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现在好,分享一篇房间整理术给大家,一定有帮助

不知道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工作了一天回到家,打开门的一瞬间,看到沙发上堆满了换下的衣服、袜子;餐桌上摆着残汤剩饭,油污尽染桌面;地面上散落着玩具,东一个西一个,让人无处下脚……总之,房间杂乱拥挤,弥漫着让人窒息的感觉。

本来,你是想着回到家里,能够放下工作时紧绷的神经,以轻轻松松的状态面对生活。没想到,看到杂乱无章的房间,心情不由得烦躁起来。

再试想一下,如果回到家,看到房间窗明几净,地面一尘不染、物品摆放井然有序,是不是心情会愉悦舒爽呢。

可是,我们每天的生活都很忙碌,就算整理好也会很快恢复原状。家里到处都是没时间整理的物品,总感觉收纳空间不够。而且,很多人认为整理收纳耽误时间,一下子难以弄好,就放弃了整理。有没有什么方法又快又省事的将家里收拾好呢?今天这本《收纳全书》就给你提供了整理、收纳的诀窍。本书收录了详尽的居家收纳整理术,传授了许多基本的收纳方法,以及维持整洁空间的收纳创意。让你轻松掌握让家保持365天整洁舒适的方法。

学会收纳整理术,不止能让小空间变成大空间,房间干净、整洁、舒心,还能让你学会控制自己的欲望,养成断舍离的生活方式。

本书是由日本的文化出版局所著,这家出版局发行过众多时尚、文化、生活类的杂志与书籍。

好了,介绍完这本书的基本情况和作者概况,接下来,我将为你讲述整理收纳的诀窍,让你能快速掌握维持房间整洁的方法。我们先讲第一个内容,整理是收纳的开始,要想打造出整洁清爽的居家环境,必须先学会整理。

在收纳物品之前,首先要做的就是整理。可以说,整理是收纳的基础。在生活中,我们不断地购买物品,物品数量是不断增加的。如果把物品一股脑都塞进收纳空间,无论多大的房子,都盛不下日渐增多的物品。所以,收纳之前,必然要学会整理。整理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首先是5秒钟给物品分类。物品可以分为“需要”、“不需要”和“保留区内”三类。比如,需要的物品为当季要穿的衣服、鞋子、包包等;不需要的物品包括尺寸不合适、穿起来不好看或者已经好几年不穿的衣服,不合脚、破损或者长期未保养的鞋子,过期的化妆品,坏掉的家电,不实用的工具,有裂痕或破损的餐具,等等。一般情况下,我们5秒钟就能判断出物品的种类。

在不需要的物品中,有些坏掉的、不能再利用的物品就直接丢弃了,有些可以再次利用的物品,比如书籍,可以通过孔夫子旧书网、咸鱼网卖出;完好的衣服鞋子,也可以通过咸鱼网卖出,既处理掉了闲置物品,也可以赚点零花钱。

当超过5秒钟,我们不能做出决定时,不妨暂时归为保留区内。比如,买了几年不经常穿的衣服,长期不用的各类器具等。如何应对保留区内的物品呢?书中给了一个简单实用的小方法-- “再用一次”。比如,穿着舍不得扔的衣服出一次门,看看自己是否还想下次再穿它出门,如果是,就留下,如果不,是就扔到不需要的箱子里。用过之后,仍然无法判断去留的话,就设定一个半年或一年的期限,重新检视一次,再决定物品的去留。

第二个原则是,划分范围与限定时间,慢慢整理。若想一次性整理完所有的空间,我们很快就会厌烦。如何以轻松的方法进行整理呢?可以设定一个小目标,每次只整理小范围的空间或一种类型的物品,这才是聪明的做法。比如,花费15分钟整理好一层抽屉。对于散落在房间的物品,不知从何收拾时,可以设定“只收衣服”、“只收书籍”、“只收孩子玩具”的原则后,然后慢慢整理。

第三个原则是,家人的物品由当事人决定。整理物品时,一定要尊重家人的意见,由本人做出决定“需要”或“不需要”的整理原则。很多妈妈们在收拾儿童的玩具时,通常会把他们不玩的玩具丢掉,大人会觉得这些东西太占地方,丢了也无所谓。可是,每件物品都蕴藏着孩子的回忆和情感,妈妈们最好还是尊重孩子的意见,然后再决定是否丢弃。当然,我们也务必让家人明白,她们的协助和理解,是让家居环境清爽干净的关键。

