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焦慮的年代裡,拿回對生活的主動權

在焦慮的年代裡,拿回對生活的主動權

推薦

知識付費|在線課程

新聞實驗室的各位讀者:好久不見。

過去的這個10月,忙於教學、研究和新生活,沒能更新公號,向各位道歉。11月應該會多更新幾次的!(會員通訊一直在規律更新)

今天想和大家推薦一門課程,期待了很久,它終於上線了。

課程製作人是張潔平,可能很多讀者都認識,她是端傳媒的前主編,是一名從業十幾年的老記者。此前我曾介紹過她的創業項目:Matters。

Matters已經發展成一個重要的公共話題討論空間。在此之外,張潔平還帶領著Matters團隊用一年多時間打造了這門課程。

課程講師是三位當代非常優秀的研究者和寫作者:項飈、淡豹、劉夢霏,他們談的是大家很關心的問題:工作、愛情與遊戲。

三位講師都很會講故事(項飈也許是最會講故事的人類學家了),同時這門課濃縮了幾位研究者多年研究成果,他們以人類學、社會學和歷史、文學的角度去剖析我們的生活,知識濃度高,尺度頗大。

說到尺度,他們還為各位讀者準備了一個特殊福利,拉到文末可以看到。

下面是張潔平的講述。

來自當代最優秀的研究者

大家好,我是張潔平,是這門課的製作人。

在焦虑的年代里,拿回对生活的主动权

很高興可以向大家推薦這門課程。這門課的三名講師:項飈、淡豹、劉夢霏,應該不少讀者都認識,先介紹一下:

項飈,牛津大學教授,曾獲得全世界最重要的人類學獎項——安東尼·利茲獎,是國內最好的人類學者之一。

淡豹,正午故事的前主筆,她關於當下社會的觀察和寫作,特別是關於性別議題的思考,引發了很多讀者的共鳴。

劉夢霏,清華大學歷史學博士、遊戲研究學者、北京師範大學講師。

在焦虑的年代里,拿回对生活的主动权

我們有自信說,他們三位是當代最優秀的研究者和寫作者。他們將在課上,解剖當代生活中的三大現象:工作、愛情、遊戲。

這種解析是以紮實的研究作為骨架,通過對工作、愛情、遊戲背後的一整套制度、文化、話語、觀念研究,幫助我們更好地瞭解自己的生活、所處的時代,進而拿回對生活的主動權。

如何做到這一點?

以項飈的課程為例。

項飈:一次性分享十年研究成果

這是項飈第一次開設線上課程,在這門課上,他用6節課,和大家解析4個他非常關心的社會現象:

留學、社會階層、移民、工作。

這是項飈一直以來的研究重點,也和我們息息相關——它們往往是我們生活焦慮的來源。

在焦虑的年代里,拿回对生活的主动权

那麼作為一名人類學學者,項飈會如何去分析它們呢?

熟悉項飈的讀者知道,項飈的研究著眼於具體的群體與真實的問題,如印度的技術勞工、浙江村的農民工等,有大量紮實細緻的田野調查,但同時又貫穿著政治經濟學的視角,它力求分析性、解釋性和批判性。

這種追求概念和邏輯清晰化的思維特性,也凸顯在這門課程中。

以很多讀者很關心的“留學”議題為例。

在這門課中,項飈如何去分析當下的“留學熱”呢?

他在對比了留學在中國歷史上的不同情況後,提出在當下中國,留學不再是如以前那樣認為國外的學識水平就一定更高,也不是為了要“回國報效”,很多時候,我們甚至都認為,國外的制度、經濟已經不如中國,但偏偏是在中國快速上升的現在,人們又紛紛把孩子送出去,這提出了一個尖銳而經典的問題:

中國的發展究竟意味著什麼?這個經濟的增長和人的發展之間究竟是什麼關係?

