漫无目地放空,喝咖啡、散步、拍照,江志仁拿着摄像机给陈奕迅记录。

之后《任我行》的歌词写出来,江志仁发现歌词和他们在伦敦拍的片子很合适,就直接用那个剪成MV。

MV中陈奕迅游走在这个城市,他随意地穿梭在海德公园,享受着阳光,享受着悠闲,公园中的鸭、鹅、松鼠等动物时不时的冒出画面。

一派生活远离繁华喧嚣后,安宁美好的样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