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最熟悉的「快门」,却藏有这些你最陌生的认知

摄影知识科普 | 你最熟悉的「快门」,却藏有这些你最陌生的认知

请关注【影像派】

前言

每一个有拍过照的人都接触过一个相机上的一个硬件,它就是你拍照时用右手食指按下、让你听到「咔嚓」一声的那个按键,它有一个我们早已非常熟悉的名字——快门

但是,我们需要明白一点:那个按钮并非就是快门本身,它只是触发快门的一个开关,唤之为「快门」只是我们口语习惯上的一个简略称谓而已。

那我们经常听到的快门究竟长什么样子?它在拍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什么?快门速度又是什么?所有相机的快门都一样吗?你听到的咔嚓声真的就是相机快门的声音吗?

这些问题的答案,都藏在今天的文章中。

接下来,让影像君带你重新认识相机中的「快门」——认识这个你「最熟悉的陌生人」。

一、快门的定义

在摄影中,所谓「快门」(shutter),是指控制光线抵达感光平面或传感器的时间长度的一种光学装置。快门由闭合至打开再回归闭合状态,此为一个快门周期,期间所花费的时间称之为「快门速度」(shutter speed),用(s)表示。

需注意的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快门速度」其实都是默认指曝光时长(时间值),而不是指快门在开闭过程中所达到的物理速率(shutter rate)。

影像君在之前的文章曾介绍过光圈(详见文章《》),它控制的是光线通过的孔径面积大小;而快门控制的则是光线通过的时间长短,两者共同决定了进入感光介质的光子总量,亦即决定了图像的曝光水平。若以人眼作类比,光圈相当于瞳孔,

快门相当眼睑(俗称眼皮),我们每眨一次眼便相当于相机按一次快门。

那么快门都长什么样的呢?

二、快门的分类

在摄影技术发明的初期,快门这东西是没有存在意义的。因为当时的底片显影技术尚不成熟,拍摄一张相片需要花费相当长的时间,从几分钟至几小时至不等。摄影史上第一张有记录的相片约摄于1826年,名为《眺望》(View from the window at Le Gras),那张黑白照片至少曝光了8小时甚至数天时间,拍张相片的时间足以让人睡上几觉。如果硬要追溯的话,那么用手遮挡的「镜头盖」或许可以算是最原始的快门形态。

到了19世纪末,随着干版显影技术的发展,胶片感光速度得到了大幅提高,拍摄一张照片所需的曝光时间也降至了秒级以下,因此,过去那种手动遮挡式的「人工快门」开始变得过时和落后,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于是便有了机械快门的出现。

摄影技术发明至今,快门的结构与组成经历了各种版本的演化,快门种类也是五花八门,不同的维度可以有不同的划分方法。本文暂且以「驱动方式」作为划分依据,将快门分为「机械快门」和「电子快门」两个大类

下面分类详述。

三、机械快门

所谓的「机械快门」,是指快门的计时方式和开闭过程都由机械装置触发并驱动。机械快门按内部结构的不同,又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 转轴式快门;
  • 卷帘式快门;
  • 隔膜叶片式快门;
  • 焦平面快门;

3.1 转轴式快门

转轴式快门(Pivoted shutter)是一款非常原始的半手动半机械快门,大约约出现在1860年代前后[1],它的外观如图3-1所示:

摄影知识科普 | 你最熟悉的「快门」,却藏有这些你最陌生的认知

图3-1,Photo via earlyphotography

这类快门一般置于镜头前面或者镜头中间。它简单到只有一片转轴式的金属叶片和弹簧,手动拨动快门外部的短杆控制弹簧,从而驱动金属片绕轴旋转,打开或遮住通光孔,达到控制光线的目的。

3.2 卷帘式快门

卷帘式快门(Roller-blind shutter)是比较早期的一种机械式快门(如图2-2所示)。木质框架中间是一个通光圆孔,背后是由横杆卷住、可上下伸缩的黑色帘幕。一般为单帘,后来也出现了上下双帘的设计。由弹簧控制横杆带动帘幕上下移动,通过一个外置橡胶皮球来触发弹簧的能量释放,从而减少快门的抖动。木框侧边显示弹簧的圈数,弹簧越紧,对应的帘布移动速度也越快,亦即快门速度越高。

摄影知识科普 | 你最熟悉的「快门」,却藏有这些你最陌生的认知

图3-2

卷帘式快门主要安装在镜头靠前的中间位置,如图3-3所示:

