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推進地震臺站改革 構建四級監測預報業務架構

導讀

中國地震局將用3至5年時間,通過體制機制創新,構建“國家地震臺—省地震臺—中心站—一般監測站”四級監測預報業務架構,實現地震臺站業務全面轉型升級,有力支撐地震監測預報業務現代化建設。

近日印發的《中國地震局黨組關於推進地震臺站改革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上述目標,強調聚焦監測預報主責主業,深化地震臺站改革,為新時代防震減災事業現代化奠定堅實基礎。

地震臺站是地震基本業務體系的重要環節,是防震減災工作的基礎單元,是我國防震減災事業發展的基石。根據《指導意見》,臺站設置將按業務架構分為國家地震臺、省(直轄市、自治區)地震臺(以下簡稱省地震臺)、中心站和一般監測站。

國家地震臺

01

牽頭組織全國地震監測預報業務,承擔全國地震速報、預報、預警工作,產出和對外發布地震監測預報專業產品信息。建立完善全國地震臺站業務運行的技術規範與標準並組織實施。承擔全國地震監測站網規劃、評估和優化工作,對省地震臺、中心站進行業務指導。

省地震臺

02

負責省域地震監測預報業務,承擔省域地震速報、預報、預警工作,產出和對外發布地震監測預報專業產品信息。負責省域地震監測站網設計、評估和優化工作,對中心站進行業務管理。

中心站

03

承擔轄區地震監測設施運行維護和保障業務,管理轄區一般監測站。具體負責轄區地震監測設施建設與改造、儀器裝備維護、計量標校、數據質量控制、異常核實等任務,承擔地震現場應急相關工作。

一般監測站

04

是測震及地球物理站網的數據獲取基本單元,分為基準站和基本站,實行“有人看護、無人值守”。

中國地震局黨組成員、副局長陰朝民解讀指出,地震臺站是地震基本業務體系的重要環節,是防震減災工作的基礎單元,是中國防震減災事業發展的基石。該《指導意見》出臺和實施,有利於優化地震監測預報業務佈局,有利於促進地震基本業務現代化建設,為實現防震減災事業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保障。

他表示,中國地震局推進地震臺站改革,聚焦監測預報核心業務,提出的四級業務架構明晰業務鏈及其主要業務環節內容,強化技術平臺支撐,推進計量標校、維修保障和質量控制等業務建設,將實現地震臺站業務能力和水平跨越發展。

審核:潘文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