有时候,孩子不像大人那样能轻易地做出决定。如何让孩子决定物品的去留呢?书中也给出了个小技巧。比如孩子的绘画作品,记录着孩子的成长,也满载着孩子的回忆。因此,绘画作品是很难处理的类别。处理时,可以让孩子挑选出“最想保留的作品”,接着再选出“第二想保留的作品”,像这样依次筛选,直到保留收纳空间放得下的数量为止。

第四个原则,只留下必要数量的物品。很多人抱怨,“家里太小”,“收纳空间不足”。真的是这样吗?实际上,并不是空间太小,而是物品数量超过了居家空间可以负荷的程度。说白了,就是家中的物品太多了。很多物品,并不是越多越好,而是适量最好。比如,外卖送的一次性筷子,许多人因为偶尔用得到这些物品,所以越积越多。实际上,我们平时用不到那么多一次性筷子。储存得越多,占用空间越大。因此,只留下一定数量一次性筷子就可以。只要多出来,丢掉就好了。

再比如,很多人不知道如何处理照片。照片记录着我们的成长、恋爱、结婚、生子,等等。照片越积越多,占用很大的空间,尤其是结婚照。因为结婚是人生中的一件大事,夫妻双方花费很大一笔费用照结婚照。选片的时候,看到每张照片都很美,再加上店家的夸赞,不知不觉就选了超出预算的照片。结果呢,刚开始还给朋友亲戚看看相册,过段时间,相册就被尘封起来了。不得不承认,结婚照是生命中美好时刻的见证,但是多洗了那么多张照片,实在太占空间了。照片,也要去粗留精,只留下喜欢的部分。

好的,以上就是我们今天说的第一个重点内容:整理是收纳的基础,要想拥有清爽干净的房间,必须要学会整理。

掌握了整理的原则,接下来,我们来说说今天的第二个重点内容:干净、整洁、舒心的家,全靠好的收纳方法和创意。

最近几年,“整理收纳师”这个职业新兴起来。有需求就有市场,人们越来越重视整理收纳,就逐渐催生了这个行业。

为什么有些人需要专业的整理服务呢?整理收纳师韩艺恩这样说过:“因为一个人的屋子,也是这个人生活的样子;一家人的房子,也是这家人关系的镜子。而生活和关系,都是需要精心整理的。”

由此可见,整理收纳是要学习的。前面我们已经讲过关于整理的几个原则,现在我们来聊聊收纳的几个原则。

第一个原则是,做到八成收纳即可。书画艺术创造中,有一种叫作留白的艺术手法。留白的意思是,在整个作品画面中有意留下相应的空白,留下想象的空间。收纳也有类似的原则,收纳必须保留充裕的空间,并不是把收纳空间塞得满满当当,不浪费任何空间。一般而言,将收纳控制在七到八成以下,就很容易收取物品。比如,衣柜里的悬挂的衣服,一般占到收纳空间的八成就可以了,如果再多挂几件,衣服挤成一堆,不能整齐美观,还不好拿,反而给你带来了麻烦。

第二个原则是,安排好集中收纳与分散收纳。集中收纳,是指把不常用的物品全部收在一起。比如,电风扇、电暖气等季节家电、以及一年只用一次的节庆用品,集中放在一个规划的较大的空间内。防止长时间不用,忘记放在哪个地方。

分散收纳,是指对于经常使用的物品,要配合生活习惯摆放在固定场所。比如,把挖耳棒、指甲刀等全家共享的用品放在客厅;把内衣、睡衣放在浴室的收纳架上,这样洗澡时就不用带睡衣进浴室;药品与居家常用的创可贴等应急药品,因为通常要配水服用,应选择放在离厨房近的收纳柜;钥匙、外出包放在玄关的位置。当然,物品的摆放位置,也要根据个人的生活习惯,放在与家人协商好的位置。

第三个原则是,物品要放在方便收纳与取用的地方。在规划收纳空间时,首先要考虑的是“伸手可及处”。伸手可及处是指伸手就能拿到或取用物品的活动范围。换用话说,就是一个人最容易取用或收纳物品的范围。而一个人最容易看到的物品,就是“视线高度区”内的物品。并且,收纳遵循“重的东西往下放,轻的东西往上放”的原则。因此,要把适合收纳体积较小以及常用的物品摆放在伸手可及处。比如,笔记用品、常看的书、美妆品、药品、常穿的衣服、内衣与饰品、小型调味料等。

下方收纳区则放偶尔使用的物品、重的东西,比如吸尘器、电熨斗、偶尔查阅的书籍、工具箱、偶尔穿的衣服、床单、厨房锅具等。上方收纳区则放不常用的物品和轻的东西,比如库存卫生纸、面纸、过季的衣服、鞋子、帽子和包包等。

