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旬老奶奶教孫女學國畫,繪畫作品有意境,專家卻笑稱是江湖作品

國畫作品需要認真分類,這一個話題其實大家都知道。但如今的國畫市場之中出現了太多分歧,最不被大家認可的就是:一個繪畫圈子裡的人絕對融不下另一個繪畫圈子裡的人,甚至有一些文人相輕的看法。

8旬老奶奶教孫女學國畫,繪畫作品有意境,專家卻笑稱是江湖作品

下面我們所要討論的一個話題,正是一個關於繪畫國畫創作的主題。一位8旬老奶奶教自己的孫女玩國畫,而且認真學習的孫女也是非常可愛。

尤其是當我們看到了奶奶和孫女一起完成的作品之後,發現作品非常有意境感,但這樣子的繪畫作品(這麼好的民間藝術繪畫)卻被專家笑稱是江湖作品。

8旬老奶奶教孫女學國畫,繪畫作品有意境,專家卻笑稱是江湖作品

國畫其實是起源於漢代,而且隨著發展每一個時代的國畫分類也是不同的,首先我們可以肯定的就是這一位老奶奶和孫女的繪畫作品接地氣,作品也有一些意境感。

但為什麼不被專家認可呢?一共分成了三個重要的原因,也是專家所解讀出來的一種畸形理解!

第一點就是如果的繪畫市場分名人效應,一旦民間繪畫大師沒有名氣,作品再厲害也是要被貶低三分。簡單一點來講,“字隨人貴”“畫隨人貴”的現象越來越嚴重。

8旬老奶奶教孫女學國畫,繪畫作品有意境,專家卻笑稱是江湖作品

這也就說明專家的繪畫家在一個傳統的繪畫圈子之中,對於圈子以外的好作品,他們會有意的選擇視而不見。這也是為什麼很多好的民間作品,卻得不到認可的一個重要原因。

國畫分人物、山水、花鳥等繪畫作品,這一張作品是描述了超美的秋色自然景觀,技法與繪畫的寫意性非常好,但被否定的一個原因就是上面之一了。

8旬老奶奶教孫女學國畫,繪畫作品有意境,專家卻笑稱是江湖作品

另一個專家不認可的地方,把這一張好作品看成是江湖作品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作品的繪畫是大俗大雅的題材,缺少了小橋流水的古人繪畫用意。

也就是說老百姓喜歡這一類的題材,但這一類的題材不具有深意性,這又是專家不認可的一個地方。

8旬老奶奶教孫女學國畫,繪畫作品有意境,專家卻笑稱是江湖作品

古人的繪畫有內容性,而且包含著一些道德與典故的用意在其中。但民間的繪畫大師缺少這一些內容的支撐,所以繪畫又被貶低三分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最後一點,也是大家最不服的。專家為什麼要否定了民間好繪畫作品,為什麼稱它們是江湖作品。最重要的就是民間的繪畫作品,擾亂了他們一起賺錢的市場。

8旬老奶奶教孫女學國畫,繪畫作品有意境,專家卻笑稱是江湖作品

​國畫的市場變了,他們賺錢的工具沒有了,圈子破壞了,自然他們對於民間這些漂亮的作品就又低看三分了。

不知道網友你們認為這一些民間的作品怎麼樣,有沒有喜歡上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