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中雜感24】孫立平:實在憋不住了,說說方方日記


原創 立平觀察 孫立平社會觀察 前天

昨天,實在是憋不住了,連發了幾條微博。實在為方方感到委屈。看了她那篇自我解釋,我已經有點要哭的感覺。不是僅僅為她,是為我們這個民族。真的,別太難看了,這是歷史啊。我們還得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呢。

下面將那幾篇微博照錄如下,個別地方做點文字修改。因為當時都是在手機上打字的,過於潦草。

其實,我們很多的分歧和撕裂,是因為缺少一種共情的能力。評論方方的日記,我們需要回到當時的那個氛圍。我只能說我自己,那時在我的心目中,武漢就是愁雲慘霧、暗無天日,甚至有點世界末日的感覺。那時候能做的是什麼?一是保護好自己和家人,包括親友。二是在所在的群裡轉一些防疫的知識,還有一些輕鬆的內容,包括自己拍的照片,目的是想讓人們放鬆點,甚至在我做群主的群裡,明確規定,不許發沉重的、悽悽慘慘的內容。三是在微博上,發點聲,包括對海南抗疫的建議(據說海南省有關部門和領導還很重視)。也包括為那些物資短缺的醫院呼籲,為不能入院的患者呼籲。特別是後者,來得及核實嗎?來不及。如果真有假消息,真有人後來指責我,我也只能認了,當時真顧不上,也不可能核實去。後來有人說,孫老師,你幫這個轉了,對其他人不公平。這時我也不知怎麼辦了。確實,轉了這個,對那個不公平。但不轉,良心受不了。我之所以說上面的話,是希望人們能把方方的日記放到那個氛圍中去感受,別用現在的雲淡風輕,來指責日記的悽悽慘慘負能量。

關於方方,她為什麼要寫日記?其實我不願意揣測別人的動機。但這裡還真迴避不了這個問題。因為這也是我為她委屈的地方。我和方方是同齡人,身份地位也有點相近。當然我沒有她的廳級還是副廳級待遇。正因為如此,能夠將心比心。我只能猜測,作為一個65歲的易感人群的一員,又在疫區的中心,當時的心情是可想而知的。甚至,這一次能不能挺過去,這樣的問題,我想方方可能都想過。在這樣的情況下,說寫日記是為了出名,為了掙錢,我想,從最惡意的角度想,這種動機即便是有,也不會是全部。在這種情況下,能夠驅使一個人寫下去的,要麼是不寫太難受,要麼是覺得這個東西太重要。不用這麼高大上的語言來說,為歷史留下點記錄,幫沉默的人發發聲,甚至對自己認為是弊端的東西進行點抨擊,這樣的衝動可能還是主要的。這是我們這一代文人的特徵。所以,從這個角度說,我為方方感到委屈。我不知道她想為之發聲的人與現在咒罵她的人有多大的重合度。如果這個重合度有點大的話,我只能說,這是人類文明史上空前醜惡的一幕。沒有過的。

有人在攻擊方方日記的時候,一口一個你造謠。咱們就按比較好證實的失實的標準來說吧,你找出了幾個?一個是手機照片吧,那個確實可能是誤傳(其實是日記中也沒有照片)。這個事,我原來也說過,方方後來的處理也不好。一個是護士死亡的消息(方方第二天就道歉了,處理得無可挑剔)。還有一個是醫院的屋頂。這幾個事被人們翻來覆去重複了無數遍了。各位,那是六十篇幾十萬字的日記啊,你那麼多的人反反覆覆總共就找出這麼幾個失實的地方來。你是誇她寫的真實嗎?是說她比那些大的媒體還強嗎?還有人說,她記的都是道聽途說,這個是聽誰說的那個是聽誰說的。不錯。但是你得知道,不同的人,朋友圈子是不一樣的,消息來源的質量不一樣的。方方從那些院長、專家、醫生那裡得到的消息,和你從買保健品的老頭老太太那聽到的八卦不一樣的。你挑了這麼長時間沒挑出幾條毛病,還不明白嗎?還不能證明那些消息的質量嗎?

有人還在這糾纏為什麼在國外出版。這個問題我原來說過不止一遍。首先,外文版封面、題目、序言有問題,方方有失察之責。第二,如果是我,我不同意現在出版。但我說不同意現在出版,不是說不應該出版,而是說容易造成誤解和爭議。但出版的過程和程序是複雜的,這我是知道的,可能有的地方也不是方方能把握的。現在既然出了,也沒什麼大不了的。有人說,這是給敵人遞刀子。我只想說一句,除非敵人是像你一樣的蠢蛋,才能把那當作刀子。你有什麼證據說被敵人利用了。如果說,在民間會造成一些對我們的不良印象,這倒真有可能。但是,第一,能造成印象的是事實本身,而不是因為寫出來了。第二,得書出了,人們看了啊,才會有副作用啊。8月份才出呢。前兩天,有個小留學生和我說,他在街上被吐口水了,這和方方日記有關係。我說,你說有關係,你拿出證據啊。他說,那你拿出沒有關係的證據啊。還留學生呢?那腦袋就是用來吃飯的嗎?如果有一天你真被歧視了,也不是因為方方日記,而是因為你太蠢。

下面這一段實際上是回覆了。

有人寫了這麼一條評論:如果她真是憂國憂民,為何出版後不宣傳將所得版費捐給武漢當地失去父母的困難兒童豈不更好?

我回了一段:你面臨災難的時候需要別人為你發聲,發完之後撕咬人家,撕咬完之後說你得把發聲的稿費捐出去。這得無恥到什麼程度能說出這話來(實際上,方方早就表示要捐出這筆稿費)?

中國現在面臨的四個最重要最棘手的問題

(《孫立平課堂》第134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