说完了收纳的原则,我们来看看收纳的种类和方法。

收纳大致可以分为开放型的“展示收纳”,以及封闭型的“隐藏收纳”。使用哪种方法,要根据物品的种类和收纳空间而定。比如,不想被看见的物品就隐藏收纳,喜欢的设计单品就采取“展示收纳”。

书中介绍了这样一户人家,女主人是一名料理造型师,名叫奥斯朋未柰子。她家实用面积为58平方米,居住着一家5口人,夫妇俩和三个孩子。虽然面积不大,但整个房间给清爽干净,富有文艺气息。她表示,忙碌生活中维持整洁环境的最大秘诀,就是巧妙运用“展示收纳”与“隐藏收纳”。

她家的创意收纳随处可见。她家最大的两个孩子在客厅阅读绘本,奥斯朋小姐把绘本直立放在篮子里,再将篮子放在矮凳上,方便孩子取用。用蜡纸袋收纳孩子玩的扑克牌等小东西,放在收纳柜里,既美观又实用。厨房也很注重实用性和美观。筛子挂在窗边自然风干,白色的纱帘点缀其间,以苍翠的树木为背景,这真是一幅岁月静好的图画。锅具摆放在收纳架的底层,想用随时拿出来用。吧台上的餐具按材质分门别类,不会显得凌乱。儿童房里将东西放在孩子容易整理也容易取用的位置。孩子衣服放在床底下的盒子里,玩具放在木柜里,安全帽和背包放在木柜里下方的挂钩上。

生活中,还有很多收纳的小创意,只要你用心观察和思考,肯定也能找到适合自己家居风格的收纳方法。好的收纳方法离不开收纳家具。收纳家具大致可以分为柜子、抽屉与挂钩收纳架三种。抽屉是封闭性收纳的经典家具,柜子和挂钩收纳可封闭可开放,要根据家具风格而定。比如零碎的小东西以及不想被人看到的物品,适合放在抽屉里。书中建议还要做出夹层和分隔,避免物品杂乱无章。衣服可以挂在封闭的柜子里,也可以用挂钩悬挂,展示出来,方便取用。

在了解了收纳的种类后,有没有具体物品的收纳方法呢?别急,下面我就介绍几种常见物品的保养和收纳方法,相信您生活中一定能用得到。

第一种常见物品是衣服。想必大家对折衣服都不陌生吧!衣服有一个基本折法,是把衣服背面朝上,从肩线中点将袖子与部分衣身往中间折,然后从下摆往上折三折。除了基本的折法,还有圆筒折法,两边袖子往衣服正面折,从领口往下卷。这种折法的衣服放在抽屉里,方便取用。袜子、内裤也可以卷起来,放入分隔的抽屉里。

第二种常见物品是鞋子和包包。鞋子放入专用的鞋撑,撑开走路时造成的折痕,维持完美的鞋型。换季的鞋子放入布袋或鞋盒里面,或者吊挂式鞋撑将鞋子夹住挂在杆上,可以避免潮气的侵袭。包包的保养也是如此,在包包里放入报纸等填充物避免变形。

第三种常见物品是厨房和餐具。厨房的餐具锅具的保养也有小方法。铁锅洗去污渍,空烧弄干后再薄涂一层食用油。土锅要放在通风良好的场所。由于陶瓷吸水,洗完后一定要用软布擦干水分,并收在阳光不直射的地方。珍贵的餐具或陶器与其他材质的餐具叠放时,请在期间放上一张纸或布,避免刮伤。

好,这就是今天给你讲的第二个内容:干净、整洁、舒心的家,全靠好的收纳方法和创意。

掌握了收纳的原则、种类和方法后,下面,我们来看看今天的最后一个重点内容:维持房间整洁,是收纳的最高境界。

曾看过一档节目《梦想改造家》,日本设计师青山周平改造了6.8平方米的小屋,其中3.7平方米房间改造成餐厅、卫生间、育婴房和卧室。通过三块木板+托槽,吃饭、睡觉、看书三种模式间可自由切换。3.1平方米小屋,则成了别致的院落厨房。从柜子里拉开伸缩桌板,一直可以延长到两米。可以容下8个人吃饭。这样的神来之笔,令拥有老屋的观众心驰神往。过了一段时间,有观众探访了惊艳无数人的6.8平方米改造屋,结果令人大跌眼镜。改造好的房屋前,堆满了杂物垃圾,与改造前毫无二致。

即便给你改造好了功能齐全、简洁实用的房间,如果不维持,就会回到从前杂乱无章的状态。整理收纳也是如此,房间的整洁是要靠维持的。

那为什么有些人不能维持住房间的整洁呢?书中提到了以下几个原因:生活太忙碌,没有时间收拾房间;个性邋遢,不喜欢收拾房间;房子太小,东西太多,没有收纳空间;喜欢购物,但又无法丢东西等等。

你有没有中招呢?了解了原因之后,我们不禁想知道,如何才能快速整理好房间呢?

第一,我们要养成5分钟随手整理的好习惯。我们总以为自己忙碌,没时间打扫或整理家里,但整理只需要每天挤出5分钟时间就够了。5分钟可以是起床后、洗衣时、出门前、回家后、看电视时、等水煮滚的时候、睡前等。选择一个合适的时间,随手整理好物品,用完的东西放回原位,绷紧吃到一半的零食袋口放回原位;将散落在玄关的鞋子放回原位等,做这些根本花不了一分钟,养成习惯就好。每天花费五分钟随手整理比大扫除要来的轻松。不如每天花5分钟随手整理,完全不费任何力气。

好啦,我们再来说第二点,要养成购物前思考的习惯,不要购买没有用处的物品。无法维持整洁的一个原因是,东西太多,收纳空间不足。所以,不要购买没有用处的物品。很多人,看到商场、超市搞促销,买一送一,满200减100,就控制不住自己的欲望,想着反正便宜,就买回一大堆物品。实际上,买回的很多衣服,一次也没穿过就放在衣柜里;买回的卫生纸、洗漱用品,家里还有很多存货。因此,购物前要确认库存量,看看家里缺哪些东西,然后写下购物清单,按照清单购买物品。买入衣服前,要确认衣服风格是否适合自己,是否需要高级的保养,不要因为店员的推荐就购买,这样买回去一次也不穿,就得不偿失了。

最后,我们说第三点,制定整理行程表。定期确认家里是否囤积了不用的物品,才能维持整洁清爽的家居环境。第一步,以一天、一周、一个月、半年以及一年为周期,制定整理行程表。比如,一天的整理行程表,随时整理不要拖延到隔天。整理当天用完的物品;将买回来的物品放到固定位置;衣服与鞋子消除味道与湿气等。

一周的整理行程表,是收拾来不及整理的物品,清点库存数量,收纳没整理完的衣服和鞋子,确认食品库存与冰箱内食物的保存期限。一个月的整理行程表,是确认家中是否囤积了不需要的物品,看完的报纸,不需要的书籍,处理不穿的衣服和不需要的日用品。而半年的整理行程表,是检查消费期限,更换过季衣服。一年的整理行程表,是分类要与不要的物品,丢掉不要的东西。不同周期整理的内容不一样,一定要配合自己的生活情形,适应整理的进度。

不擅长规划的人,可以强迫自己整理。比如,邀请朋友来家里玩,就不得不整理房间,或是报名参加跳蚤市场,强迫自己在那天之前整理出物品。

综上所述,维持整洁的秘诀就是,养成5分钟随手整理的好习惯;养成购物前思考的习惯,不要购买没有用处的物品;制定整理行程表。

好了,说到这里,我们今天聊的内容就差不多了,让我们来回顾一下今天为你分享的内容。

首先,我们讲到了整理是收纳的基础,要想拥有清爽干净的房间,必须要学会整理。整理物品要遵循以下原则,第一个原则是5秒钟给物品分类。第二个原则是,划分范围与限定时间,慢慢整理。第三个原则是,家人的物品由当事人决定。第四个原则是,只留下必要数量的物品,物品不是越多越好。

其次,我们讲到了干净、整洁、舒心的家,全靠好的收纳方法和创意。我们先讲了收纳的几个小原则,第一个原则,是做到八成收纳即可,不需要把空间塞得满满当当。第二个原则,是集中收纳与分散收纳,对于大件不常用的物品集中收纳,对于常用物品要根据生活习惯分散收纳。第三个原则是,物品要放在方便收纳与取用的地方。接着讲了收纳的种类展示收纳与隐藏收纳,以及衣服、鞋子包包和厨房用具的收纳保养方法。

最后,我们讲到了维持房间整洁,才是收纳的最高境界。我们不能维持房间整洁有以下几个原因:生活太忙碌,没有时间收拾房间;个性邋遢,不喜欢收拾房间;房子太小,东西太多,没有收纳空间;喜欢购物,但又无法丢东西,等等。了解了原因后,我们才能针对性的提出迅速整理的方法,养成5分钟随手整理的好习惯,养成购物前思考的习惯,不要购买没有用处的物品,以及制定整理行程表。

我们收纳整理的目的,是希望房间清爽干净,自己也会心情愉悦。《收纳全书》为我们提供了收纳整理的秘诀,让小空间变成大空间,让我们养成好的生活方式。而好的生活是靠整理出来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