我們能夠感知到,中國現在是以經濟增長為上。為什麼?一般來說,我們會想當然地認為,如果經濟不增長,就會出現大規模失業,社會將會不穩定。這個說法看起來是對的。但項飈提出,從另外一個角度看,如果我們全社會創造出來的財富總體能夠進行再分配的話,已經完全足夠大家過上溫飽安穩的生活。

但現實是,現在所有人不管是低收入的農民工,還是白領、金領,都在拼命工作,其背後的心理是我們生怕被別人超過,資產會縮水。

這種現象,項飈定義為“增長主義”,甚至不叫發展主義。因為發展還意味著從一種模式可能進化到另外一種模式,而增長就是把這個數變大,一旦哪一天停滯,好像一切都會崩潰。

在這樣的情況下,物質生產,保證物質數量的增加成為了主宰我們生活、政治經濟制度設計的主導性力量。而人的生產,即人的幸福、人的成長,反而成為一個很次要的東西。

但這樣一種物質生產和人的生產相割裂的情況,即從留學熱中折射出來的“在國內掙錢,然後把人的生活移植到外面去“的這個情況是不可能持續的。

在焦虑的年代里,拿回对生活的主动权

以上是項飈對留學熱的一部分思考分享,大家可以看到這樣一種思考路徑:

追根溯源地先弄清楚現象的特性,然後對這類現象進行社會結構上的分析,包括帶入世界政治經濟視野,再通過抽象的人類行為概念,幫助我們從工作、教育等具體內容中看出其背後的本質——一種物質生產與人的生產的割裂。

而在整個過程中,都沒有脫離真實日常生活中的邏輯。

這種思維框架和人類學研究方法貫穿課程,同時還有項飈十年來的研究成果。內容非常精彩,以上只摘錄了其中一小部分,除此之外還有:

從精英化的世界公民概念到國際資本代理人的經濟結構批判

從普遍的焦慮心態到“懸浮的工作”這一現象的分析

從早發早移民到國際移民潮的反思

......

想要通過更不一樣的角度,更歷史性的視野瞭解自己的生活和時代,還有對人類學研究、政治經濟學批判感興趣的讀者,請不要錯過這門課程。

《深度思維:項飆+淡豹+劉夢霏的30

堂人生意義課》

給你帶來思維快感的思考課

三位學者的獨門視角

30堂課近1000分鐘的狂想

原價199元,限時優惠99元

可反覆永久收聽

探究焦慮的本質

感受反思的力量

可以看到,在這門課程中,項飆沒有提供工具去解決工作焦慮,而是帶你認識這焦慮的根基。

而除了項飆老師的課,遊戲課、愛情課同樣如此。

在焦虑的年代里,拿回对生活的主动权

講愛情的不是什麼戀愛學家,不是什麼約會達人,而是同樣研究人類學的淡豹。

淡豹通過對愛情的一整套文化、話語、觀念研究,指出我們那種關於愛情的浪漫想象,不過是對愛情的模仿,在這樣對浪漫愛情的追逐中,我們收穫了一種“成就感”和“價值感”,但也墜入了一種強調“所有權”和陪伴的單一愛情模式中。

講遊戲的同樣不是遊戲主播,而是遊戲研究學者、北京師範大學的劉夢霏老師。

她要講的,也不是怎樣打遊戲,而是遊戲化的本質是什麼?在遊戲中我們所展現的人格是怎樣?為什麼通過遊戲,最能看出我們自己和自己的關係?

我有信心地說,這次的所有課程,融入了人類學、社會學、經濟學、歷史、文學、文化研究的多重視角,是三位老師多年研究、思考與觀察的結晶。

它能夠幫助我們從新的視角,去觀察自己在社會中的處境,更好地瞭解自己的焦慮、困境從哪兒來,它們如何被建構,又如何成為控制我們的力量。

我沒辦法、也不好意思去承諾,學完這門課後,我們會變成一個成功的、富有的、幽默的人。

但我相信,在這樣一個不斷反思的過程中,我們有可能變成一個更清醒的人。

或許有那麼一點機會,去擁抱一個不被別人定義的人生。

而這,不正是我們這一輩子,最高級的快樂,同時也是最深刻的痛苦嗎?

特別福利

由於平臺審核的不可抗力,此次愛情課中的最後一課“站在2019:多妻制的幽靈”,未能上線。

今天購買課程,我們會把這門課,以網盤的形式發送給你。

方法:

1、添加微信:ximalayaFM,備註“思維”,

2、出示你的購買截圖,即可獲得“多妻制的幽靈”一課的內容。

《深度思維:項飆+淡豹+劉夢霏的30堂人生意義課》

給你帶來思維快感的思考課

三位學者的獨門視角

30堂課近1000分鐘的狂想

原價199元,限時優惠99元

可反覆永久收聽


分享到:


相關文章: