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少兒學英語的啟蒙方法錯了影響有多大?

眾所周知,語言習得最佳階段時在2-6歲,因為存在效率和年齡相反的關係——年齡越大,幼少兒英語習得效率越低;相反,越早接觸外語,就越能學好,甚至更輕鬆地達到母語水平。


幼少兒學英語的啟蒙方法錯了影響有多大?


一丶幼少兒英語學習方法遠比時機重要

語言是拿來用的,學用相長,如果孩子學了,卻沒有用的情景和意願,不論早啟蒙、晚啟蒙,最終也還是小猴掰玉米、掰一個扔一個式的學習。想要孩子英語好,是聽說讀寫都包括的好,因為只有讀寫是啞巴,只有聽說是文盲。光學教材是不行的,需要有大量的閱讀做補充。

英文啟蒙從一套書開始讀起,開始時不要買一堆書,全擺在孩子面前。而是選擇一套有足夠量(每天讀,可以滿足三個月以上的閱讀量)並且故事是連續性的讀物。這裡的連續性是指雖然每個故事都是獨立的,但是故事人物不變。這樣,孩子很容易對故事和人物產生親近感,減少他們的認知負荷,而且他們會期待讀下去,能夠堅持閱讀。

同時,這樣的系列故事在語言設計上有重複、有漸進,有利於孩子學習。即使只選擇一套書,也不要一下子把書全都攤在孩子面前,他們這本翻一翻,那本翻一翻,都看了又都沒好好看,認真讀的時候反而沒了興趣。

二丶為什麼幼少兒英語啟蒙可以從閱讀開始

簡單來說,故事是最易理解,也是最易記住的。故事的情節發展容易跟,不需要複雜的邏輯思維,就是有不懂的地方,也不影響全局的理解。故事有助於孩子的興趣和記憶,故事無論是孩子們現實生活的體現還是不著邊際的幻想,都讓孩子們切身感受和體驗到了語言的實際用處。這對孩子如此,對我們大人也如此。

美國知名的心理學家傑羅姆·布魯納(Jerome Bruner)於1991年提出了“對現實的敘事性建構”(narrative construction of reality)。他研究的領域是認知心理學和認知學習理論,發現人們(特別是孩子)是通過敘事性的方式來理解新知識的,並對新知識形成長期記憶。

也許這個理論解釋了為什麼孩子甚至大人以故事性的方式學習英語可以取得更好的效果。如果我們使用的教材,都是機械性的語言輸入(比如“我的爸爸是農民,你的爸爸是什麼?我的爸爸是工人”這樣乾巴巴一點沒有情節、不反映現實的對話),沒有賦予語言敘事性的意義,信息的可認知性和趣味性大大降低,孩子怎麼能夠喜歡學?學了又怎麼能夠輕鬆地記住呢?

三丶多“瞭解”孩子的喜好

在很多中國家庭裡,喚醒孩子的內在動力,首先意味著不干擾和壓制孩子的意願,把孩子的責任還給孩子。作為家長,只在孩子需要的時候給他們提供保護和幫助,其餘的儘量留給孩子自己承擔。這樣一來,孩子做的事都是自己選擇的,他為自己做事,會有活力、有責任感,會更真切地體會得失成敗,因為精力沒有消耗在“怎樣讓媽媽高興”或者“怎樣讓媽媽生氣”這些方面,更沒有偷襲式提問的擔憂。

從理論上來說,很多心理學和兒童發展理論都強調孩子發展過程中的安全感、被尊重的需求和自我實現等因素的重要性。以美國心理學家羅傑斯(Carl Ransom Rogers,美國應用心理學的創始人之一)為例,他提出的人本主義教育觀在應用到我的教學和親子關係中時,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羅傑斯倡導學生在學習中的主導地位,幾個代表性的觀點是:學習者的“自我”面臨的威脅越小時,學得越快;自發的學習是最持久的;學習者的自我評價應該是衡量學習進步和成功的主要方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