摄影知识科普 | 你最熟悉的「快门」,却藏有这些你最陌生的认知

图3-3

3.3 隔膜叶片式快门

隔膜叶片式快门(Diaphragm shutter / Leaf shutter)的结构与如今流行的光圈类似,由若干层叠式弧形金属叶片、制动杆和齿轮组成,通过机械拨杆触发快门快速开启与闭合。主要安装在

镜头中间。如图3-4所示:

摄影知识科普 | 你最熟悉的「快门」,却藏有这些你最陌生的认知

图3-4

我们平时很少见到这类快门,因为它主要应用于一些中画幅高端相机。虹膜式快门的优势就是可以获得更高的闪光同步速度(高达1/1600 s)。

3.4 焦平面快门

所谓「焦平面快门」(Focal-plane shutter)是指位于焦平面上、感光底处之前的快门装置。它的工作原理与卷帘式快门类似,不同之处在于通光路径变成了快门帘幕(由遮光布、金属或塑料制成)上的一条缝隙,水平快速移动缝隙即可控制底片的曝光时间。通过选择不同的缝隙宽度和弹簧松紧程度,即可调节不同的快门速度。

后经改良,单帘变成了双帘,当第一块帘幕揭开底片准备曝光时,第二块帘幕紧随其后移动遮挡,两帘之间的间隔即为通光缝隙。如图3-5所示。

摄影知识科普 | 你最熟悉的「快门」,却藏有这些你最陌生的认知

图3-5

与上述三类快门相比,焦平面快门的最大优点在于:快门内置于机身而非安装在镜头,不必为每一支镜头配一个快门,大幅降低了生产成本

但是焦平面快门也存在缺点。由于是局部按次序地曝光,这种快门在拍摄快速移动的物体时会出现变形或扭曲的现象。另外,在快门速度较快、开启闪光灯的情况下,快门帘幕的移动速度跟不上闪光灯的曝光速度,导致闪光不同步,会出现帘幕遮挡、黑色拖影的现象[2]。

图3-6为分别使用了1/60秒(上)和1/125秒(下)的快门拍摄的画面对比图,可以明显看到下图的黑色阴影:

摄影知识科普 | 你最熟悉的「快门」,却藏有这些你最陌生的认知

图3-6

四、电子快门

若按电子驱动的应用范围,电子快门还可以细分为「机电快门」(electromechanical shutter)和「电子快门」(electronic shutter)两类。前者的电子驱动模式仅限于计时器部分,而快门依然是机械式帘幕。

本文重点介绍后者

电子快门事实上并没有像机械快门那样的物理实体,而是集成于电子影像传感器中的一种等同于快门的功能,所以也被为「传感器快门」。

比之机械快门,电子快门具有以下优势:

(1)快门运行时可以做到完全宁静,无噪声;

(2)大幅减少了快门释放时引起的相机振动,增加了图像的稳定性;

(3)可获得非常高的快门速度,可高达1/32000 秒。

常用数码相机或录影机所使用的电子传感器主要有两类:一种叫CCD,中文名为「电荷耦合元件」(Charged Coupled Device),另一种叫CMOS,中文名为「互补式金属氧化半导体」(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如图4-1所示:

摄影知识科普 | 你最熟悉的「快门」,却藏有这些你最陌生的认知

图4-1,Photo via Ahmed Shakib

CCD和CMOS分别使用了两种不同的电子快门:全域快门滚动式快门

听到这里,有人可能会问:

这是否就是我们平时拿相机拍照时所听到的快门声?

不是的。我们平时在数码相机上听到的「咔嚓」声,其实是里面的「反光镜」(无反相机没有)翻转时和机械快门开闭时发出的声音。电子快门在运行时是没有声音的。

那全域快门和滚动式快门到底是如何运作的呢?

4.1 CCD全域快门

CCD传感器由美国贝尔实验室的两位博士Willard Boyle和George Smith于1969年发明,它有三种架构,其中,后来改进的「行间转移」(Interline transfer)架构比较常用。它使用的是全域快门(Global shutter,又称全局快门),传感器上的所有感光单元均在

同一时刻曝光。

此类CCD的运行机制大致如下[3]:

传感器分为「影像区」和「存储区」,前者有光敏性,后者没有。光线进入传感器后与光电二极管发生光电效应,所有像素(感光二极管)均在同一时间曝光。

产生的电荷通过偏流门电路读取并转移至存储区,在转移过程中,电荷处于遮光区域,不受光线影响。随后电荷逐行向下迁移,被转换成电压信号后输入至放大器和模数转换器(ADC),最后传至图像处理器(image processor),转换为数字图像信号。

行间转移CCD的电荷转移过程大致如图4-2所示:

摄影知识科普 | 你最熟悉的「快门」,却藏有这些你最陌生的认知

图4-2,Photo via photonics.

全域快门最大的优势就是,传感器上的所有像素单元都在同一时间曝光,不会出现因局部曝光不同步而引起的图像倾斜或变形问题。

但这种快门机制也存在缺陷。虽然传感器上的感光单元都同时曝光,但每个像素接收到的光照强度都不一样,如果曝光时间比较长,光照最强的像素单元会产生大量的电子,以至于从存储区溢出,影响了邻近像素,从而出现高光溢出并向外散开的现象,称为「辉散现象」(blooming)。如图4-3所示:

摄影知识科普 | 你最熟悉的「快门」,却藏有这些你最陌生的认知

图4-3

后来几经迭代,才研发出了「抗辉散」的CCD传感器。

4.2 CMOS滚动式快门

1992年,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喷气推进实验室科学家Eric Fossum博士发表了长篇论文,讨论了有源像素传感器技术的应用,后来便有了CMOS传感器的出现。

与CCD不同,CMOS传感器采用的电子快门机制是「逐行扫描式曝光」,即传感器上的第一行像素曝光之后再进入第二行,并且一边曝光一边读取和转移数据,这种电子快门被称为「滚动式快门」(Rolling shutter)。曝光模式与上文提及的焦平面机械快门有些类似。

CMOS传感器的运行原理大致是这样的:

传感器上的每一个像素单元(内置一个光电二极管)都独立设有一个电容和放大器,光线进入传感器与光电二极管发生光电效应,由偏流门电路控制二极管的光敏性,

从上至下逐行曝光,每个像素曝光后产生的电信号立即被放大,以「序列」为单位被读取并转移至并行处理总线,然后输入至放大器和模数转换器(ADC),最后将数字信号传至图像处理器。

图4-4为CMOS电荷的读取与转移的示意图:

摄影知识科普 | 你最熟悉的「快门」,却藏有这些你最陌生的认知

图4-4

这种滚动式快门的优点就是不会出现像CCD那样的「辉散现象」,但也存在

不足之处。由于传感器采用的是「逐行扫描曝光」快门机制,每一行的像素都有曝光先后顺序,因此,在拍摄高速旋转的物体时,先曝光与后曝光的图像会存在「时间差」,导致出现条纹状的画面,这种现象被称为「带状效应」(banding effect)。如图4-5所示:

摄影知识科普 | 你最熟悉的「快门」,却藏有这些你最陌生的认知

图4-5

而在捕捉水平快速移动的物体时,由于上下曝光存在时间差,拍摄的画面会出现物体倾斜或扭曲的现象,后者称为「果冻效应」(jello effect)。图4-6为CCD和CMOS相机以相同快门值捕捉水平高速移动物体的对比图像:

摄影知识科普 | 你最熟悉的「快门」,却藏有这些你最陌生的认知

图4-6

若相机接上闪光灯拍摄,在快门速度较高的情况下,可能还会出现上半部分有光、下半部分还是阴影的现象,这种情况与焦平面机械快门有些类似。

这些现象只会在拍摄对象移动速度较快或者录制视频的时候出现,若相机快门速度远高于物体的移动速度,这种现象可能会有所缓解,但依然存在,只是变形程度较小,人眼识别不出来。

有人可能会问:既然滚动式快门有这样的缺点,那CMOS的存在还有什么意义呢?

当然有意义。CMOS比CCD的先进之处在于:处理图像所需的能耗更少,更省电;信号并行处理,效率更高,有利于相机更快地捕捉画面;控制电路的制作成本相对低廉等。快门只是它的一个小缺点,总体上瑕不掩瑜。关于这两类传感器的知识,影像君以后会专门写一篇文章进行详细介绍。

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看到,快门原本只是为了「遮挡光线」,原理看似很简单,但随着商业化的驱动和科技的发展,如今它早已复杂到超出一般人的想象。在电子化数字化普及程度较高的今天,机械快门并没有被淘汰,依然有许多相机在采用,甚至有一些高端相机会采用机械和电子相结合的快门机制——只不过,现在的机械快门早已是今非昔比。机械快门和电子快门各有优劣,至于如何选择,则是权衡与取舍的哲学问题。

参考文献

[1]Shutter Types - Antique and Vintage Cameras,earlyphotography.co.uk.

[2]Nanette Salvaggio,Basic Photographic Materials and Processes,2009,Focal press.

[3]What is a sensor? Sensorcleaning.


【往期文章精选】

若喜欢我的文章,请大家为我点赞、转发、收藏和评论

加入【影像派】,一起感受摄影的魅力与精彩!

摄影知识科普 | 你最熟悉的「快门」,却藏有这些你最陌生的认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